专栏名称: 梧桐会WTC
创新企业家社群!企业成长加速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梧桐会WTC

看了《傅雷家书》我才明白:为什么富不过三代?

梧桐会WTC  · 公众号  ·  · 2018-02-25 22:13

正文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则徐

来源:涔汐(id:zhangcenxi99)

作者:张涔汐





春节,我听到这样的一个现象: 聚会的时候,地位最高的是孙子辈,爷爷奶奶年老体弱是一个很不受待见的群体,宴会结束,爷爷奶奶吃着残羹冷炙。


节日期间,走朋访友,这个时候是最能看出一个家族是江河日下,还是门庭兴旺,也最能看出一个家庭父母是家教有方,还是自由散漫,职位缺失。


如果一个家族没有最基本的尊老,敬老,孝道之说,没有严格的家规,这个家族也不可能走太远了,因为一个家族的文化根基——家风不在。



近几天,我抽空看了《傅雷家书》,这本书是著名翻译家学者傅雷,写给在大洋彼岸留学的儿子傅聪的信件。


整本书看的我泪眼婆娑,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浸透着作为父亲的汗水和智慧,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舐犊情深,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儿子傅聪早年前往波兰学习,临别时,傅雷赠言: 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




其后在父子多年家书来往中, 做人第一位 傅雷反复强调,希望儿子修得一身浩然正气,如梅兰一样高洁,即便耄耋之年不改一颗赤子之心。


多年后傅聪继承着他父亲身上中国文人的傲骨,也拥有着音乐家的悲情。


傅雷在家书中教育儿子内容丰富:


从为人修养的谆谆教导,到学业的监督建议;从东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学习;


从文史哲的熏陶,到艺术音乐雕刻的建树;从家庭婚姻经营,到事业巅峰攀登,一本家书饱含了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全方位的栽培。



一本《傅雷家书》让世人学习傅雷如何做父亲,如何做子女,如何修身,齐家,打拼天下。傅聪在艺术界的成就,可以说功勋章上有他的一半,也有父亲傅雷的一半。


我回想今年春晚,贾玲表演的小品《真假老师》,有多少父母只顾着赚钱,却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最后拿着成堆的钱,却培养出没有修养为所欲为的儿子。


我曾经思考过: 为什么很多家族打破不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我也曾思考过: 为什么《红楼梦》里的贾府,贵为皇亲国戚,却顷刻间化为乌有?


直到我了解到一个家族历千年仍然兴旺,才解开我多年的困惑。




提起这个家族成员的成绩让我们肃然起敬。这个家族近代出了200多个院士,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精英所在。


它就是钱氏家族。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物理学家钱学森,力学家钱伟长,学者钱钟书,历史学家钱穆,语言文学家钱玄同,生物学家钱煦,法学家钱端升,水利专家钱正英,化学家钱人元,音乐家钱仁康,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中科院院士钱钟韩等等。



追溯到宋朝,钱家出了350个进士,真正的名人1000多位。为什么钱家能打破五世而斩,出那么多为国家做了巨大贡献响当当的人物?


因为有着浩然正气的家风。


熟读传统文化的人,或许了解一本书《钱氏家训》。钱家每一个孩子出生,全家都要诵读《钱氏家训》,这个家训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迄今为止钱氏家族还遵从着祖训。


科学家钱学森


家训如下: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利在一时不谋也,利在万世必谋之;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

子孙虽愚,诗书必读,勤俭为本,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原来钱家一直遵循着圣贤教育,目的是把钱氏每一个成员培养成利国利民的栋梁,这样具有民族大义的家风家德家训让人叹服。


钱家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一直遵从着利天下,利苍生,利万世的祖训,历经千年不改,浩然正气的家风,厚德载物的家德,这样家族能不兴旺?




不管是《红楼梦》的贾府也好,还是如今富不过三代也罢,都缺少这种严格系统的家风,家德,家规。


贾府的家风败坏,重名利,轻德育,上上下下缺德的事儿干尽,子孙不是赏花拂柳,就是揽朋饮诗;不是吃喝淫乐,就是穷奢极侈;不是巧取豪夺,就是坑蒙拐骗,奢靡生活匪夷所思。


正如柳湘莲所说: 贾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这样的家门焉能不败?


曹公良苦用心,用贾府的兴衰告诉世人五世而斩,家风不正的道理,可惜现在很多父母还不懂得: 真正的教育是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家族家风才是立足之本,因为家风家德是一个家族的根!



何为家风?


从祖上有德望的先辈流传下来,让家族世世代代,每一个成员都应该遵守的家训,家规,家德,家教,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优秀的家族文化,每一个成员从骨子里都流淌着这种文化血液。


为什么很多父母向我抱怨教育不好孩子?


因为很多父母自身存在问题,作为父母你得问问自己,你做到了什么?


很多父母在牌桌摸二饼,却希望孩子博览群书;父母好逸恶劳,却希望孩子刻苦进取;父母缺乏修养,却希望孩子品德高尚;父母穷奢极侈,却希望孩子勤俭节约;父母薄情寡义,却希望孩子义薄云天。


真正的好的教育,是耳语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家风。


为什么曾国藩的曾氏家门如此兴旺?


曾国藩一生两袖清风,个人修养极高,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为官多年,每天都要看书,写家书,他把自己身上优秀的品质,借用家书的方式,传递孩子,形成了曾氏家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