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热潮并不仅限于传统户外和运动品牌的参与,更有众多跨品类的品牌纷纷加入其中,共同为广告创意领域注入了新的看点。
随着户外活动的日益普及,消费者的需求与审美也在不断演变。
品牌们也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不仅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不断创新,更在内容表达上展现出了独特的偏好。
深入剖析广告营销作品,我们观察到了两种户外广告创作趋势——
一、
户外更“轻”了
专业领域,往往是一片小众的天地,只有少数人深入其中。
大众青睐的户外,是不再受传统户外活动的繁重与束缚,而是能够出现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一种更为休闲、自在的户外体验。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众对内容和营销偏好往往更加轻松和平易近人。
去年,蕉下洞察到大众的户外偏好,一炮打响
“轻量化户外”
概念。随之,更多品牌也涌入这个赛道中。
这种沟通方式往往以产品的应用场景进行结合,在今年安踏冠军系列新品骋锋PRO防风轻薄风衣的宣传片中,品牌没有对产品功能进行过多的阐释,而是让产品置身于自然之中,用寻常可见的简单事物化作与自然交流的乐趣,对Fast Hiking、路书、补给等概念进行灵活地演绎。
安踏冠军系列
视频文案
自然就是我的路书,没有配速,也没有赛道
看见菌子,就慢一点。追逐溪流,就快一点
在山里,氧气、风景,都是补给
山的顶点不一定是终点,也可以是饭点
“山的顶点不一定是终点”,当我看到这前半句话,以为品牌又要说什么老生常谈的鼓励式的话。
但其实,品牌没有上鸡汤,而是甚至有些打趣,它仿佛在说:“嘿你看,爬上去我们就可以开饭啦!”
同样是防风夹克,JackWolfskin狼爪今年上新之时,也走的是
轻量化
的户外路子。
狼爪以“轻进山野”为沟通主题,携手热爱户外的徒步爱好者莫文蔚,二者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保公益事业的支持,在世界地球日期间发布了一支极具呼吸感的片子。
JackWolfskin狼爪
面对生活的难题,狼爪选择直接切题,将使用场景聚焦在轻量化徒步上,鼓励大众走出去看看。
当山野的声音与内心的声音相互聆听,让生活轻松的答案就在那里了——
类似的观点,我们从去年Columbia哥伦比亚也与蒋奇明做的一组沟通也能看到。
Columbia户外不是遥不可及的事,而是一件轻松好玩的事。
其实,人们从来不需要别人告诉他们户外好在哪里。只要给他们一身专业的装备,走进自然,就自然会玩起来。
就像其品牌使命「UNLOCK THE OUTDOORS FOR EVERYONE」,这两年Columbia的沟通主题是“走进自然,自然会玩”,品牌想要让大家不要纠结自己会不会,马上出发,到了就会了,户外就是这么简单。
一直以来,Timberland“踢不烂”的品牌精神深入人心。
不过,今年品牌似乎也在寻求新的突破,努力向年轻一代消费者群体靠近。
今年的春季沟通中,Timberland品牌展现出了不同的轻松与童趣探索精神。
朋友们,户外多近啊,
离家50米、500米、50公里、500公里......
哪里都是我们的户外
只要你想
Timberland都能和你去
品牌丈量从家到户外的距离,无论是离家50米的路边,还是500米的公园,乃至50公里的郊野、500公里的远足旅行......Timberland实际行动回答户外与大众的距离——户外没边儿,鼓励人们打破界限,以更加轻松和充满好奇的心态去探索户外世界的无限可能。
轻,是轻盈的属性和感知。
去年,蕉下凭借《惊蛰令》将“轻量化户外”概念带到大众面前。
以往我们说到户外,会说“去户外”,但这次,蕉下也突出了户外这件事的轻松易得。
轻也是一种心态,人不是去了户外,而是回到了户外,像回家一样,
轻松无负担。
所有微小的快乐
到了户外都会被放大
看起来真幼稚
玩起来真开心
在天地间吃东西
每一口都是自由的味道
在户外你能看得更远
人与人也会变得更近
同样是轻盈的心态和感知,安踏的沟通则是应用于日常生活场景下。
安踏打造了一支片子「轻壳天天见」,不仅展现轻壳产品的“轻”属性,即满足轻户外应用场景,也凸显了产品能够带给消费者轻巧的穿搭组合,可以在都市生活与自然生活的随意切换。
轻,也体现在内容的体量上。
今年,PUMA拍了三支小短片,每支短片仅有30s,品牌构建了露营、骑行和划船这三种户外运动场景。
▼ 扫码查看项目详情
PUMA运用了搞怪又轻松的表达方式,视觉上躲避日光的黑白与享受日光的色彩形成强烈反差,品牌以此鼓励大家不要畏惧阳光,而是更加自在地享受阳光下的每一刻。
而今年美团外卖与迪卡侬联合发布的48s轻松短片,构造了一个具有浪漫色彩和诙谐的露营场景。
二、
户外,更具体了
品牌们不再追求大而全、泛泛而谈的叙事方式,而是更加精准地聚焦于特定的运动场景。
无论是骑行追逐风与日光,徒步探索广袤的野外,或是攀登挑战高峰的极限,每一个运动场景都对应着细分品类,以满足普通爱好者和特定运动爱好者的多样化需求。
1、切入细分赛道
▼ 徒步
品牌们通常会选择聚焦某一种或某几种特定的运动方式,捕捉这些运动场景中的人们具有共鸣的瞬间,再通过表达人们在这些运动中的感受,将消费者带入到运动的氛围中,让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
户外品牌Columbia在去年教师节期间将表达重点放在徒步运动上,以圈内人的经典口头禅作为内容,揭露徒步的话术“真相”。
▼ 骑行
去年国际骑行日,蕉下通过一组文案,搜罗和放大了骑行中那些可爱的瞬间。
这组文案品牌通过一些有趣的视角,捕捉骑行过程中的种种美好时刻,让用户感知到骑行是一件再日常不过的事,让消费者重新发现骑行的乐趣与意义。
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骑行时间久了会导致屁股痛。蕉下关注到了这一现象,今年以可爱的“臀臀视角”,与高端户外骑行生活方式品牌永久1940联合打造了趣味动图,精准拿捏骑行人的痛点。
骑行再久屁屁都很舒服,
只要骑得够快,工作日就追不上我
▼ 钓鱼、潜水、露营、攀登...
小红书,一直是各种生活方式的集合地。依托平台属性,小红书细分行业赛道下的账号「户外薯」,专注于发布围绕不同种类户外运动场景的内容,也早已成为了户外运动爱好者们的聚集地。
除了官方发布的内容,「户外薯」还鼓励用户们积极创作和分享自己的户外运动经历。这些用户自创作的文案不仅展现了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也为其他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启发。
最近户外薯举行一个大型捉迷藏——大自然藏宝节,把官方金句纸条藏在身边的自然之中,不仅能够勾起用户参与的好奇心,走出家门、走向户外。
小红书《大自然藏宝节》
同样具有用户集合属性的体系,The North Face北面的会员体系「探索通」则将目光投向
精英玩家
。
品牌汇聚玩家的真实体验与感悟,对“探索”这一命题进行深入延展。
The North Face北面 探索通系列海报
每一个回答都是对未知的勇敢追问,每一次感悟都是对户外挑战与乐趣的深刻体会。
北面鼓励用户不断前行,持续探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不凡。
2、建立具象化的感知
品牌们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平铺直叙方式,转而采用了更加生动、富有情感的拟人手法。
这种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户外里的一棵树、一簇花、甚至是一群草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拥有了独特的思考和感受。
品牌们通常借助具象化的自然事物,表现产品某一种特质。
在炎热的夏日里,风无疑成为了人们最渴望的慰藉。它轻轻拂过,带走了烦躁与闷热,带来了清新与宁静。
以夏日的风为例,ubras将产品的凉爽诠释为一缕轻柔的小凉风,让其成为释放夏日个体情绪的独特出口。
从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到驱散身体燥热的一缕清风,再到舒缓情绪的避风港,这“风”的元素不仅深刻烙印在品牌、产品的设计理念中,也紧密关联着人们的情绪波动。ubras小凉风如同这自然之风一般,与人们的心灵紧密相连,带来清凉与宁静。
无独有偶,蕉内也借以夏日的凉风凸显产品的清凉质感,为消费者带来丝丝凉爽的享受。
蕉内
而在户外场景下,蕉内更借助风筝节这一活动,将自己的品牌送上了天空。
秉持着环保理念的纸类品牌斑布BABO,将品牌放置在具体的户外场景下。
品牌聚焦生机盎然的自然,将斑布BABO的纸质产品环保理念巧妙地融入其中,不仅让产品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更进一步向消费者阐释了“生活本来就这样的美好”品牌核心价值观。
当视角精准聚焦,即便是细微如一阵凉风,也能成为用户深入理解产品、感悟品牌内涵的独特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