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沧州站的升级改造工程顺利通车。新站房承载着百年历史与文化底蕴,以“沧海之州”为设计立意,体现沧州“运河文化”。改造后的车站设施完善,候车区面积提升,旅客列车停靠数量增加,交通接驳效率提高。这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出行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和交通一体化的程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沧州站升级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并顺利通车
沧州站始建于1909年,经过一年的升级改造,新站房于1月5日正式启用,恢复办理客运业务。改造后的车站以崭新的面貌发展。
关键观点2: 新站房设计理念体现沧州文化
新站房以“沧海之州”为设计立意,体现了沧州的“运河文化”,建筑细节中融入了水波纹符号,与沧州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契合。
关键观点3: 车站设施完善,候车区面积提升
改造后的沧州站候车区由一层改为两层,面积大幅提升,并设有综合服务中心、无障碍窗口、无障碍电梯等设施,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旅客的出行体验。
关键观点4: 旅客列车停靠数量增加,交通接驳效率提高
沧州站恢复办理客运业务后,每日办理图定旅客列车51列,增加了公交专用道和出租车候车区,方便旅客选择各类交通方式接驳。
关键观点5: 改造工程提升了城市品质和交通一体化的程度
沧州站的华丽变身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出行需求,也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服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正文
1月5日8点41分,
随着K5203次列车
缓缓驶入京沪铁路沧州站,
这座承载着百年历史与文化底蕴的老站,
经过一年的升级改造
迎来了首趟旅客列车停靠,
标志着沧州站升级改造工程
圆满完成并顺利通车,
将以崭新的面貌踏上发展的新起点。
沧州站始建于1909年
,曾是津浦铁路的重要站点之一。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时代巨变。
如今,沧州站隶属于国铁北京局沧州车务段管辖,是京沪线上一等站,主要承担着去往华东、东北、西北等方向的旅客运输任务。
老站房于1976年改建后一直沿用至2023年12月停办客运业务
,经过大约一年的升级改造,
新站房于1月5日正式启用,恢复办理客运业务。
沧州站新站房在老站房原址上重建
,整体建筑以“沧海之州”为设计立意,聚焦了沧州的“运河文化”。
虚实结合的站房墙面结合新中式坡屋面体现了“水”与“州”的暗喻,
喻
示着沧州意气风发,向海图强。
同时,将运河形象简化、凝练成水波纹符号,广泛运用到外幕墙、候车厅、雨棚、栏杆等细节装饰当中。
站前广场以“水”为型,汇聚四方,地面采用了九叠篆“沧海之州”四个
字形成的石材拼花图案作为装饰,使其与站房整体建筑相呼应。
车站采取侧平式站房布局
,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
候车区由原来的一层改为两层
,面积从1538平方米提升至9500平方米,
可容纳约2000人同时候车。
车站整合了原售票厅与服务处,改为综合服务中心,并设有无障碍窗口;候车室大屏和检票口屏幕分开且内容更为清晰;候车室内设置无障碍电梯、第三卫生间、母婴室以及方便儿童使用的盥洗台。
2站台原位改造升级为高站台后,车站的三个站台均为高站台,
保障旅客上下车安全,提升了通行效率。
为提升交通接驳效率,车站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协同优化了周边交通布局,
增加了公交专用道和出租车候车区
,将车站出站口纳入到城市交通枢纽系统中,方便旅客出站后选择各类交通方式接驳。
沧州站恢复办理客运业务初期,
每日办理图定旅客列车51列
,主要开往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温州、哈尔滨、齐齐哈尔、烟台、威海、临汾、西安、峨眉、秦皇岛、潞城、乌兰浩特、包头等方向,从沧州站到天津站最快62分钟,到北京站最快用时2小时48分。
沧州站的华丽变身,不仅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更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更好地服务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文/河北青年报
记者张蕾 通讯员鲁静、苏西猛
供图/国铁北京局
校对/赵润泽
责编/贾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