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关注
“喜悦家人”↑
“李宗盛”三个字,在近代华语歌坛里,仿佛镌刻在那里,是一个没几人能比肩的地带。
大家尊他为“大师”,而他则喜欢称自己“小李”。身边亲近而佩服他的人叫他“大哥”。但不管什么称号,“李宗盛”三个字,在近代华语歌坛里,就是镌刻在那个位置、一个没几人能比肩的地带。像他的好友张艾嘉说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李宗盛’。”
“我没什么音乐背景,”写出许多情歌的李宗盛说,勉强能算的只有读北投新明初中时是军乐队指挥,平时就听听西洋歌,还去考“国立艺专”理论作曲,没考上“我哪懂什么理论作曲!”
已是“后中年”的“小李”在部落格曾经写着:“我在初三那年还答不出(a+b)的平方是啥。…我清楚记得我母亲在做晚饭时,知道她的独子再次落榜时的失落无言。…(工专)挣扎七年不断重修学分,想的是给家里个交代,而这个努力最终是徒劳的。”
他清楚记得,二十岁生日的那天下午,那个篮球场上孤单的身影。长了一脸青春痘,没有呼朋引伴的生日派对,只有他和篮球,孤单地跳投、带球上篮,“打了两小时”。没有人在乎李宗盛那天生日,满二十岁了。
“那时候,我很逊。”李宗盛说,没有女生理他,男生也觉得他不够炫。多次重考,二十岁还在念工专,出去联谊,他是落单的那个。
“当所有迹象都显示我将是一个失败的人的时候,我选择沉默。因为我不知道要说什么。失败的人是没有说话的权利的,当然也不会有人愿意聆听。”
“我阿公是北投的牧师,我们是基督徒家庭。”年轻时曾想传教;二十二岁开始写歌、大卖,“每写完一首,我一定祷告感谢上帝。”
因为信仰,让他谦逊,不会被拱成“歌坛神主牌”却走不下来。
▲李宗盛送上年华大楼模型,门诺总执行长赵福厚(右)喊赞!
「
没人认识我,用最原始的身份,就是一个基督徒。
」
母亲节前夕,知名音乐制作人李宗盛10日在花莲门诺的记者会上这样说。
李宗盛将母亲早年节衣缩食所购的台北北投家屋,宣告将出售,卖出所得捐助门诺医院兴建「长照整合服务及人才培育中心」,希望将「李妈妈」的爱,传承并转化为东部弱势长辈的爱。
李宗盛说,此刻,他不是歌手,不是什么名制作人。他的外公是牧师,他是家中的独子,自己是基督教家庭长大的基督徒,捐赠一事就如水到渠成,是很自然的事。门诺医疗财团法人总执行长赵福厚回赠「爱是永不止息」匾额给李宗盛,感谢他为东部长者代言。
这栋家屋是李宗盛母亲的房子,本来想捐做基督徒会友聚会所,李宗盛聊起他和这栋房子说,45年前担任老师的「李妈妈」,帮人补习、跟会、节衣缩食,买下市场附近的四楼透天厝,全家得有一处爱的居所。因外公是牧师,家里经常有会友来聚会,练诗唱歌,充满音乐气息。
当时13岁的李宗盛正值叛逆的青春期,不爱课本,爱弹吉他、打撞球、也爱写歌创作,在这间屋子里,他先后完成《我是一只小小鸟》、《生命中的精灵》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李宗盛说:「从15岁到60岁还能在同一房间,创作、完成梦想,不是很幸福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