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叶檀财经  ·  新一轮厮杀开始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集体高开!重大资产重组,今起停牌! ·  3 天前  
白日梦想家大A  ·  陈小群晒账户:满手王炸,怎么亏! ·  4 天前  
白日梦想家大A  ·  陈小群晒账户:满手王炸,怎么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从A股雄安之战,看股市阵亡名单!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23 19:20

正文

来源:政经纵横谈(ID: dazhengjing),获授权转载


上周的A股,再次告诉我们,要想在资本市场上活得好,就要懂政治。


 1、万亿资金,经典战役


从雄安新区问世以来,差不多在三周的交易日里,8500多亿的A股资金,参与了这个战役的搏杀。


目前的结果,被看作是游资与散户的长平之败,参与的游资损失估计百亿级别,是国家队罕见大捷。仅从这役来看,A股市场上仍然是趋势角力为主流,而不是价值投资。要不然,也难解释,为什么有些资本潜伏进来不过几个月,就全部清仓了。既然是趋势角力,你赢我输的零和性质,那就谈不上谁对谁错,谁是谁非。

        

这场耗资近万亿的大战,必然将载入A股的史册。此一役,游资们失败,首先是战术上的失败:高位阵地战在国家队以及御林军们盘踞的股票上,于高位时,投入了太多的兵力,钻进了人家早布局好了的口袋阵。


几个大口袋阵比如:华夏幸福、金隅股份、冀东水泥等等这样的大盘股,顶峰时放量惊人,华夏幸福一天的交易量是近230亿。一只股票这么大的量,差不多是当天整个沪市交易量的10%,还能有多少人来接力?


这一错之后,本周又再错。游资们继续在雄安大盘的口袋阵里缠斗。等到后半周醒悟,再打无明显埋伏的股票时,奈何人气已失。结果也就只能让人兴叹了。

    

其实,监管层也算给雄安面子了,特停基本都是在5个一字涨停之后,毕竟雄安是中央定下的千年大计。


面对这样的口袋阵,显然更好的打法是游击战,外围战,避开先期伏兵,选择没有GJD御林军们大规模埋伏的,绕过对方的防线。而之所以有此战术上的失误,恐怕还是因为,对当前这个时期的大趋势不够重视。


当前最大的政治,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中美欧货币巨舰正在掉头,实体经济第一。而最新的情况则显示,中国的掉头有可能来得比美国更早一些。


2、钱妈变了


上周一,也就是4月17号,一则小消息传来。央行再一次悄悄缩表了。这个传说中美联储震撼世界的大杀器,似乎中国先用上了。


先看看这条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央行总资产为33.73万亿,相比2月末下降8115.98亿。总资产的下降主要源于再贷款及外汇占款的下降,随着外汇占款及再贷款的下降,基础货币下降三千多亿至30.23万亿。

       

央行的这张表,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这张表实际上是全中国的货币家底。央行有多少资产,基本就相当于发出了多少基础货币。这个基础货币通过银行放出去,最终形成了我们的钱,存款等等。这个钱目前有160万亿。所以呢,央行的这个表一旦减少,可能就意味着未来社会上的各种钱就要紧张。(它们的关系,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下图。)而压力之下,以前的各种杠杆资金,就要考虑收回。

央行家底破了前期波动的低点(蓝色箭头)。M2增速降低(红色箭头)

    

而房子、土地、股票这些东西,都是资产。衡量它们的货币,要是变少的话,那么价格自然就要跌。也就是说,钱更值钱了。所以准确的说,央行不是央妈,是钱妈。它的那张表,是所有社会上流通的钱的妈。

 

当然,等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感到钱紧的时候,情况就说明很严重了。央行会尽量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也就是不要出现资产价格杀到灾难性的程度。所以,一旦出现不好的苗头,央行就会出来微调,松松阀门多放点水。比如在这几天A股创、小板大跌之后,在美国访问的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

    

未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将在稳定增长和去杠杆、防止资产泡沫间取得平衡。

 

而在差不多一个月之前的3月26日,他还有另外一个表态:货币政策在经过多年的量化宽松之后,目前全球已经到达了这次周期的尾部。


从这前后的表态,我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就是这种,紧一点,松一点,看起来可能是中性,但整体慢慢偏紧,毕竟是宽松周期的尾部。

 

3、有两个不容忽略的警讯


那么,央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最大的原因,其实高层也一再说了,就是去杠杆,压资产泡沫,发展实业。


现在的情况,如果再不挤压资产泡沫去杠杆的话,危及的将是中国经济的整体安全,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多次谈到的一线的高房价,超越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其结果将可能是架空中国的实体经济。因为房价的上涨,最终会提升中国实体经济的成本,房价上涨的浮盈,比如说某人2015年在北京买的一套房子,现在出手可以赚500万。这500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房子创造出来的。它的最终来源,依然是实体经济所创造的利润。这对实体经济沉重压榨。


当然,从国内来说,各种因素,使得地方政府维持高房价的手段是很多的,最厉害的一招就是限制土地供应,维持购买恐慌。不过,这种做法,其恶果将最终从外部体现出来。


高耸的资产价格,将直接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实体经济受损,奥巴马想通过TPP架空中国制造的战略目标,没有通过TPP得到,却将很可能通过中国人自己的高房价政策得到。日本因高房价泡沫,失去20年;美国因房价高耸,遭遇次贷危机,这都是前车之鉴;


二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将被迫延后。中华民族复兴的最显著标志,说到底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的购买力将永远被锁定于美元储备之中,近14亿人的对外购买力,永远只是数万亿美元外储而已,历史上没有这样的大国复兴。


而这方面,有两个不容忽略的警讯。一个是3月底,IMF公布的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另外一个是外贸顺差的短期见顶。


3月31号,IMF第一次公布了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截至2016年底,人民币的份额为1.1%,约为845亿美元,这个份额是过低了,如果结合以前的各种数据来看,人民币入篮之后,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不是提升了,而是下降了。以至日本媒体用《可怜的人民币》为标题,写文章来嘲讽我们。

          

人民币在SDR中的份额是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元与欧元,占到11%左右,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储备份额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的,而能否上升,关键取决于我们自己有没有胆量进一步放宽人民币的自由流动与资产自由配置,也取决于我们资产估值。


在这方面中国能做的事情无外乎两个,一个是以高质量的发展,让目前看起来吸引力不够的资产增加吸引力,这是上策;另外一个就是压制那些看起来资产泡沫很大的地方,至少不给人下跌的预期,这样外国对人民币资产配置的安全感会提升,也会增加人民币的配置。


而这两件事归于一点,就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能不能尽快的升级!否则,目前资产高估尤其是房价过高的局面,会让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被压制。这将是一个长输的格局。


4、难以改变的方向


贸易顺差短期见顶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信号,在今年2月的贸易逆差之后,3月份我们录得了贸易顺差。但是,从一年多的情形来看,外贸顺差的顶点是2016年的1月。


这对高房价是一个不利的信号,也会强化国内的地产调控压力。对此,在4月16日的《一周政经趋势解读》中,我们谈到:         

        

要关注中国制造是否会因为高房价,而向海外转移,而这一点最先会体现在我们的对外贸易上,体现在我们的外贸顺差的减少上。最新公布的3月份外贸,表面看起来不错。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货物贸易顺差只有239.25亿美元。


这样算起来,2017年一季度,中国的贸易顺差只有500亿美元左右,相比2016年1季度的1200亿美元左右,降幅还是很大的。而从2016年8月至今,进口增速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出口增速,海关口径货物贸易顺差从2016年1月的630亿美元见顶至今已经过去13个月。


而未来三个月中美的贸易谈判,无疑会对中国的顺差能力构成进一步的压缩。


外部破局已经越来越不容易,而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无疑是不妙的。这也就决定了必须从内部破局。所以,未来一段时间,货币保持高压姿态,房价继续控制打压,金融上继续去杠杆的政策,恐怕都将会延续下去。


当然路径可能是螺旋反复的,但是,大方向恐怕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这一点,从过去三个月的M2增速上,也可以看出来。2017年1月份M2增速11.3%,2月份11.1%,3月增速10.6%。增速在回落,全年恐怕达不到12%的预定增速。


我们看到,发展实体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这个精神,对应的政策是4月以来,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的各种严监管,去杠杆、反腐败。


这就是今天的国内资本市场,股市与房市的最大政治所在也是我在往期的文章中,多次谈到今年A股空间很可能是2850到3300一线区间震荡的理由所在。


所以这次A股雄安之战,游资试图打阵地战,这种只有牛市才可能有的路径,谈何容易。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前提则是,一定要从战略上搞清楚当前最大的政治是什么。


在这个最大的政经趋势下,房市恐怕也难以逃脱调整。在一段时间的僵持之后,在中美欧三艘巨舰迟早掉头的靴子始终要落地的预期下,市场最终将展现其无可抗拒的力量。


最后附一张,网友整理的雄安概念股阵亡名单:

新媒体运营编辑 史晗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点赞支持财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