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infzm.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  ·  两架飞机在美国相撞 ·  12 小时前  
央视新闻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昨天  
红星新闻  ·  大S将树葬,小S:正在申请 ·  3 天前  
红星新闻  ·  大S将树葬,小S:正在申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周末

深海海底的塑料“绿洲”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21-03-12 20:11

正文

(图文无关)大量的废旧塑料会兜兜转转之后归于大海,如果塑料产品在海水中能实现降解,在其他自然领域也可能实现降解。(视觉中国/图)

全文共 1431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 废弃的塑料聚集于深海海底后成为海洋生物的一个巨大栖息地,这一发现对生态有益还是有害,目前还很难确定。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张田勘

责任编辑 | 朱力远


厦门大学和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中国南海深处有一处塑料“绿洲”,这种大型塑料堆似乎正成为出现在深海海底的生物多样性新热点。

这个深海的大型塑料堆表面有着大量的底栖生物群落,有大西洋盘壳贝、海星,也有水母的水螅体、深海贝类卵囊,还有冷水珊瑚、多毛动物以及特化的寄生扁形动物等。大多数附着在塑料上的生物很小,要借助体视显微镜来观察和鉴别。不过,这些塑料上的物种多样性令人吃惊,有11个门类,49个物种。

显然,废弃的塑料聚集于深海后成为海洋生物一个巨大的栖息地,也是部分海洋动物的繁殖场所。这个栖息地尤其对深海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幼虫有益,它们原本无处依附,但是遇到了海底塑料,就可以分泌黏液把自己黏在塑料表面,然后进入生命的下一个阶段,逐渐长大。

深海存在的巨大废弃塑料堆对生态是有益还是有害,目前还很难确定。因为,一方面塑料堆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可能是它们适应环境和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人类还无法认知在塑料到达和沉积于深海之前的生态系统是什么模样,是更有利于海洋生物和环境,还是塑料垃圾对以前的生态造成了破坏。

另一方面,大量的海洋生物选择在塑料上安家当然是有了新的繁衍场所,但是直到现在研究人员也未发现性成熟的生命个体,如深海中的优势类群大西洋盘壳贝,只看到了它们的幼体。这既可能是它们还不能在塑料上繁殖后代,还有可能是附着时间不够长,或者塑料的硬度无法支撑它们继续发育至性成熟,以及塑料本身对这些生物存在未知的危害。

海底的塑料垃圾还有另一个令人喜忧参半的现象,既然有大量的生物体聚集于塑料之上,就意味着它们可能以塑料为生,可以加快塑料的分解。而且,这些附着于塑料之上的海洋生物个体大部分是微小生物,属于毫米级别,但是,这也意味着它们在分解或吞食塑料的同时,会导致更多的微塑料的生成并进入生物链,最后进入人体,对人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这个问题同样表明,如果人类社会要继续生产和使用大量的塑料产品,如何让塑料降解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如果人类离不开塑料,就必须寻找可以降解塑料的方式。今天,一些可降解塑料已经问世,主要是基于陆地存在大量微生物来设计的,但是,大部分生物可降解塑料无法在海洋中降解,因为生物降解需要微生物来协助。海水的盐分较高,即使最富微生物的海水中微生物数量也只有贫瘠土壤微生物的千万分之一。这意味着在正常土壤中3-6个月就能降解的生物降解塑料,在海洋中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才能降解。这实际上还是不能迅速降解塑料以减少塑料垃圾的危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