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ID:people_rmw)
福州市2017年骨灰撒海活动。张霜霜 摄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中华民族自古重视血缘亲情,清明祭祖是绵延数千年的习俗,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具体表现。而今随着生活节奏与方式的变化,祭祖的流程逐渐被简化,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清明甚至仅仅意味着一个小长假。
又一个清明节来了,你还“祭祖”吗?
记者特别选取了5位普通人的祭祖故事,他们中有江苏启海移民后人、有90后大学生、有旅居海外的游子……尽管随着生活半径的不断扩大,人们归乡祭祖的道路变得越来越漫长,但每年的这一天,他们总会用自己的方式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同时也完成了对一个家族精神文明的又一次接力。正如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我们说的清明祭祖,最重要的是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不仅要追思先祖,更重要的是将先祖的风范传递给后人,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才是清明节的意义所在。”
海外游子千里迢迢回国祭祖,不忘家乡一草一木
安徽合肥的许女士于1997年随丈夫旅居美国,尽管不能每年清明回来祭祖扫墓,但每逢春节长假,她都会带着子女回到故土,捧上一束鲜花来到先人墓前。“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到了清明,更平添了思乡之情。”长期住在海外的许女士感触颇深。
“一方面会给祖上先人上香祷告,以寄托缅怀、哀思之意;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探亲访友,家族团聚,共叙亲情。”许女士告诉记者,随着自身年岁的增长,她越来越能体会到“落叶归根”的道理,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坚持每年千里迢迢回国祭拜先人的原因之一。“尽管在异国他乡多年,我也依然忘不了家乡的一草一木,也希望我的孩子们不要忘记故土。”
其实,许女士只是千千万万思念家乡的海外游子中的一员。在福州长大的陈先生30年前赴美国留学,现在一家在美国工作。他尊重父母的生前遗言,为过世的双亲选择了回归大自然的方式安葬。“以前每到母亲祭日时,我就在美国面向中国的方向祭拜。”今年,他专门回来参加福州市举办的骨灰撒海活动,把对两位老人家的思念洒向大海,在太平洋另一端的海水也连接着同样的思念。
90后大学生回忆童年祭祖,清明节已成3天假期
对甘肃天水师范学院的90后大学生张顺祎来说,随着老一辈人相继离世,“清明”对他而言仅仅是3天假期,“祭祖”已成为久远的记忆。但回想起小时候全家共同祭祖的经历,张顺祎显得意犹未尽。
张顺祎告诉记者,在兰州永登县的老家,祭祖被笼统地称为“上坟”。“每到上坟的时候,就是整个家族聚得最齐的时候。小时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上坟带给我们的欢乐仅次于过年。”
张顺祎说,上坟的地方有两处,一处属于整个家族,是大多数祖先被安葬的地方,称作“老坟”;爷爷的坟在另外一处,是“新坟”。到了之后,要先检查自家的坟有没有被水冲到或是被老鼠打了洞,有的话要马上修复。接下来,父亲会将事先剪好的黄纸和彩纸献在坟头,还需要供猪鼻子,以求不要有猪来拱坟;带来的吃食则被放在一张“小桌子”上,是请祖先先品尝的意思;接着把劈好的松木垒起来,撒上柏枝子,意味着把柴火和温暖送给祖先;再点着纸钱,希望祖先在另一个地方过得富裕,也祈求把好运带给整个家族。“烧纸时会顺便把烙饼放进去,老人们说,吃了烧焦的烙饼,晚上睡觉不磨牙。”
“对于我而言,在离开家乡的这几年里,‘清明节’3个字已经没有祭祖的意味了,取而代之的仅仅是3天假期。如今,新坟埋葬着爷爷和伯伯,而哥哥姐姐也都已成家,这些属于我的记忆怕是要留给以后的小辈来经历了。”
返回乡下老家上坟,不忘初心才能更好抵达远方
杜再江出生于贵州省黔西南望谟县一个偏远小山村,现居贵阳,是当地一家省级报刊的中层干部。从求学到工作,至今已离家20载有余,“不管怎么样,人永远都不能忘本、忘根,不能忘了从什么地方而来。”带着这样的想法,杜再江每年清明节都会返回乡下老家祭祖上坟。
“我的很多同龄人大多是在清明祭祀爷爷奶奶以上的老人,而我,因为母亲的缘故,清明时节思念亲人的感情更加浓烈。”
杜再江的母亲去世快20年了,去年父亲也离世了。每年清明节,不管身在何处,他也一定会选择赶回老家。
虽然乡下还有哥哥、侄儿,每年清明节都会在家给父母挂青,但是杜再江仍会赶回去,“因为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还有我的爹娘,尽孝道没法让别人代替。”
今年的清明节,杜再江打算带上自己两岁的儿子,一起回去给父母磕头祭拜。杜再江说,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抵达远方。
江苏启海移民后人讲述祭祖文化,共忆“废灶兴垦”百年史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地处黄海之滨,公交车上的乘客能听到两种方言报站,一种是江淮方言,另一种则是吴语。讲江淮方言的,是“本场人”;讲吴语的,是“启海人”。这种特殊的人口结构,与100年前的一段“废灶兴垦”的移民史有关。
曾几何时,数万南通人推着小车从家乡出发,来到盐城东部的沿海滩涂屯垦开荒,种植棉花。因这些移民多来自南通下辖的启东、海门两县,他们也被称为“启海移民”。
50岁的陆卫星便是启海移民的后代,他的普通话还带有一点吴语腔。据他介绍,清明节前,生活在大丰的启海人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在仪式上,他们缅怀先祖,共同回忆家族在这片土地上开荒兴垦的历史。
“因为启海人在大丰已经生活了多年,所以祭祖不会再回到启东、海门的老家了,但清明祭祖的仪式一点也不会马虎。”据陆卫星介绍,启海人坟前上香祭祀,回家上供祭奠的习俗,与本场人只在坟前祭奠的习俗颇有不同,属于启海移民独有的文化标志。很多启海移民在祭祖时,长辈还会向后辈诉说家族史,勉励后辈扎根大丰,不忘先人开荒艰辛。
蒙曼谈清明祭祖: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传承
“我们说的清明祭祖,最重要的是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不仅要追思先祖,更重要的是将先祖的风范传递给后人,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记者征集这组“祭祖”故事的同时,也采访到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对于“清明祭祖”这一话题,蒙曼从文化、历史的角度也有自己的解读。
蒙曼认为,中华民族每一个家庭传承至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凡的历程,而“祭祖”正是作为后辈传承先人精神,表达后人追思的重要途径。“在清明这一天,除了祭祖的仪式,家里的长辈也可以把祖先的故事、美德、经验教训讲给子孙听,这就是一种精神的传递。”
“古代也有远游的人,他们在清明时通常会走上山头,遥望家乡,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其实也是祭祖的一种表达方式。”谈起“由于生活半径不断扩大,归乡祭祖扫墓对很多人成为奢望”这一话题,蒙曼建议,不妨参考一下古人对待祭祖的情怀:走上附近的一座山,遥望一下家乡,追思一下先人的不易,在家静静怀念一下上一辈,想想他们曾经有什么地方打动过自己的内心,也可以给后辈讲讲前人的故事。“祭祖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也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中国所谓的‘祖先崇拜’里,还有贤人崇拜、英雄崇拜这样的一种内核,把这样的一种精神传递下去,这才是清明节的意义所在。”
记者:马丽娅、徐冬儿、是钟寅、汪瑞华、余杉芳、孙远桃、呼双鹏
本期编辑:胡洪江、范昊天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