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
,三晋大地上面积最大的城市,然而,它也很有可能是名气最小的城市。
它地处民族交融、文明碰撞的战略要地——
晋北
,但晋北的聚光灯一直打在古都大同之上。
它坐拥大名鼎鼎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
、“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
,却也被它们“抢尽了风头”。
忻州·五台县 唐代·南禅寺大殿,中国现存最古老木构建筑 摄影/风沉郁
忻
州·
五台县
唐代·佛光寺东大殿,“中华第一瑰宝” 图源/无用研究社
或许正因如此,
提及晋北的古建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古老唐构和辽金巨构的宏大叙事,而在它们的盛大光芒之下,那些拥有自己璀璨之光的
小众古建精品
往往被忽略。
这一次,把目光锁定到忻州,以“县”为单位游历
,
那些难能可贵的宝藏小城会让你惊喜不断。
“小赵州桥”——保留金代古桥原貌的普济桥 图源/盧虒晋阳
原平市
,东依太行,西靠宁武,南接忻口,北望雁门,堪称“晋北咽喉”。自西汉元鼎三年
(公元前114年)
置县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中原文化与游牧文明的交融带。
如今,古城墙虽已不存,但这座不起眼的小城,仍保留着山西现存九座州制文庙之一的
崞阳文庙
,承袭赵州桥工艺与设计、原生保存极好的金代敞肩拱桥——
普济桥
,保留下精美的十二圆觉菩萨彩塑的
惠济寺
。
惠济寺文殊殿 图源/筱溪听泉
惠济寺十二圆觉菩萨彩塑 图源/筱溪听泉
原平不远处的忻州古城西侧,古朴的
金洞寺
里,做法极为独特的
宋代木构转角殿
和殿内难得一见的
金代小木作精品
,已令人不停驻足。奇怪的整体建筑布局,又让人忍不住去探寻它的过往。
“晋北第一宋构”——金洞寺转角殿 图源/盧虒晋阳
金洞寺转角殿内的
金代小木作精品 图源/
盧虒晋阳
“两山夹一川”的
代县
,是“胡服骑射”的实践地、“雁门之变”的发生地、“杨家将御辽”的镇守地,被誉为“赵国门户、汉室要塞、大宋边防、朱明重镇”。
这样辉煌的履历,为我们遗留下中国仅有的19座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灵塔之一——
阿育王塔
,“万里长城第一楼”——
边靖楼
。
繁峙县
,是忻州的东部门户。它源于“繁畤”,明洪武初年改“畤”为“峙”。从田到山的一字之变,是历史区位的划分,也有地利形势的变化,但从不失去“寺”的庇佑,茫茫山色潜藏着庙宇古刹。
岩山寺
中的金代壁画绝品,被誉为画在墙壁上的“清明上河图”。
公主寺
里,精湛的明代水陆壁画让人窥得大明风华。
和永乐宫壁画并称“南北双姝”的公主寺壁画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在晋北一众恢弘的高古木构之外,忻州这一座座低调的古城,向我们徐徐展开了另一番古建历史的长卷。当然,不要忘记,两座大唐的木构——
佛光寺、南禅寺。
南禅寺唐塑,中原所见遗存年代最早的“华严三圣”像
1937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第四次来到山西,寻找他们梦中的唐朝。他们与营造学社调查队一起深入五台山地区,终于发现了
唐代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
。
正是这一重大发现,打破了日本学者“中国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的断言。它静静矗立于群山之中,倾诉着大唐王朝的荣光,是忻州的五台县留给世人的无上瑰宝。
4月3日-6日
(清明假期)
,让我们避开常规访古大点的人流,与
山西五台人、同济大学建筑史博士
一起,走进忻州。作为古建专家的李老师,
已考察此行众多国保点百次以上
,并且在国内知名高校做过多次相关主题的学术分享。李老师的讲解不仅聚焦古建之中的各类细节,
古建之外,他还善于将建筑的细节与庞大的世界文明史相联系。
3天时间,让我们在这条
环五台山首发精品路线
上,
一路尽揽古寺、古塔、古楼、古桥、壁画、彩塑等各类古建、古迹。
近距离感受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发展历程与审美变化,大视角看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壮阔历史,一眼千年!
盧虒晋阳,山西五台人。
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工学士,天津大学建筑史硕士,同济大学建筑史博士生。
讲解风格激情洋溢,已发表科研论文数篇,行走于世界多国。十年来持续调查山西省五台山-滹沱河流域、晋东南、福建闽东的古建筑遗存、古村落,研究课题包括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风土建筑与乡村聚落形态。
🌟
忻州本地专家,建筑史学者全程带队
同济大学博士毕业的李老师,不仅是研究深厚的
建筑史学者
,还是地地道道的
山西五台县本地人
。对于此次行程路线设计中的很多古迹,虽已
走过不下百次
,但仍能感受到老师对家乡的热情与自豪。此行,李老师将用他的
一腔热忱与专业知识
,让你近距离感受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发展历程与审美变化,
从更广阔的视角
看中国与世界交流变革的壮阔历史!
🌟
土木风华 · 被忽略的晋北古建遗珍
本次行程不仅可以深度考察
佛光寺、南禅寺两座国宝级唐代建筑
,还将视野引申出佛光寺这种唐代官寺之外,寻访晋北宋金元的文庙、乡村野寺甚至天主教堂!
唐代建筑、宋构风华、金代石桥、元代藏塔、明代楼阁、清代教堂
(行程彩蛋)
!
重点遗迹搭配小众遗珍!
以环五台山的历史遗迹串联区域文化内涵,丰富而全面的感受晋北地区埋藏着的闪光宝藏。
南禅寺
里所见制作最早的“新样文殊”造像组合遗存、
佛光寺
内珍罕的唐代寺观壁画珍品、
岩山寺
仅存的金代青绿山水壁画、
惠济寺
的9尊宋代泥塑与金代文殊菩萨、
公主寺
内与永乐宫壁画并称“南北双珠”的明代水陆壁画及明代彩塑精品......
这些巍巍诸神的绝妙彩塑与丰富多彩寺观壁画,在匠人与画师的手下,反映了不同时代对世界的想象、对社会生活的鞭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写实到世俗的朴素的感情创造了丰富多彩中国艺术世界!
特别提示:
1、行程内需要大量站立或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2、
如遇天气、交通管制或部分景点关闭等情况的影响,会对行程内容或者顺序作一定调整,谢谢理解。
时 间
:
4月3日
—
4月6日
组 团 价
:
3680元/人(2人及以上报名可享)
*8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果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1937年,
梁思成与林徽因
苦苦求索后终于找到了文献记载中的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已成五台名刹之首;因唐武宗灭佛,毁于一旦;唐大中十一年
(857年)
女弟子宁公遇乐助重建佛光寺,其中的东大殿留存至今。
图源/无用研究社
没错,眼前的
东大殿是一座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木构
!虽不如敦煌壁画中的气势恢宏,但此殿
“斗拱雄大,出檐深远”
,梁思成瞬间被那层层叠叠的唐式斗拱吸引住了。东大殿斗拱高度约等于柱高一半,宛若朵朵盛开的莲花。
图源/无用研究社
抬头仰望,则是拱眼壁上的唐代壁画。即使早已被岁月褪了色、甚至变得模糊不清,却是中国仅存的
唐代寺观壁画珍品
。
图源/无用研究社
他们还发现了唐代墨书、与殿外唐代石经幢互为印证,成为判断东大殿年份的重要佐证。
唐大中经幢 图源/无用研究社
恰如梁思成所说:
“唐朝的绘画、唐朝的书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筑”
,“它们是稀世之珍,但加在一起它们就是独一无二的”!佛光“四绝”,盛世唐风扑面而来。
图源/无用研究社
据寺内经幢铭文记载,金洞寺创建于北宋元
祐
八年
(1093年)
,元代延祐五年
(1318年)
重修,明、清时期进行了修葺。
寺内存有宋、明、清三个时期的古建筑,其中
要数转角殿价值最高
。转角殿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檐头斗拱古朴肥硕,殿顶举折平缓,正面外观
近似敦煌莫高窟的北宋窟檐
。殿内梁架彻上露明,砍削规整,用材及结构形制均具有宋代建筑特征。
下:
金洞寺转角殿 图
源/忻州日报 王文君/摄影
殿内按比例微缩而成的
二层阁楼式木制神龛
也是精彩绝伦,神龛之上的斗拱、屋檐、屋脊、阑额、普拍枋俱全,上方有“先师佑民之阁”牌匾,是
难得一见的金代小木作精品
。
梁思成满心欢喜地说,佛光寺是他们“遇到的唯一唐代木建筑”。但其实,仅距佛光寺西北仅50公里的深山中,还有一座更古老的唐代木构古建,即
比佛光寺东大殿早了75年的南禅寺大殿
。
说来甚是奇妙,南禅寺建寺年代不详,仅依唐人墨书得知其重建于
唐德宗建中三年
(782年)
。 武宗灭佛时,中国佛寺大都损毁,南禅寺却因规模小、地处偏僻,州府县志、佛经典籍上均无记载,竟逃过一劫,却也因此与梁林失之交臂。
图源/无用研究社
1953年,南禅寺大殿终被发现,人们看到的是一座比佛光寺东大殿更古朴、俊美的殿宇。虽小,但
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构图
,饱经千年风霜之后仍在诉说着唐风之雍容大度、健康爽朗。
殿中17尊彩塑与殿宇同时建造,乃是除敦煌外
稀有的中唐彩塑珍品
。祂们是隐居深山的17位佛者,没有狂热、没有神秘,只有冷静的虔诚。
图源/无用研究社
建造于金泰和三年
(1203年)
的普济桥,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明成化、清乾隆历代重修,时至今日,依然保存完整,
展现着金代石桥的雄姿
,被列为
国保
。
普济桥整体结构形式与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相同,均为
敞肩拱石拱桥
,因此又被人称为“小赵州桥”。但与几经现代化修缮的赵州桥不同的是,普济桥上的
精美浮雕
呈现出独特的典雅古朴之美。
普济桥及拱顶石雕 图源/山西学习平台
据《崞县志》记载,崞阳文庙始建于元大德三年
(1299年)
,明洪武三年
(1370年)
崞县知县周英重建,明清时期多次重修,是
山西省现存的9座州制文庙之一
。
现存建筑仍保持三进院落布局,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分布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院落西南角有礼门一座,其中
大成殿、戟门为明代遗构
,其余皆为清代建筑。庙内存元碑一通,清碑六通。
大成殿正立面及其梁架结构 图源/山西学习平台
崞阳文庙的建筑设置集中体现出“礼、乐、射、御、书、数”的古代六艺教育特色,是原平历史上的儒学圣地。
下:戟门及泮池 图源/山西学习平台
原平惠济寺是
国保
,创建于唐,重构于宋,后代屡有修葺。
坐落在宽大月台之上的
文殊殿
运用了减柱造和移柱造,有金元时期的气息。文殊殿正中央筑一宽大佛坛,佛坛上的塑像层次分明,造型流畅自然,典雅、大气,全无晚期造像的程式化,堪称精品。
文殊殿及殿内彩塑 图源/筱溪听泉
观音殿
内的台座上,精美的
十二圆觉菩萨彩塑
皆戴花冠,天衣裳裙,袒胸带项圈,坐姿各异,手势多样,引人注目。
观音殿和十二圆觉菩萨 图源/筱溪听泉、文明忻州
代县
★ 边靖楼
边靖楼位于代县县城中轴线上最中央的位置,是
代县的标志性建筑
,在代州古城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都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被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
“万里长城第一楼”
,被列为
国保
。
边靖楼 图源/禹涵
边靖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
(1374年)
,取靖边安民之意,又因其在古代有瞭望警戒的作用而名
“谯楼”
。楼高40米,比山海关城楼高出整整15米,楼阁为砖木结构,斗拱规整,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
六百多年来,这座
中国木结构建筑中最大的古老鼓楼
,发挥了保家卫民的重要作用,见证了代州古城从古老文明走向现代繁荣。
图源/无用研究社
★ 阿育王塔
同为
国保
的代县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
(601年)
,元至元十二年
(1275年)
改建为砖塔,与边靖楼遥相对峙,竞相争高,被梁思成称为
“中国现存瓶状塔中比例最好的一座”
。
主塔建于塔基正中央,是一座楼阁式建筑,通高31.5米,共分四层,各层檐下均配置华丽的砖仿木构斗拱。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
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
图源/禹涵
圆锥体内檐塔室供奉两尊石佛,外檐以八面八角垂线为中心,交错彩塑菩萨、力士禽兽、狮、象以及楼台亭阁等形象,
题材广泛、构图新颖、排列有序、做工精巧
。
阿育王塔顶部 图源/禹涵
繁峙县
★ 岩山寺
岩山寺原名灵岩寺
(院)
,现仅存部分殿宇。如今的岩山寺大部分建筑除了文殊殿为元代大修过的金代遗物之外,余皆为明清遗构。
南有永乐宫,北有岩山寺,岩山寺里的画作被誉为
壁画版“清明上河图”
,与永乐宫壁画同为山西壁画里的精品之作。
岩山寺及西壁释迦牟尼生平故事局部 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岩山寺壁画的规模虽然远没有永乐宫那么大,只有文殊殿内约90平方米,但比永乐宫壁画更久远,特别是岩山寺壁画上面还有题记,注明创作年代为金大定七年
(1167年)
以及
作者王逵
。
王逵是金代宫廷画师,当时已经68岁。这位年过花甲的画师,用他那犀利的笔锋和娴熟的画技,以传说中的佛传故事为题材,描绘了一幅极为难得的古代宫廷和社会生活。
图源/栗子、文博山西
佛教故事、宫廷生活、市井风情等皆有描绘。虽然
历经了八百五十多个寒暑,这些壁画依然鲜活明艳,光彩照人
。 岩山寺所保留的大量丰富的金代壁画,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宏大的布局、耐人回味的涵养为后人生动的展现了壁画艺术的魅力。
★ 公主寺
公主寺,属五台山北台外寺庙。据明万历时镇澄修《清凉山志》记载,寺庙始建于北魏,为北魏信诚公主出家修行而建。
但寺庙几经风雨,屡毁屡建,到了明代初年,公主寺从原来的山寺村被迁移到现在的公主村,明孝宗朱佑樘弘治末年再建大殿并绘壁画。清代对其进行了多次修缮,因而,现存公主寺为
明清建筑
。
公主寺壁画 左上/卢舍那佛 右上/观音菩萨
该寺建筑完整,规模宏大,
寺内壁画技艺精湛
,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永乐宫壁画并称
“南北双姝”
。
时 间
:
4月3日
—
4月6日
组 团 价
:
3680元/人(2人及以上报名可享)
*8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果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1.交通:行程内全程空调旅游大巴
2.住宿:3晚当地四星酒店住宿(五台县条件有限,三星酒店住宿)
3.餐食:3顿自助早餐+5顿丰盛特色正餐+全程矿泉水
4.导服:专业讲师随行讲课+文化领队贴心服务+专职司机
7.保险:高额旅行出行保险
1. 各地往返游学出发地的大交通费用;
2. 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其他消费;
3. 单房差费用。
*单房差说明:
默认标间(1间房2个人),如需单独一间房,联系客服补单房差即可。
报名须知:
[成团说明]
本次游学活动有最低成团人数要求,如未满成团人数,组织方可能取消活动或增加费用,请在客服通知成行后再购买大交通(如有任何变动,客服将第一时间通知)。
【节日无忧 · 境内产品退订政策】
1. 集合日前15天之前退订,退还团费100%;
2. 集合日前14-7天 退订,退还团费90%;
3. 集合日前6-4天 退订,退还团费80%;
4. 集合日前3-1天 退订,退还团费50%;
5. 集合日当日退订,只能退还未发生的景区门票费用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
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