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就是魂,是发展的软实力,两个轮子必须同时驱动,而且要协调驱动。生产经营是一个轮子,企业文化是另外一个轮子。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沿着正确的轨道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走向未来的蓝海。”
在接受《中国汽车报》中国品牌巡礼采访团的采访时,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兵首先引用了法士特党委书记、董事长严鉴铂常在企业内部培训时强调的这句话。近50年来,法士特从未间断对企业文化的探索与升华。
从渭水之畔的艰苦创业,到改革时期的引进提升,再到合资改制的巨大变革,法士特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科技兴企、管理创新、产品创优”的经营理念,“科技成就卓越、创新加速发展”的创新理念,“抓住任何商机、直面市场挑战”的市场理念,“尊重客户、超感动服务”的服务理念,“再认真一点点”的行为理念……陈兵表示,这一系列核心理念赋予法士特人“为中国汽车工业强盛而竭尽所能”的神圣使命。
“企业文化是无形的,却是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受到的。有了这种感受,大家才能深入交流,伴随企业走得更远。”
陈兵同时表示,企业文化也是有形的,因为文化建设就是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发扬优良作风、积极“传帮带”等基础层面的工作做起。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企业和员工是统一的、共同发展的,员工的生命安全、生活水平、工作质量有保障,企业才能良性发展。
“好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会持续发展下去。”陈兵说,“产品、技术和管理方法短时间内都可以获得,只有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学不去、也战胜不了。因此,文化是根,一个企业有根才能走得长远。”
“文化建设无处不在,它体现在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展现在厂区的景观中,更出现在人才培养和质量管理体系中。”陈兵说。
学习文化浓郁是法士特人才培训体系的核心。法士特建立了三级培训体系,一级是公司级,二级是部门级,三级是班组级。“我们每年都会做培训计划,把各级提出来的问题归类。一级培训解决‘面’上的问题,二级培训解决‘线’上的问题,三级培训解决‘点’上的问题。”陈兵对记者说。
法士特还成立了“曹晶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是以公司员工“曹晶”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陈兵介绍称:“这里的课程更专,除了理论培训还有技术实践。现在,法士特的培训是常态化的,大批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多名技术工人在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勇创佳绩。”
2010年开办的“法士特大学堂”因材施教,目前已卓有成效。据悉,法士特大学起初是以公司中高层为主,每月至少脱产培训一天,内容是基础性常识为主。从两年前开始,法士特大学堂以重点培训为主,参照MBA的课程体系设置,并聘请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教授、学者、专家等来讲课。“现在,法士特大讲堂已经全面开放,凡是有志于个人技术能力提升的员工,都可以去旁听。”陈兵称。
“有人问我,什么时候‘大学堂’算办成功了?”陈兵说,“当全公司内部把教育培训处的领导不叫处长,叫校长的时候,当参与授课的各级领导、技术骨干都被职工叫成老师的时候,法士特大学堂就办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