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房地产报
聚焦地产,洞悉中国。本号为中国房地产报唯一官方认证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 ·  12 小时前  
岳阳晚报社  ·  事关楼市!岳阳新增12条措施 ·  20 小时前  
财宝宝  ·  这是哪里口音?-2025020313105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房地产报

“稳楼市,促消费”!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将回暖

中国房地产报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24-12-27 12:38

正文

文∕许倩
这一刻,注定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转折点。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奏响政策端新强音。
这之后,存量政策加速落地,增量政策持续加码,无论是政策力度、出台密度还是落地速度,都超越了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显示出政府为市场设立估值底线的决心。
市场交易随之被提振。自10月份以来,多地楼市出现销售高潮。
2025年,房地产支持政策还将持续发力,并可能以更大力度实施。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定下主基调。本次会议,将扩大内需放在重点工作第一位,并明确要求“稳住楼市股市”,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作为居民财富蓄水池,不仅是稳定预期、激发经济活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年初以来居民预期和内需持续偏弱的核心因素。通过稳住楼市股市,修复居民财富效应,促进消费复苏,将是2025年扩大国内需求的主线之一。
围绕这一目标,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2025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可以预见,2025年宏观政策支持力度将更大、落地速度将更快,“救市”决心将更大。
如此重磅的政策护航下,2025年,全国楼市将真正开始触底并走向回暖。有业内人士表示,政策层面上的扩大内需兼顾提振消费和改善民生,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如今新房销售及去化达预期、二手房交易量和城市更新旧改项目数量增加,在拉动内需的大方针下,房地产产业链上如家居建材、建筑陶瓷、家具家电等行业,都将迎来新局面。与此同时,随着“好房子”标准的落地,市场对于房地产产业链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及内生动力持续提升有一定的要求,行业头部企业将首先获益。

━━━━

“救市”政策持续加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8年11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政策重点,果断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万亿元刺激计划,随之出台。
现在的国内外环境,比16年前更复杂严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再次被祭出。
在此背景下,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是自房地产进入调整期以来,中央会议首次提出如此直接目标,充分显示出决策层对当前房地产形势的深刻认识和高度关注。
会议还提出,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直击当下房地产市场“痛点”“睹  点”。
此后,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指导各地迅速行动,抓存量政策落实,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制约住房消费需求的限制性政策,包括限购、限售、限价等,加速退出;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降至历史最低,住房交易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空前;加之地方推出的支持“以旧换新”、购房补贴等政策措施,居民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大幅降低,居民购房意愿得到有效提升。
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2025年“稳住楼市股市”,虽然措辞较短,但这是历年会议以来首次提及,表明2025年国内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到,2025年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推进老旧住宅更新改造等工作。
地产稳,则经济稳。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必须稳住。这不仅因为它对GDP增长、财政收入和就业有着直接且巨大的支撑作用,更因以它为核心形成的绵长、复杂、交互影响的多层次、立体性产业链体系与资本流动,在一国经济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

━━━━

多地楼市交易量大增
判断楼市是否回暖的依据是什么?最核心数据是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打出后,市场预期被大大提振,交易量起来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的销售情况看,前期回调幅度较大的二线城市边际改善比较明显,10月份当月销售面积实现正增长,销售额降幅明显收窄。
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签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量同比增长0.9%,连续15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增长3.9%,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
10月份以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对四大一线城市,杭州、南京、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天津、长春、沈阳、哈尔滨等二线城市,以及东莞、佛山、宜宾等三四线城市进行深入调查采访。采访发现,各能级城市房地产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止跌回稳迹象。
例如北京,10月份新房网签 0.45 万套,环比增加 50.1%;二手房网签 1.71万套,环比增加 32%,同比增加 70%,创19个月以来新高。上海,10月新房成交67万平方米,环比增加31%,同比增加14%;二手房成交182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3%,同比增加77%。
一般而言,市场开始会经历一个“以价换量”的过程,当买方市场逐渐向卖方市场过渡时,就会形成“量价齐涨”,市场触底反弹。而二手房市场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维度,因为通过二手房置换和流动,市场增加了购房资金,进而撬动新房认购市场。
11月,多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创新高”。据机构统计,11月,北京二手房网签超1.8万套,创20个月新高;上海二手房成交量2.7万套,创44个月新高;深圳二手房网签7125套,创50个月新高;广州二手房网签1.3万套,创19个月新高;杭州二手房成交1.04万套,环比上涨14.4%,创20个月新高。
新房交易热度也在持续。11月份,中指研究院监测的全国30个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面积为139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2.4%,同比增长20.6%。以成都、武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幅超50%。
最后1个月是房企冲刺全年业绩的关键期。多位市场人士预计,12月份,市场热度或将延续。

━━━━

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未来投资点在哪?
“房地产市场仍具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国家统计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均作出这一重要判断。
依据是,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市场已出现积极变化。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城镇化进程在持续推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加快构建,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住房的新期待依然存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因城施策,狠抓落实,就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下一步,三方面主要改革工作需要抓好,一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二是建立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新机制;三是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房地产业的确不会再像高峰时期那样发展,但结构性的短缺需求、改善性需求和城市更新改造活动仍然存在,对应的投资需求仍很大。”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董藩分析称。
房地产发展,民生是最终落脚点。住建部多次提出要建“好房子”。倪虹表示,这是个系统工程,是个应用场景,是个新产业,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赛道。它不仅会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对于扩内需、稳增长,都会发挥重要作用。建“好房子”要在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不仅要把新房子建成“好房子”,也要结合城市更新想办法把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围绕老百姓在新发展阶段的多样化住房需求,从户外环境、适老化、绿色低碳、智能化等方面着力,推动住房建设品质全面升级,这些都是房地产及房地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
房地产产业链上的家居建材、建筑陶瓷等行业,正迎来复苏反弹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楼市回稳和消费提振,将直接带动家居装修市场需求走强;另一方面,积压已久的改善性消费需求也将回升、释放,进而持续带动家居建材、建筑陶瓷等产业链行业复苏反弹。
据贝壳研究院测算,2022~2030年期间我国新增装修需求在30亿~50亿平方米,保守情况下2025年达到37.49亿平方米,乐观情况下达到41.99亿平方米。家居家装市场总规模2025年达到5万亿元左右,2030年达到7万亿元左右。
房地产的高质量发展,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多新动能,也将带动房地产相关产业链的转型升级,积极拥抱变化的企业将迎来新的蓝海。





值班 编委:李红梅

流程编辑:刘亚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