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宛央女子  ·  狗血八卦! ·  12 小时前  
宛央女子  ·  不想工作!不想工作!不想工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豆瓣9.6,这对八九十岁的老夫妻,过上了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8-03-10 21:22

正文

本文已获公众号【 表姐电影 】授权

微信号:biaojieyingping


近些年来,“慢生活”的概念在忙碌的大都市越来越深入人心。


不时就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某某辞职去乡下种菜养花,把生活过成诗的新闻报道。


每当有这样的新闻,评论里几乎是一水儿的“羡慕;向往;真正的诗与远方。”



但是,这些故事有着怎样的后续,辞职后的生活如何,我们就不知道了。


但在日本,有对老夫妻已经回归田园,放慢步调生活了四五十年,他们的生活究竟过的怎么样呢?


那么,这部纪录片来告诉你。


人生果实  人生フルーツ



主人公是两位老人, 九十岁的修一 八十七岁的英子




他们家中茂盛的树木伸展进天空,和周围的水泥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建筑师安托宁·雷蒙德曾经说过:“家应该是生活的百宝箱”,在这个理念下,老爷爷亲自设计了这座房子。


院子里种着五六十种蔬菜和果树, 梅子、竹笋、土豆、萝卜、橘子、草莓、樱桃、核桃…… 几乎你能想到的品种,在他们家都能找到。



春有樱花、夏有樱桃,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风景,每个时令有每个时令的作物,老爷爷和老奶奶的生活,和自然界保持着一致的步伐。



而且,他们种植作物全部亲力亲为,不用饲料,更不用农药,全部营养都来自于最天然的树木落叶。



老爷爷是个很能干的人,种菜、锄草、修建树木,样样都很在行。


而且,他的内心还很温柔,做了醒目的指示牌,放在各种作物之间,上面还写着很有趣的文字。



比如,在樱桃树的指示牌上,“樱桃”两个字下,老爷爷还给画上了英子的卡通像。


樱桃,英子,这份心意着实有趣味。



在院子里给小鸟准备着专门的水盆,上面写着“小鸟用水”。



大门口画着自己和老奶奶的自画像,表明这是自己和老奶奶的家。



最让人羡慕的是,因为孙女想要一个玩偶们的家,老爷爷不愿孙女用塑料制品,就决心亲手给孙女做一个。


三只玩偶住的小床,量身体用的小尺子……在老爷爷精巧的手下,大大小小的家具、物品都被做了出来。


做工精致、巧妙,其中还满载着老爷爷的心意,这份礼物真的超级让人羡慕。



此外,老爷爷还有着很多未曾谋面的朋友,他们通过文字来交流,每天,老爷爷都要骑着自行车出去给这些朋友们 送信


虽然已经年过九十,但老爷爷生活的充实程度,精神的富足程度远超许多年轻人。



老奶奶呢,则是个很传统的日本女人,生活的重心都在老爷爷身上。


老爷爷在院子里忙碌,她就在屋子里自己鼓捣各种好吃的, 布丁蛋糕、桃子蜜饯、御手洗丸子、樱桃酸奶……



院子里的作物都是她的食材,在她的精心烹饪下,都成了让人心动的美味。


每天所食分量不多,但是足够精致,花样也多,只要老爷爷说好吃,老奶奶就觉得开心。



年龄越来越大,她说老爷爷真是年纪大了,脸却越长越好看了。


即便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老奶奶依旧会为帅气的老爷爷而感到心动。



什么我爱你呀,她说不出口,就一心想着让他过的舒心一点就好了。


老爷爷的确是过的很舒心,在镜头面前称赞老奶奶是最棒的女朋友,经过岁月的考验,这句 “最棒” 真的是很有分量啊。



年轻的时候,老爷爷在学校的帆船队,因为没有住宿的地方就和酒馆女儿商谈借宿。


而酒馆女儿英子经过和他的这一谈,就再也没断了联系,两个人很快就成婚了。



刚结婚的时候,家里穷,老爷爷一个月工资四万日元,却计划着买条七十万的帆船。


很多人看来,这想法太过异想天开,不切实际,但老奶奶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些。


并且绝非是委曲求全的接受,而是很认真的在为如何买帆船想办法。



后来,这计划破产了,两个人更穷,甚至到了衣服鞋子都要送往当铺的地步。


老爷爷说,去典当东西自己从没去过,都是英子去的。他的心里,其实都一直默默记着英子的好。



英子的做法,在我看来也绝非是什么夫权为重,而是她自己的本真也是这样的人。


她不将钱啊物啊看的那么重要,打心底里明白两个人过的舒心才最重要。


“他说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说这是好事,你去做,慢慢的,俩人也就无话不谈啊。”



但是,对于自身,她却很有主见的遵循着一些原则—— “女孩子不可以没有笑容,除了睡觉,其它时间不可以躺着。”


也正因如此,年近九十岁的她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活力,活的那么充满生机。



他们现在这种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最开始,也是老爷爷的想法。


作为战争之后的第一批建筑家,老爷爷倡导“城市需要树林”,认为一模一样的格子房子不是家。


秉持这一理念,他精心设计了房子,但在房子进展到一半的时候,当局放弃了这项计划。


这让老爷爷感到挫败,于是,想要用自己的亲身举动来实现这一理念,住上理想中的充满人性化的房子。



1975年,他买来了300平的地皮,和妻子、女儿,亲手建造了这座理想中的家园。


当时正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变有钱,如何变有权,如何成为上等阶层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来有着大好前程的他选择了慢节奏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是完全不可理解的。



然而,他呢?却自顾自的乐在其中。


偶尔会去大学授课,偶尔也会接一些很小的建筑项目,但更多的时候,都在侍弄家里那满院的绿色。



这些年,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想要从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抽身出来,这才注意到了修一夫妇已经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慢生活。


有很多电视台、记者都想要采访他们,但都被他们一一拒绝了。


年龄大了,老爷爷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些事情上,他说想要好好珍惜自己的时间。



伏原健之导演 不死心,给老爷爷写了一封亲笔信,言辞恳切,态度真挚,这才说服了老爷爷,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部纪录片。


有意思的是,写信时候所用的钢笔是日本国宝级演员树木希林获奖时转赠给伏原健之的奖品。


而在这部纪录片中担当配音的,正是树木希林本人。


▲树木希林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纪录片的出现,和那只钢笔脱不了关系。


钢笔,现今的人们其实越来越少用到它,正如现今的人们越来越难以离开手机一样。


然而,在老爷爷老奶奶的生活中,你几乎看不到他们使用手机,对什么电器产生依赖。



从年龄上来说,这其实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不依赖于外物的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之中过的那么乏味。


老爷爷刨到了一颗大的竹笋,立马跑去向老奶奶炫耀,两个人一起交口称赞一番。


老奶奶摘到一颗大的黄瓜,跟个孩子一样高兴的对着镜头晃。



这种落在实处的快乐,远比无聊的刷手机让人充实的多。


他们一起给果树浇水,摘樱桃,熬果酱,做蛋糕,自己种下的树给了他们最丰盛的馈赠。


他们享受着这份馈赠,也将这份馈赠送予身边的人,摆了一地的纸盒子,将这些果子食物寄给他们尝尝鲜。



谈到给后辈的礼物,他们一致认为赠予财产没有意义,并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耕种,勤勤恳恳的让这片土地变得肥沃,而这片肥沃的土地就是他们留给后代的最珍贵的东西。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爷爷老奶奶深谙这个道理,并且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后辈——


人真正的坦然与舒心,不来自于钱财等身外之物,而在于花开的一瞬间,蝉叫的一瞬间,太阳升起的一瞬间。


真正将心放于大自然之中,听风看雨赏花,才会得到内心最深处的满足。



老奶奶曾经问老爷爷,有没有想过我们两个谁会先走,最后会变成什么?


老爷爷安慰老奶奶,想也没有用的,这种事情。



看着他们这么硬朗的种菜锄草做饭,我也一度觉得那种事情真的会离他们很远。


花开了,老爷爷给老奶奶拍照,老爷爷头部被树枝刮伤,老奶奶细心的照看他的伤口。


彼此扶持,点滴陪伴,这种生活我也一度觉得会一直持续下去。



但是,老爷爷在一次午休后,却再也没有醒来。


他走的很平静,很安详,老奶奶也没有在镜头前表现的过于悲伤与失态。


“老头子,之后的日子我会努力活下去的,放心吧。


你等我,等我生命变成骨灰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周游南太平洋,说好了哦。


一个人很寂寞,但要好好的等着我。”



老奶奶抚摸着老爷爷的脸颊,给他整理着衣衫,忍着泪徐徐说着他们的约定。


而我早已经忍不住泪水,跟着哭了起来,很难过,很悲伤,却也明白这是人世间再平常不过的规律。



之后的日子,老奶奶真的一个人努力的生活着,锄草、做饭,她都如往常般细心周到。


每次做完饭,还会像往常一般端在老爷爷的面前,对着照片说, “老头子,好好吃哦。”



之前那些只有老爷爷一人在负责的家务,在她这里也确实会有一些吃力,但她没有放弃,没有抱怨,没有沉溺于悲伤之中不能自拔。


“能够做到的事,孩子妈,要慢慢钻研啊”,老奶奶一直记着老爷爷生前对她叮嘱的这句话。



喂食小鸟的水盆,在老爷爷去世后不久,因为用的时间过长,也裂开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