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发布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有关政策、法规、动态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丫  ·  开心一笑:妹儿,去把单买了吧! ·  昨天  
冷丫  ·  男朋友不停要,我根本给不了那么多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2024年六安市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报告

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 公众号  ·  · 2025-01-26 19:50

正文

经营主体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数量、结构与活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的健康状况与发展潜力。2024年以来,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六安市先后召开市委五届八次、九次及十次全会,坚持以群众所盼、企业所需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2024年我市经营主体总量突破50万,净增1.5万户、同比增长3.12%,全市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
一、新登记经营主体情况
(一)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总量下降但结构更优化。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传统产业面临淘汰和转型压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成长需要时间,整体上导致经营主体增速有所放缓。同时,《公司法》修订后,注册资金认缴方式调整。这些情况,导致我市新登记经营主体较去年同期下降,但新登记经营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比重较上年度提高2个百分点。
2024年,全市共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64934户。各类经营主体情况如下:新登记企业20229户(非私营内资企业1387户,私营企业18795户,外资企业47户),个体工商户4447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35户。

表1  2024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情况
(二)新登记经营主体行业分布有变化。 2024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5000户以上行业有5个,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22908户,住宿和餐饮业7743户(上年度第三),农林牧渔业6334户(上年度第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959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377户(上年度第七)。这5个行业新登记经营主体数占总量74.4%,建筑业新登记经营主体数由上年度第五跌至第九。
新登记经营主体数保持正增长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52.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14.23%,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增速7.7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速4.32%。教育、农林牧渔业、金融业、建筑业等4个行业新登记经营主体数同比下降较大,降幅超过50%。

表2  新登记经营主体行业分布情况
(三)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增速波动较大。 2023年2月“惠商纾困贷”政策影响导致基数较大,2024年2月增速降至-80.29%,自8月起增速逐渐上升,12月实现同比1.47%的正增长。

表3  2024年逐月新登记经营主体增长情况

二、期末实有经营主体情况

(一)经营主体增速放缓,但规模继续扩大。 截止2024年底,我市实有经营主体509300户,同比增长3.12%,其中,企业151374户,同比增长4.23%。个体工商户348261户,同比增长2.81%。农民专业合作社9665户,同比下降2.43%。
(二)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仍然是主要的经营主体类型。 从类型上看,截止2024年底,实有主体占比最高的是个体工商户,共348261户,占比68.38%,其次是私营企业,共140559户,占比27.59%。

表4  2024年底实有经营主体情况
(三)产业结构较为固定。 从行业分布上看,截止2024年底,第一产业实有经营主体64227户,同比增长4.43%,占比12.61%。第二产业实有经营主体64852户,同比增长1.40%,占比12.73%。第三产业实有经营主体380221户,同比增长3.21%,占比74.6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了0.16、0.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0.22个百分点。

表5—6 2024年底各产业实有经营主体及占比情况
三、经营主体退出情况
2024年度我市注销经营主体53073户,同比增长55.50%,增速较上一年度提升3.12个百分点。
从主体类型上看,个体工商户注销34563户,同比增长54.78%,占比65.12%;内资企业注销18002户,同比增长59.13%,占比33.92%;其它类型经营主体注销508户,同比增长3.04%,占比0.96%。
从行业分布上看,注销经营主体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23291户)、住宿和餐饮业(7552户)、制造业(4048户)、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907户)、农林牧渔业(3802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758户)等六个行业。这六个行业注销经营主体占总数的85.46%。十个行业经营主体注销数增速超过平均水平,分别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0%)、采矿业(128.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9.1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2.8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0.0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5.66%)、农林牧渔业(70.26%)、制造业(63.8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8.11%)、批发和零售业(57.39%)。
四、县区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一)各县区新登记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 2024年,新登记经营主体数居前两位的县区分别为:裕安区12954户、霍邱县11542户;位于后两位的分别是:叶集区3216户、开发区2866户。各县区新登记经营主体同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霍邱县、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同比下降超过30%,负增长态势显著。
(二)各县区实有经营主体增长均放缓。 截止2024年底,我市实有经营主体数居前两位的县区分别为:霍邱县94397户、裕安区92457户;位于后两位的分别是:开发区19854户、叶集区31028户。霍邱县、金安区实有经营主体数增速较快,分别为5.84%、5.39%,舒城县较慢,为0.66%。
表7  各县区新登记及期末实有经营主体情况
(不包括市市场监管局登记经营主体)
五、市“5+1”产业经营主体情况
(一)市“5+1”产业新登记经营主体数同比均下降。 2024年度,我市数字创意(含现代服务业)产业新登记经营主体52543户,同比下降22.68%。绿色食品和生命健康产业新登记经营主体6744户,同比下降3.84%。高端装备制造(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新登记经营主体4487户,同比下降14.24%。新一代信息技术(含智能家电、人工智能)产业新登记经营主体741户,同比下降22.65%。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登记经营主体617户,同比下降27.24%。新材料产业新登记经营主体613户,同比下降2.54%。
(二)市“5+1”产业实有经营主体稳步增长。 截止2024年底,我市数字创意(含现代服务业)产业实有经营主体386072户,同比增长3.17%。绿色食品和生命健康产业实有经营主体42014户,同比增长5.35%。高端装备制造(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实有经营主体25694户,同比增长8.66%。新一代信息技术(含智能家电、人工智能)产业实有经营主体7096户,同比下降2.22%。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有经营主体5853户,同比增长4.76%。新材料产业实有经营主体4250户,同比增长7.3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