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所有家长 这些防拐教育一定要做到! ·  3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阅读,要带着这个能力 ·  5 天前  
北京发布  ·  数说75年丨你好,这里是北京!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稿子长就是深度报道吗?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0-10 16:21

正文

文|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9月27日,西安知名自媒体账号“贞观”的内容创作团队正式宣布解散,引发关注。

在不少人看来,该号以“深度报道”见长,在本地具备“一定影响力”。然而,其8月发布的《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一文,因文中存在多处不实之处,引发巨大争议。不少人也意识到:“深度报道”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并不是稿子长就算“深度报道”。 

 01 

深度报道没那么简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迅速发展,人人都是“记录者”,但并非人人都是“记者”,尤其是“深度报道”等领域,还是存在较高专业门槛。

2019年咪蒙团队的 “才华有限青年” 账号推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一文,一时引来流量无数,但很快因为内容涉嫌造假而遭下架处理,最后导致以“才华有限青年”为代表的咪蒙相关的诸多账号在各大自媒体平台被禁言或者禁封。

 

此类争议的焦点往往集中在文章内容上,体现出自媒体在追求流量与保持真实性之间的失衡为了追求流量和关注度,很多自媒体常常忽视内容真实性,有的甚至不惜编造虚假故事、虚拟创作,通过放大情绪、制造焦虑等手段,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做法虽然可以暂时迅速积累大量粉丝,但也很容易误导公众,影响媒体报道的公信力,破坏整个新闻行业的生态环境,社会影响恶劣。

随着此类网络事件的不断上演,公众深切地感受到对真实、深度内容的渴望,如今,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经过细致调查的、可以一锤定音的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门类,其核心追求是揭示真相,往往被视为媒体的“重武器”和“杀手锏”,是一家媒体专业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历来备受业界和学界重视。一个复杂的事件,读者怎样才能看得清楚?怎样辨别信息的真伪?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专业媒体所做的深度报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整个报业发生剧变的情况下,深度报道也遇到了重大挫折。深度报道具有采访周期长、开销大的特点,在面临各种压力的情况下,很多传统媒体都削弱了深度报道的力量,深度报道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

一方面,信息爆炸和知识匮乏共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导致个人的信息接受能力严重超载。同时,大量的信息涌现,使得人们难以辨别真伪、合理选择与使用,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无用信息淹没,反而造成知识匮乏。

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形成,使得人们对冗长的深度报道失去兴趣。在融媒体时代,受众习惯于同质化的选题所传达的单一报道内容,简短化、碎片化、浅层次的阅读使受众逐渐对深度内容的兴趣缺失。
 02 

深度报道的价值   

其实,在这个“事实太少、观点太多”的时代,越是众声喧哗,深度报道就越有用武之地,其地位甚至变得更加重要了,腾讯、搜狐等互联网公司成立深度报道部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时一些市场化媒体及新兴媒体也看到了深度报道的价值,加大了投入力度,比如三联生活周刊、财经、新京报、澎湃新闻等等,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编委、调查室主任王文志曾说:“调查报道是媒体的护城河,对于加强传统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这都说明公众对真实、全面、深入信息的渴求,深度报道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深度报道绝非仅仅是篇幅长的稿子,其关键在于 “深度”。

新京报深度报道部首席编辑胡杰指出,深度报道力图通过报道新闻事件与社会的关联性,提示新闻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真实、全面、深入的信息尤为珍贵。

深度报道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全面的信息,帮助公众深入了解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根源;深度报道通过深入分析和独立思考,引导公众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公众提供了思考的基础和参考,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深层次需求,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和社会进步。

 03 

深度报道有了更高要求   

  • 内容要求更高  

在当今复杂的舆论生态下,对深度报道提出了更高的内容要求。

一方面,深度报道需要更加注重事实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随着虚假信息的层出不穷,读者对于新闻的真实性要求越来越高。深度报道作为提供 “事实供给” 的重要形式,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事实,进行深入的调查核实,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可靠。例如,在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中,深度报道记者需要走访多个相关方,收集大量的一手资料,从不同角度还原事件的全貌。

 

    

另一方面,深度报道需要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分析。不仅要揭示事件的表面现象,更要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趋势。同时,深度报道还应关注事件的宏观背景和社会影响,将事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 创新呈现形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深度报道也需要在呈现形式上不断创新。

首先,深度报道可以结合多媒体元素,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增强报道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例如,一些深度报道在内容中插入相关的视频资料,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的现场情况。

其次,深度报道可以采用互动式的呈现方式,如设置投票、评论区等,增强读者的参与感。据不完全统计,采用互动式呈现方式的文章,读者的参与度比传统呈现方式高出30%以上。

最后,深度报道可以采用数据化呈现,引入数据新闻的理念和方法,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提高报道的易读性和理解性。    

 

时代在变,传播方式在变,深度报道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呈现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正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窦锋昌所说,“只要能够秉持与时俱进的眼光,在适应了新的传播条件之后,深度报道完全可以‘涅槃重生’”。  


校对| 杨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