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一位外国科学家走进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办理了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手续,市出入境管理局、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华东理工大学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
他就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费林加。预计本月,他将与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维特里希一起,成为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中国绿卡”的诺奖得主。
2016年,费林加因“设计并合成分子机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今年10月,他出任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外方主任,每年来沪工作,带领华东理工团队研发新材料。“我们在研发光刺激响应性材料,它像眼睛一样,能对光的变化作出性能响应。”费林加告诉记者,“我们还在研发自修复材料,希望它像人体组织那样,能自我修复。”这些智能材料在医疗、电子、节能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为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维特里希正在带领上科大课题组,利用液体核磁共振等技术,探析人体内G蛋白偶联受体的分子机理。这种原创性研究,有望催生以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的新药。
据了解,外籍科学家过去在中国工作,通常要在签证规定时间内离开中国,或在签证到期前重新申请,此外,在出行、购房、医疗等方面,均有诸多不便。今年,作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启用。持有这一证件的外国人,在我国境内很多事务上享有“国民待遇”。而根据公安部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新十条”,截至目前,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为30名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具了永久居留推荐函。其中,就包括费林加、维特里希。
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分管领导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作为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亟需引进一批高峰人才,并营造很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带领团队开展前沿科技研究。
谈及上海政府部门的服务,费林加用了“Fantastic”(好极了)一词,因为从体检到办理永久居留手续,他都走了“绿色通道”——相关部门简化流程,收到预约后很快安排,派工作人员全程陪同。
令他同样感到“Fantastic”的是,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得到了“张江专项发展资金”重点项目资助,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徐汇区政府、华东理工大学将联合出资,为他定制实验室,推动智能材料基础研究及其成果转化。
费林加说:
“我们会把它打造成世界顶级实验室,在做出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并吸引全球知名科学家加入我们团队。”
这则新闻让无数在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人痛苦地“仰天长啸”:难道我和中国“绿卡”的距离是差一个诺贝尔奖?
2004年8月,中国出台了《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首次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实施“永久居留证”制度,也被人们称为“中国绿卡”。
对于无犯罪记录的申请者,外国人可以通过四种途径申请中国“绿卡”:
在中国直接投资200万元以上、连续3年投资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
在中国担任副总经理、副厂长等职务以上或者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以上以及享受同等待遇,已连续任职满4年、4年内在中国居留累计不少于3年且纳税记录良好的;
对中国有重大、突出贡献以及国家特别需要的;
亲属团聚。
然而,由于门槛高,控制严,顺利获得“绿卡”的外国人实则少之又少。
2016年,公安部批准1576名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至此,中国“绿卡”持卡人数才破万。而在中国长期居住的外籍人口已有近百万人……
所以,当知名球星马布里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时,他在微博中表示:“能成为中国首都的一部分是一份真正的荣耀。”
美国福克斯体育报道这一新闻时,标题更是夸张:“斯蒂芬·马布里拿到了中国‘绿卡’,这是多么难以置信的至高荣誉!”
而第一位获得中国“绿卡”的寒春女士更是身份了得: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同学,
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
核物理专家,
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
获得中国“绿卡”前已经在华居住了几十年。
连这些“大人物”都想要得到“绿卡”,中国“绿卡”含金量有多少呢?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为了吸引全球人才来华工作,中国政府将增加“绿卡”含金量。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也刊文称:“中国‘绿卡’功能升级,持卡外籍人士生活将更加便利。”
2017年6月,中国政府印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原本的“居留证”升级为“居留身份证”。内嵌的芯片可以通过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识别,方便持证人在华工作和生活。
未来,除了刷身份证坐高铁外,在华永久居留的外国人在购房、去银行办理金融业务、申领驾照、住宿登记等方面都可依法享受中国公民同等待遇,在中国境内工作的也可依法享有社保和公积金等。
资料图片:2017年6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浙江首发仪式在杭州举行。一名外籍人士在首发仪式上展示刚领取的新证。
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老外眼中充满机会的地方。
美国Quora网站上大片网友提问如何才能获得中国“绿卡”。
同时,中国也愿意接纳更多的海外人才来大陆工作。不过,不同于美国每年发放百万份“绿卡”,中国求贤若渴却不盲目,总体来说,向其他国家公民的来华工作许可要求依然十分严格。
2016年,中国基于外国人的“能力”和经验,启动了一个积分系统,并禁止非母语的英语使用者在某些地区从事英语教学。
所以,没有真本事,真的拿不到中国“永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