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周知道
尽一切可能去发现我们的用户想知道的信息,让知道成为一种享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商务  ·  2月1日至2月7日陕西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 ·  11 小时前  
陕西商务  ·  2月1日至2月7日陕西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 ·  11 小时前  
每日豆瓣  ·  救大命了,哭着安利换季面霜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优惠期满,DeepSeek上调API价格;两 ...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刚刚,东风系、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大涨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南周知道

王珞丹退出娱乐圈乌龙:小妞电影的时代过去了吗?

南周知道  · 公众号  · 生活  · 2021-06-03 09:44

正文


今日话题

字数: 1970 阅读时间: 4min

无论是对于王珞丹、白百何,还是网剧新的“小妞”,没有哪一个女演员可以单凭“小妞”的人设吃遍天,毕竟随着年岁的增长,演员会变老,观众也会成熟。


“知道”(nz_zhidao)跟你聊聊,小妞电影为什么凉了。







(王珞丹。 IC photo / 图



最近,演员王珞丹闹出了一个退圈乌龙。她在短视频平台上发了一条动态,有粉丝问她“宝贝,你退圈了吗”,王珞丹回答说“是的”。很快地,#王珞丹退圈#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首。随即,王珞丹工作室官方微博对王珞丹退圈传闻做出回应:“想得美。读你的剧本去!账号没收1个星期(小黑屋反省)。”


这一乌龙遭到不少网友吐槽,也有很多人注意到:曾几何时红遍半边天的 “青春小妞”王珞丹,怎么近来的存在感在不断下降了?






“小妞”的时代






1984年出生的王珞丹,于2004年正式步入演艺圈。2007年,她就凭借当年的爆款剧《奋斗》里敢爱敢恨、直来直去但心地善良的米莱一角,红遍半边天。虽然米莱只是一个配角,但风头不逊色于其他女主角。王珞丹也成为当时“青春小妞”的典型代表,她随后的角色大抵也是走米莱的路线:青春洋溢、活力十足。


《奋斗》之后,王珞丹进入事业的高峰期。2009年的《我的青春谁做主》的钱小样,2010年《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杜拉拉,也都是王珞丹塑造相对成功的角色。2009年,有媒体将杨幂、刘亦菲、黄圣依、王珞丹并称四小花旦。2010年,王珞丹成为金鹰奖的金鹰女神,并以杜拉拉一角提名过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


但同时,长得很相似、作品类型也相似的白百何的“横空出世”,对王珞丹的事业构成很大的冲击。一开始不少人知道白百何,是因为她是羽泉组合成员陈羽凡的妻子。直到2011年,电影《失恋33天》的大获成功,不仅让作为演员的白百何一炮走红,也正式刮起了“小妞电影”的旋风。


小妞电影源于英文chick flick,是指那些剧情比较轻松浪漫,多半以女性角色为核心,男性退居配角的爱情电影,正式一点的称呼就是“女性浪漫爱情喜剧”。这类电影比较时尚化,以都市爱情为主题,且一般是以女主角失落倒霉开始,然后通过自信自立而赢得男士心仪,最终爱情事业双丰收。小妞电影的几个关键词:女性视角,加油励志;爱情母题,骑士现身;时尚风范,都市蓝调;逗趣耍宝,团圆结局。


显然, 小妞电影的走红背后是女性时代的到来。 女性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也是电影消费市场的主力。小妞电影以女性为主人公,展现女性的情感与生活,表达她们的困惑和迷茫,并装点她们的白日梦,自然能够满足女性观众对于情感、工作或更好自己的期望和幻想。


所以,《失恋33天》成功后,市面上的各类小妞电影多了起来。之后《分手合约》《滚蛋吧!肿瘤君》《捉妖记》的成功,让白百何人气飙升,她成为小妞电影代言人,风头压过王珞丹。


王珞丹事业显得“失意”,与她错失小妞电影的风口,转型不太成功有关。在小妞电影风头正劲时,王珞丹其实也出演了不少口碑不错的电影,譬如《边境风云》《后会无期》《烈日灼心》等。只是在这些男性向的电影里,王珞丹的存在感并不高。王珞丹的转型努力值得肯定,她的表演实力却还跟不上她的野心,这就造成她的转型高不成低不求,离实力派总还有距离,也错过了小妞影视剧最火的那几年的市场红利。







(电影《失恋33天》剧照。IC photo / 图






“小妞”在过时





2017年,白百何的绯闻风波发生后,她的事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市面上也有新的“小妞”出现,比如倪妮、周冬雨、马思纯等。不过小妞电影的声势大不如前了,倪妮、周冬雨这样的实力派演员,也不会将自己局限在“小妞”的设定里。在“内忧外患”下,小妞电影很难称霸市场了。


“小妞”过时,首先是小妞电影生产制作的同质化、批量化,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无论是倪妮的《28岁未成年》,迪丽热巴的《傲慢与偏见》,白百何的《亲爱的新年好》,还是关晓彤的《月半爱丽丝》,这些小妞电影的共同特点是:只有小妞,只有俗套爱情,没有可信服的人物塑造和故事逻辑。


女性观众有购买力,可不意味着女性观众可以随便糊弄 ,让帅哥靓女搭档演一个言情故事,女性观众就会乖乖买单。快节奏的时代,观众的确喜欢看些不费脑的言情故事当消遣,但不费脑,不等于“无脑”。当女性观众没有办法在小妞身上实现情感上的投射,她们便对小妞电影失去热情。


另外一个是“外患”。随着网剧时代崛起,网剧领域甜宠剧泛滥成灾。而很多甜宠剧与小妞电影有着相似的故事套路、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某种意义上说,女性向的甜宠剧也是一种“小妞剧”。网剧市场也有好几个走红的“小妞”,比如赵露思、虞书欣、邢菲等,她们仨分别有《一不小心捡到爱》《月光奏鸣曲》《乌鸦小姐与蜥蜴先生》等甜宠剧正在热播。当女性观众可以通过甜宠剧“做梦”,她们也就没必要特地到电影院里去“做梦”。


毫无疑问, 作为一种类型片,小妞电影仍会一直存在 ,也会有它的市场圈层。但如果小妞电影只是局限在类型片的框架下,没有新鲜的立意、新鲜的桥段与新鲜的人物塑造,它就很难在市场上有大的作为。


无论是对于王珞丹、白百何,还是网剧市场新的“小妞”而言,没有哪一个女演员可以单凭“小妞”的人设吃遍天,毕竟随着年岁的增长,演员会变老,观众也会成熟。“小妞”只是演员的一个站点,像古早的小妞比如周迅,或者新生代小妞比如周冬雨,转型为演技多变的实力派,才能找到广阔的出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