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于日前公布了2019年1月至2月纪特邮票发行量,其中“己亥猪”大版票发行量为371.11万版,小版张发行量为330万版,赠送小版张发行量为580万版,小本票发行量为849.8万本。那么,“己亥猪”大版票、小版张、赠送小版张和小本票的发行量比2018年“戊戌狗”邮票发行量到底下降了多少呢?
“己亥猪”大版票发行量为371.11万版,比发行量为429.16万版的“戊戌狗”大版票减少58.05万版,降幅为13.52%;“己亥猪”小版张发行量为330万版,比发行量为460万版的“戊戌狗”小版张减少130万版,降幅为28.26%;“己亥猪”赠送小版张发行量为580万版,比发行量为750万版的“戊戌狗”赠送小版张减少170万版,降幅为22.67%;“己亥猪”小本票发行量为849.8万本,比发行量为1019.74万本的“戊戌狗”小本票减少169.94万本,降幅为16.67%。
从其降幅来看,没有一个品种的降幅能达到30%,值得注意的是“己亥猪”大版票的降幅只有13.52%,这样的幅度显然是不够的,达到30%的降幅应该是一个基本性的指标。在第四轮生肖邮票中,大版票历来都是价格定位最高的品种,在上市首日的价格定位往往又是顶峰,这其中的风险乃是显而易见的。
也就是说,在上市首日买进生肖大版票的风险是最高的,虽然“丙申猴”大版票在上市首日留出了一定的空间,最高价是在此后若干个交易日才形成的,但风险也是明摆着的,只可惜这种情况在当年年底之前都没有暴露出来,量价的把控堪称完美。
其实,类似的这种风险情况在以“甲申猴”为首的第三轮生肖大版票中也是如此,只不过当时它们在上市首日的价格定位比较合理或者说比较低,风险也就不那么明显了,比如说“甲申猴”大版票上市之初的价格定位还不到40元,后来一路涨到了第一阶段最高价的152元,这样的行情就算是不错了,给集邮者和投资者留出了基本性的盈利空间和足够的博弈时间。
已发行的“丙申猴”“丁酉鸡”“戊戌狗”和“己亥猪”大版票的最高价几乎都是在上市首日就形成了,尽管“丙申猴”大版票的最高价不是在上市首日就定格了,但也是在上市首月就铸成了,这就等于完全堵住了资金继续博弈的价值。
封住了继续博弈的口子,也就等于封住了盈利的基本空间,即便是还留有一定的余地,要想博弈也是困难重重,有随时被套的风险,这种情况在“丁酉鸡”“戊戌狗”和“己亥猪”大版票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三轮生肖大版票中,“甲申猴”和“壬辰龙”可以说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品种,都在上涨行情中扮演了非常之重要的角色,“甲申猴”大版票更是如此,为那些敢于在低位大量买进的集邮者和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谱写了第三轮生肖大版票新的篇章。虽然“壬辰龙”大版票的地位和价值要逊于“甲申猴”大版票,但是“壬辰龙”大版票上市之后的精彩表现却给集邮者和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都值得回味。
从某种程度上讲,“壬辰龙”大版票乃是一个分水岭;此后发行的“癸巳蛇”“甲午马”和“乙未羊”这三套第三轮生肖大版票都被打上了高开低走的烙印,并且形成了层层套牢盘,第三轮生肖邮票就这样画上了终止符。
“丙申猴”大版票是第四轮大版票中的开篇之作,如果单纯地从2016年的价格定位来看,算是相当不错的,其溢价幅度始终保持在十倍之上,也就是说基本上看不到风险明显存在的影子,因为它就是不大跌,一直运行于一个六七百元的箱体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