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何为“年”?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这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文化果实。年,首先是与农作物的收获相关。甲骨文中的年字,就是人背禾的象形字。《说文解字》曰:“年,谷熟也。”随着历法知识进步,古人又根据天象、物候等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年就成了这一循环的最好概括。
图源:故宫博物院
中国人过年始于腊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里所说的“年”,指的是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俗称“大年”。与大年相比,还有一个相当于“预热”的小年。
“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说的就是北方的小年;“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说的则是南方的小年。
南方和北方“小年”的日期有所差异,这背后也是南北之间文化与历史交融演变的体现。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麦西介绍:
此外,天津市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解释说,在中国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在腊月二十五迎来小年。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北方地区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地区则把腊月二十四定为小年。
各地“小年”时间也各有不同:江浙沪部分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海南部分地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则将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小年”。
节日时间的地域性差异折射出了各地历史文化空间的差异,但是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