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晚安”,送你一句睡前暖心话】
作者|陈大力 来源|陈大力(ID:chendali1995)
01
今天在知乎上看见一个问题。
“近期在网上看到很多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被钻石王老五包养的例子,作为同龄人,她们已然晋升白富美,每月生活费一万打底,一身名牌,混迹各类尖端场合。她们攀上高枝捞足油水后,“洗白”上岸,找个圈外不知情者谈婚嫁,最后仍能过得顺风顺水。
而我辛苦地读好几年大学,考研或保研读上研究生,工资还没有她们的包养费起点高,我上的学、读的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该如何平衡失落感呢?”
其实,同为二十出头的女生,我十分理解这样的困惑。
但仍想说,这种比较其实并无必要。读书的意义,不应当只用钱来衡量。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聊收入,她问及我的月薪后,非常疑惑地说:像你现在这样自由职业挣钱不是蛮好吗,为什么要读研究生呢?
我告诉她,是啊,新媒体行业根本不需要学历。可读研究生这件事儿,绝不只是为了工作「薪资翻倍」而已,它给你带来的是头脑和三观的换血,就像我们读大学,绝不只是为了跨入企业校招的门槛而已。
曾经和朋友笑谈:一个小学文化的人,A,和一个清华的毕业生,B,一起去卖烤串,会有什么不同?
讨论得出:或许两人技艺的娴熟不分高下,但生意的操作经,需要更精炼的头脑,才悟得出。
A可能更关心怎么用每天11个小时工作时间,烤出更多的烤串,但B或许会想:我的烤串有什么优势?怎么宣传自己?怎么扩大再生产?他可能会开始计划,几年内要开第二家店,再几年内要飞跃成连锁。
大学给人带来的其实不是课本,不是绩点,而是掌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大学真正的核心也不在于多少次学生会,多少趟奖学金,而是你的思维方法和眼界。
认识不少博士,跟他们一起相处,会明显感觉到他们视角的深邃。
比如对时兴的单车软件,他们能很轻松地分析出它的前世今生,几个人稍稍一聊,大体摸出它背后的产业链条。无须特意去研究它,已然能更好地理解它。
读书让人能站得更高看问题,拥有深刻且远大的见地——这种能力,或许市面上任何一种高价速成培训班,都无法教会你。
02
读书亦让人慈悲。
朋友说,之前过年的时候回农村老家,觉得那里的人很可怕。我说,这该不会是你的偏见吧?
朋友说,不是的,他有件印象很深刻的事,是他跟那里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聊天,本来在聊游戏,蛮愉快,后来不知怎的,聊到世越号沉船事件,他很激动地描述着细节,正为消逝的生命伤情,再看对面的同龄孩子,竟全是一片目然的脸孔。
甚至有人笑嘻嘻地听。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不关他们的事。
并不是说他们自私,他们觉得“与己无关”当然也没有错,可是一个年轻人理应满腔热血,有着自己对善和美的敬仰,有着与外界的坎坷崎岖交战之心,而不是狭窄地,只知四顾周边。
纵使身为蝼蚁,脚踏泥泞,心胸仍能盛下浩瀚宇宙,蜉蝣众生,这样的人,才是能于俗世污浊之中得救的。
读更多书的人,才更易接近此境界。
03
朋友读的中文系研究生,她觉得自己的课堂很浪漫,在世界局势错综复杂,四处乌烟瘴气的关口,她跟上课的老先生们,慢悠悠地回看魏晋文学史,钻营诗行里潜藏的风花雪月,离合聚散。
她说:“渐渐就觉得,千百年来的愁绪,其实也就那么几种。没什么过不去的。”
她很成熟,我还在为小事跳脚的年纪,她便已经能沉稳地安慰我,她也为失恋哭,但内心秩序井然,很快就能重振旗鼓。
我一直觉得,她从文学中习得的,不是字句,是人格。读书给人消化痛苦的能力,不是吞咽,慌乱地塞肚子里,而是消化,是彻底懂得了痛苦,且从中汲取力量。
这是一种长期浸润,除了艰苦的、深度的学习,没有其他途径到达。
04
回到开头的问题,我太理解一个小姑娘羡慕别人生活费五位数是什么心情了,但仍想告诉所有觉得自己的书读得“不值”的姑娘:读书其实没有“不值”一说,读书的价值会让你终身受益,它是潜在的,未必能让你盆钵满盈,但它给你整个人带来的内在锻造,是无价的。
对比下“被包养”和“读大学”这两条路:有人的人生是泥土里匍匐,喘着气伸手,四处抓钞票,与人性的贪丑长伴。但有人的人生,是纵使没有大富大贵,仍能活得轻盈美好,心内存有抬头仰望星空的澄澈与真挚。
后者,才是最珍贵的。
*作者:陈大力,95年生人,简书签约作者,ONE热门作者,无敌大长腿,钻石少女心。微信公众号:陈大力(ID:chendali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