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专注互联网产品、用研、交互、设计、运营领域精选内容。信息爆炸的社会,每天用心的去读一篇文章,也许胜过你的走马观花。每早八点,我们等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iPhone17系列或配备12GB内存# ... ·  昨天  
36氪  ·  中年屈臣氏,原地彷徨 ·  昨天  
Marine Sedimentology  ·  The Innovation ... ·  5 天前  
Marine Sedimentology  ·  The Innovation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这种吊炸天的思维方式,你早该知道的!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1-25 08:16

正文

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


作者:萌叔。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
微信号:萌叔在杭州(ID:mengshuhz)
编辑:Juvae


欢迎到早读课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化作文字,公示于屏幕前,供人瞻仰或质疑。

但总有一些人的观点,会让你眼前一亮,随后在心里数落自己:


“同样一件事,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角度这么独特,而我就想不到?”

 

这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别。

 

思维方式,决定看问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决定接下来的行动;行动,足够影响人的一生。

就像电影《1942》里,张国立破产后,不经意的一句话:


“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你等着,不出十年,我还是东家!”如此迷之自信,靠的就是一个聪明的头脑,和头脑中强悍的思维。这是真正的财富。


所以今天,我也要来介绍一种十分容易上手的思维方式。

熟练掌握后,你会比未经训练的同龄人,看待问题更深刻,更全面,更易触及本质。


准备好了么?

 

先来看一个例子。

 

前段时间,杨永信的“戒网中心”引爆了社交网络,与此相关的讨论接踵而至。其中有一个被人们反复提及的问题:

 

为什么家长害怕孩子有网瘾?

 

下面请仔细思索这个问题5秒钟。思考完毕后,再继续看接下来的文章。

 

5

 

4

 

3

 

2

 

1

 

有答案了么?

 

“因为网瘾会影响正常学习”、“因为家长管不住有网瘾的孩子”,这是比较容易得出的结论。


正确吗?


正确。但不够深入,也不够全面。如果我问你,你的思考过程是什么,你通常很难回答出来,感觉这些答案更像是“突然一下凭空出现在脑海里的”。


事情坏就坏在“凭空”二字。它更像是“抓瞎”,逮到什么就用什么,没有套路可循。


所以要利用思维框架,把问题逐步拆解。下面,我来介绍一种比较深入的思考过程:

第一步,拆拆拆!


仍拿网瘾举例。我们先来看问题:“为什么家长害怕孩子有网瘾?”,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解答,而是拆卸。


怎么拆卸?


把大问题拆卸成小问题,并逐一回答。对于本例来说,“害怕”、“网瘾”、“家长”、“孩子”是提取出的关键词。大问题,就可以拆解成下面三个小问题:


1.害怕是什么?

2.网瘾是什么?

3.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接下来,我们逐个击破。

第二步,啪啪啪!


这是一个不断打自己脸的过程,也是此种思维方式的精华所在:


以原始问题为基础,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问题,并自我解答。直到自己哑口无言为止。


有些拗口,还是举例子:


上一步中,我们已经拆解出了三个问题:害怕是什么?网瘾是什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先来解答关于“害怕”的问题。人为什么会害怕?



这是我想到的3个答案,你当然可以有不同的回答,遵循自己的想法即可。这3个答案,就同原始问题一起,形成了树干-树枝结构。


接下来,再分别针对每一个树枝,提出新问题,并解答到哑口无言为止。


例如第一棵树枝,“人通常会害怕未知的东西”,你可以结合网瘾,继续问下去: 


既然人会害怕未知的东西,那对于家长来说,网络游戏是未知的吗?是他们不了解的吗?

     ►是的。

为什么未知?
     ►因为家长很少玩网络游戏。

为什么很少玩?
     ►因为游戏是年轻人玩的,他们不喜欢

为什么不喜欢?
    ► 因为自己固守陈旧,与时代脱节。

*得出结论:家长固守的传统观念,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们可以接受广场舞、打麻将,但无法接受更加新潮的事物。网络游戏,便是其中之一。


以此类推,下图是树状结构的完整版:




至此,关于“人为什么害怕”的问题,已经解答完毕。接下来的第二个问题以此类推:

 

网瘾是什么?

 

以下为树状结构完整版:




最后一个问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不再展开,留给各位思考。但不难看出,思考的方向大致会是“家庭引导不足,导致孩子缺乏自制力”、“亚洲文化倾向于内敛性格,父母与子女沟通很少”等因素。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用这种思维方式得到的关于家长惧怕网瘾的答案:

1.家长固守的传统观念,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他们可以接受广场舞、打麻将,但无法接受更加新潮的事物。网络游戏,便是其中之一。

2.媒体对于网瘾的负面报道,使许多家长坚信玩游戏是有害的。很少见到关于游戏的正面报道。

3.网络游戏十分便捷,获取成本低。此外,除去网络游戏,孩子能接触到的其它娱乐项目很少。这加剧了孩子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4.教育的功利化,使家长将金钱与学习成绩联系起来。一切阻碍学习的因素,都是敌人,网瘾首当其冲。

5.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自制力差;亚洲文化倾向于内敛性格,不善表达,父母与子女沟通很少,造成隔阂。


至此,我们已经分析出了家长害怕网瘾的至少5个原因,而每一个原因,都没有停留于表面,都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


如果没有思维框架作为基础,单单让你“凭空想象”,你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问题理解到这种程度的。


用这样的方式分析问题,兼顾深刻与全面。更重要的是,它只需两步:


1.将原始问题拆解成小问题;

2.针对每个小问题,自问自答,发散下去。

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身边的生活,这种思维框架都有其强大的优越性。请记得不断训练,并尝试应用到各个方面,成为下意识的本能。


我还记得几年前,自己刚入职的那天,我略微发福的主管领导说的那句话:


永远要比别人多思考一步。比如有人想吃西瓜,你是给他一个西瓜,还是给他一杯水,永远都要取决于他是馋了,还是渴了。


 

话糙理不糙,探寻问题本质的思路,多动脑筋,大抵如此。

最后给各位出一道课后思考题:

 

本宝宝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

 

可为啥我特么到现在,还只是个穷屌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