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刘晓庆等明星的热门话题,涉及审美观念、品牌价值的传承等。文章通过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对美女的看法,探讨了审美观念是如何被环境塑造的,以及品牌价值是如何通过培育三代人来维持的。
不同年龄段的人受到不同文化、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对美女的看法存在差异。如作者提到的60后、70后和零零后的审美观念不同。
文章通过审美观念的培养过程,引申出品牌价值的传承。只有让连续三代人都认为品牌是行业里的“美女”,品牌才能实现基业长青。
审美观念是可以培养的,品牌价值也是如此。品牌的推广需要像培育美女一样,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高度的认同感。
文章提到了人们之所以觉得BBA有价值,是因为受到90年代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价值观的形成是受到环境、时代和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的。
周末吃个瓜。
73岁的大龄少女刘晓庆阿姨,与小男友的热辣聊天记录上了热搜。
其实读者里面很多人应该叫奶奶,刘奶奶。
很有意思,这么多小网民围观刘奶奶谈恋爱。
当然,被围观的不只有奶奶,还有爷爷。
同岁的某著名导演,再迎娃,再当爹。
看到了么?惭不惭愧?
这届年轻人,你们不给力呀,年纪轻轻的一个个躺平,不思进取。既不谈恋爱,也不生娃。
都指望73岁的老奶奶谈恋爱,73岁的老爷爷喜当爹,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都回去好好反省,想想李佳琦的那番话,你们到底有没有努力?
如果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单身汪?
看看这些以身作则的73岁大龄少女演员,73岁大龄少男导演,果然不愧是老艺术家,你们不做的,人家示范给你们看。
不要找借口,不要说自己没钱,不要说赚钱难,不要说恋爱难,这都不是理由。
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箭那么少?
关羽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士兵那么少?
张飞从来不问刘备,兵临城下我该怎么办?
所以你们也不应该问为什么工作这么难找,为什么钱这么难赚,问,就是你没眼色了。
玩笑开完了,聊点更不着边的。
我之所以聊这个话题,是
有个读者留言
,他好奇地问,他觉得刘晓庆年轻时也没有传说中那么漂亮吧,为什么都73了,还这么有魅力。
这是我们今天的重点,美,是怎么产生的。
12年前,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我们的CEO,是个60后,他当年已经50岁了。
有次聊到美女,他说女明星里的第一美女,是刘晓庆。
然后我就楞了一下。
我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刘晓庆演过武则天,那时候她已经40多了,她相对年轻时,和姜文搭过戏,只是我都没印象。
我们那代人并不会觉得刘晓庆长得漂亮。
因为刘晓庆比我们大了一代人,从记事起,她就是父母那代人。
她早期的作品也因为时代的关系没怎么看过。
你像我觉得谁是美女呢?
比如周慧敏,比如邱淑贞,比如林志玲等等等等,太多了。
但是仔细回忆下,似乎清一色是港台女明星。
内地的女明星,比如杨幂这些人开始拍电影电视剧时,我已经参加工作了,没心思看了,也就没啥印象。
换句话说,到底谁是美女,
实际上你是受到你中学大学时代看过的影视作品影响的。
我们这代人中学大学时期看过的影视作品,基本上来自于港台日。
对,还有日本,所以黑木瞳,松岛菜菜子这些在我眼里就是美女。
人对于美女的印象,是被后天环境塑造出来的。
我们昔日的CEO,作为60后,他可能在他青春萌发的时期看到的美女是刘晓庆,于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刘晓庆就成了那一代人心目中美女的样板。
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很重要。
审美是一个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占领了。
我曾经问过一些海外的白人朋友,我问他们,如果给打分,把美貌分成SABCD,伊万卡打多少?
他们大多数人打的都是A,不是S。
这让我这个东方人很惊奇。
而他们打S的那些欧美的女明星,有些在我看来,连A都不是,只能是B。
很有意思对吧?
不同文化下的人,对美女的看法是不同的。
我让他们对我们的女明星打分,他们打出来的分数也很有意思。
比如周慧敏,章子怡,他们居然可以打成一样的分,有些人甚至给章子怡的打分还在周慧敏之上。
这个让我非常惊讶。
如果你给周慧敏打S,你去问绝大多数东方人,章子怡,大概都是B,少数人会打成A。
因为章子怡更多的是气质很好,她谈不上天生丽质,尤其她早年刚出道的时候。
张艺谋选角,本来就不是以容颜为第一要素,无论他最初选择巩俐,还是后来选择章子怡。
他更多的都是从摄影的角度,从上镜的角度,从气质的角度,综合考量。
你能感觉他是在选模特,并不是在选美。
但是当我去问一些零零后,我还是把这些选项拿给他们看,他们的打分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