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兵哥事务所
海军退役,家庭财富管理专家,保险经纪资深合伙人。股票进攻,指数基金平衡,保险防守,著有《理性的投资者》、《指数基金投资进阶之道》等书,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兵哥事务所

看着茅台暴跌,我心里一直想笑

兵哥事务所  · 公众号  ·  · 2024-06-11 17:30

正文

昨天晚上我写了一篇精华文章《“失落三十年”的日本会是我们的明天吗?》,可能因为是端午节的原因,阅读量一般,很可惜了。雪球上面倒是阅读量不错:



我们的国家怎么更上一层楼?我说有两个可能:第一,科技实现根本性突破,我们从跟随者变为领军者,这是纵向的突破,质的飞跃,可以提高我们的话语权。第二,国家统一,我们沿海从拦腰截断的状态变为大一统,战略纵深前进一大步,南海问题也得到根本性解决,坐稳亚洲,在横向的规模经济上打开全球市场,获取全球利益,这是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张。


哪个都不容易,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如果这两个都不能突破,我们大概率是在受约束的存量经济中内卷。


逻辑很简单:假如一个社会每年消费1万斤猪肉,现在猪肉的产能是1.2万斤,请问养猪的能获得经济利润吗?大概率是在成本线上滚来滚去,一直活着,一直获得不好。


更让人担心的是,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只能吃猪肉,经济好了之后呢,大家可以吃牛肉啊,羊肉啊,鱼肉啊,海鲜啊,那么吃猪肉的比例在降低。 所以经济越发展,生产力越提高,很多传统行业的生存越艰难。


白酒就是个典型案例。


白酒和房子有点像,供求关系早就逆转了,2017年开始白酒产量开始下降,至今已连续七年下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6年至2023年白酒产量分别为1358千升、1198千升、871千升、785千升、741千升、716千升、671千升、629千升。对比发现,2023年白酒产能相比巅峰期萎缩一半以上。


一般来说,产能的变化会落后于消量两年左右,这意味着白酒的实际消费量在2015年就到顶峰了。


实际消费量=喝白酒的人数*人均白酒的销量


白酒产量虽然连年下降,但营收和利润却在每年上升,根据公开数据表示:2016年至2023年,白酒营收和利润分别为:6126亿元、797亿元;5654亿元、1028亿元;5364亿元、1251亿元;5618亿元、1404亿元;5836亿元、1585亿元;6033亿元、1704亿元;6627亿元、2201亿元;7563亿元、2328亿元。


从日本的经验看,在“失落的三十年里”里,日本的日威产能大增,清酒也火了一把,高端酒的占比更是直线上升,这说明少喝酒,喝好酒已经成为趋势。


那么我们的白酒行业有什么问题呢?


1、白酒早已经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早期品牌白酒可以挤压中小酒企的市场份额,后期必然进入品牌白酒的白刃战。


2、所谓的白酒周期是伪命题,从上市公司的业绩看,连续七年都是高速增长,前所未有的大牛市,哪来的白酒寒冬?从行业销量看,想回到以前的产能,再也不可能了。


3、高端白酒产能爆发太快,消费市场接不住,白酒行业逐步深入“去产能”和“调结构”,周期性调整已成必然。


2023年白酒行业净利润为2328亿,茅台、五粮液、泸州老家、洋河、汾酒五家企业净利润为1383亿,占比为59.4%,如果再把古井、郎酒、习酒、剑南春这四家加上,收走了整个行业的80%的利润。


我们再来看酱香的案例:2023年,全国白酒行业总产量下降了5%,酱酒的产能却增长了7%,占到了全国白酒产能的12%,利润更是占到了叫人吃惊的40%。


2023年,全国酱酒行业的利润是940亿,但是光贵州茅台就占了735亿,占比达78%,而其他所有酱酒酒企的利润之和只有205亿。2022年,酱酒全行业除去茅台酒厂以外的利润是243亿,也就是说,2023的利润比2022年还少了38亿!这就意味着,整个酱酒行业的产能、营收、利润都上升了,但剔除贵州茅台的数据后,其他酱酒企业的总利润同比是负增长38亿!


综合看高端白酒的市场占比和酱香的市场结构,我大胆分析: 高端白酒的市场占比其实已经短期接近极限,中低端白酒的市场份额对于提高高端白酒的净利润已经作用不大,属于垃圾市场份额。所谓的头部抢市场,也已经接近尾声了。


高端真正现实的短期危机是:它的消费市场稳定,但是供给侧可能要产能大爆发了。


2022年,共有8家白酒上市公司公布了9个扩产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572.7亿元,将带来至少33.4万吨新增产能。当中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今世缘、舍得酒业的项目投资额都超过50亿元,均是万吨及以上产能规模。


此外根据年报,古井贡酒、酒鬼酒、老白干酒、岩石股份(即上海贵酒)都在继续推进既有在建产能工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