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一天,
人类将走出太阳系,
成为一个星际物种。
如果拥有足够的时间和先进的技术,
我们甚至可能在将来某一天殖民整个银河系。
这看似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我们有必要从现在起就构想整个过程。
银河系艺术概念图。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有望殖民整个银河系
国际轨道设计大赛在不久前落幕,
本届大赛的主题为
“银河系定居者”
,参赛队伍要找到
能效最高
的方式,尽可能多地移民恒星系统。
欧洲航天局智库先进概念小组(ACT)参加了第十届年度国际空间轨道优化大赛。作为比赛的一部分,他们创建了一项电脑模拟,展示人类殖民银河系的全过程。
国际轨道优化大赛5月21日开锣,6月12日闭幕。与此前的比赛一样,这一次的赛事也由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任务设计和导航部门主持。今年的挑战赛将目光聚焦遥远的未来,那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
能够对整个银河系进行殖民
必要技术。
DSTART团队设计的多代飞船。这支团队获得欧航局的支持
按照比赛规则,参赛队伍要找到移民10万个适居恒星系统的最优途径。这些移民点要尽可能均匀分布,同时还要尽可能实现推进速度变化最小化,也就是速度稳定性最大化。
对于这个命题,挑战赛设置了与之对应的情境:1万年后,人类将
重新纪年
。进入新元年,人类认为勇敢地展开银河系冒险和移民其它恒星系统的
时机已经成熟
。在银河系,科学家发现了10万个具有适居性的恒星系统。虽然经过长达1万年的不懈努力,人类的技术和学识都取得飞速发展,但我们仍受困于根深蒂固的惰性,科幻作品中所描写的近乎瞬时的太空旅行仍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星际迷航》中的“进取”号飞船
这场挑战赛的核心想法是,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将在科技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有能力移民太空,甚至殖民整个银河系。外太空殖民需要研制
自足型星际飞船
,例如世代飞船,能够在遨游太空时经受住各种考验,让人类能够前往和定居其它恒星系统。
在此过程中,人类将首先
走出太阳系
,而后逐渐延伸自己的触角,移民一个又一个恒星系统。依照人类正在耗尽太阳系中已有的自然资源,殖民其他星系已然成为迫切需要的假设,较早提交方案的团队可以获得加分。
欧航局的人类殖民银河系模拟图,每个点代表一个宜居恒星系统,彩色条纹代表恒星之间的星际远征队
6月20日至21日,先进概念小组(ACT)举行了一场有关星际探索的研讨会,讨论
能够进行星际旅行的世界飞船
(世代飞船的另一个名称)的设计、内部机制、定向能推进系统以及自愈材料。
先进概念小组的模拟好似一场五彩缤纷的烟花秀。在模拟视频中,人类的世代飞船离开太阳系(黄色),从银河系的一端前往另一端。蓝色和绿色条纹代表
最初的扩张
,随之而来的红色条纹代表
从其它恒星系统启程的殖民任务
。
突破基金会发起的摄星计划旨在上演人类的第一次星际旅行
截至模拟结束,银河系的英仙座和船底座-人马座旋臂已经有人类定居。在银河系的另一侧,盾牌-半人马臂的大部分区域也被人类开垦和殖民。就这样,先进概念小组用一场好似烟花秀的模拟展示人类如何创造出覆盖整个银河系的先进文明。
国际轨道优化大赛的冠军团队由来自中国著名研究机构的代表组成,其中包括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翻译:牛树军
编辑:黄雯镱
在微信搜索漫步宇宙【qqtaikong】并
关注
,然后
1、回复“
英仙座
”可以看到2018年8月英仙座流星雨合集,近百颗流星与你一期一会。
2、回复“
日偏食
”可以看到2018年8月日偏食全程实录
3、回复“
火星大冲
”可以看到15年一遇的2018年火星大冲实录【2018年7月】
4、回复“
月全食
”可以看到本世纪最长血月月食实录【2018年7月】
你可能还想看
粉碎谣言!2006 QV89小行星不会在9月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