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柏颖漫谈
分享当前最新科技信息,偶尔谈谈经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网  ·  同济大学领导班子调整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柏颖漫谈

格力与小米之争,中间还有个华为

柏颖漫谈  · 公众号  ·  · 2018-10-15 11:41

正文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与小米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的赌约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就结束,格力已发布了它的业绩预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三成,已与去年全年的营收相当,普遍预计它今年实现2000亿元营收;小米上半年的营收为796亿元,不过同比增速高达75%,远超过格力。看起来似乎格力与小米的营收之争很难说谁将鹿死谁手。



在谈到格力与小米之争的时候,其实还应注意到另一家企业,那就是华为,华为的手机业务如今似乎再次将目标对准小米,在国内已遥遥领先于后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它也在全球市场狙击小米。小米的主要应收来自手机业务,华为的狙击会否导致小米的营收增速下滑,在赶超格力的时候功亏一篑呢?

华为与小米之争

小米在2014年及之前在智能手机市场可谓风头无两,不过自2015年起它已彻底被华为压制,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无力与华为竞争。2017年小米的手机业务在国内市场虽然有所反弹,不过并没能改变它落后于华为、OPPO、vivo的现实,更让小米吃瘪的是,作为国内互联网手机的鼻祖,华为的互联网品牌荣耀从2017年一季度起就一直在国内线上市场超越小米,到了今年二季度小米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更只有零增长。

就在华为成功在国内压制小米的时候,一不小心,小米却在国际市场开拓成功,2017年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出货量同比翻倍,海外出货量占比甚至超过华为;同期华为在海外市场的出货量却同比下滑了近两成;在海外出货量占比方面小米甚至超过华为,自然这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华为感觉如吃了苍蝇一样恶心,受此刺激,从去年底华为又开始转身强力拓展国际市场。

华为此前在国际市场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与它对中低端手机的重视不足有关,它更关注利润较高的欧洲市场,而对新兴市场有所忽视;小米在海外市场能取得快速增长恰恰就在华为忽视的新兴市场。2017年四季度起,华为在海外市场连续推出低端手机,在非洲市场推出了超低价的智能手机,售价为80美元起;同时赋予成功压制小米的荣耀品牌更多权力,荣耀也不负所望,在荣耀的努力下今年上半年华为在俄罗斯市场击败小米晋身俄罗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二名,而小米从第三名滑落至第四名,在印度市场华为也首次跻身前五名。

目前综合旭日大数据、IDC给出的数据推算,三季度华为、小米的出货量分别为5394万、2641万,同比增速分别约为38.0%、-4.3%,似乎在荣耀出海之后又一次如它在国内市场所取得的成绩一样,在海外市场阻止了小米的出货量增长,这对于小米来说显然并非好消息。

小米能赢格力么

小米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显示,手机业务营收537.41亿元,整体营收为796.48亿元,可见手机业务占其整体营收的比例高达67.5%,上半年其整体营收取得同比增长75%的快速增长,与手机业务取得同比增长71.1%分不开。小米至今依然以手机业务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导致它难以获得高估值的原因。

在三季度小米的手机业务受到华为压制的情况下,小米的业绩能否再次取得快速增长显然存在疑问,或许小米也正是感受到手机业务所面临的压力,近期开始频频宣传其电视业务在印度市场所取得的进展,并强调已取得印度智能电视市场份额第一名,不过一直以来电视业务的营收占比都远远落后于手机业务,要保持上半年超过七成的增速更是几乎不可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