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其中20岁到39岁的年轻独居户接近2000万人。
在日本,每年有高达32000例“无缘死”,“刚出生时那么惹人疼爱,最后送终时却只剩下自己”。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孤独是一种病吗?
最近,颇受年轻人喜爱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又推出了爆款新曲《孤独是种病》,再一次引起了病毒式传播。歌词里写道,“独自观影六十六场,双人沙发一个人扛”“去吃自助餐,取餐回来发现被取了盘”,“医院打点滴忽然而来的内急,也只能忍到打完”,网友纷纷表示这是“扎心神曲”,要“哭着转发”。
自从《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一炮而红后,彩虹室内合唱团推出的爆款曲子《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包括这次的《孤独是种病》,都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络,击中了时下年轻人的内心,歌曲唱出了这一代年轻人的心酸、疲惫、无奈以及孤独。
不过曲子以合唱团这一恢弘的气势予以表现,强烈的落差反映出了年轻人的“会玩”,也凸显出了他们的抱怨其实带有那么一些自嘲、调侃甚至自得的心态。就比如《孤独是种病》,“病”肯定是一种自嘲而非贬义,年轻人自嘲为“单身狗”,实际上他们有时也甘之如饴。
不过,如果我们把曲子里描写的“孤独”状态放在更开阔的社会以及文化背景中予以考察,便不难发现,它其实是当下社会一个重要潮流的缩影:单身且独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有数据显示,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近2亿,独居人口从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如今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其中20岁到39岁的年轻独居户接近2000万人。有人将这群单身的人,称之为“单身族”。当单身成为一种潮流,孤独也就跳脱出个体而具备了社会学的意义,这时孤独是否真的是一种“病”了?
《孤独是种病》(MV截图)
与歌曲《孤独是种病》里所描写的孤独状态相对应的,是伴侣或婚姻。事实上,很多人是主动选择单身/孤独的,因为他们已经不再将伴侣/婚姻视为唯一选择。这首先折射的年轻人婚恋观的变化。
纽约时报曾刊登这样一则关于中国人婚姻状况的报道。报道称选择结婚的中国人正在变少。2015年有1200万对中国情侣注册结婚,这一数字连续第二年出现下降。与这一趋势一致的是,2015年离婚的夫妇达到380万对,比10年前的两倍还多。
而腾讯网的《事实说》栏目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做了一次“当下中国人的婚恋现状”的大规模社会调查。调查显示,在约5万名受访者中,差不多七成的已婚者后悔结婚,而且女性比男性更为后悔。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展开的另一项调查显示,61.2%的受访者都表示自己存在“恐婚”倾向。与之相对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不结婚也能很幸福。
在这些调查中,单身族多是生活在都市里的白领,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从事相对体面的工作,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他们享受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在社会学家李银河看来,这首先意味着个人主义迅速上升,婚姻从一种普世的价值已经变成了纯粹个体的选择,“家”的概念、家族主义在下降。
美国社会学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也持这样的观点。他在《单身社会》一书中指出,独居潮的兴起,除了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以及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外,更关键的是自由、适应性、个人选择,在现代道德准则中最受人们珍视。“个人最主要的义务在于对自身负责,而非对他的伴侣或者孩子”,当代对个体的推崇已经远远超越了想象。
有着个人主义的加持,恐婚、单身、孤独、不婚主义在舆论中几乎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单身成了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的一种象征,它成了新潮生活方式的风向标,甚至成了某个“光荣”的标签。这时“孤独是种病”的潜台词其实是——我孤独,但挺自在挺光荣的。
(东方ic/图)
舆论普遍以乐观的眼光看待单身/孤独以及个人主义的崛起,甚至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任何质疑单身/孤独的声音,轻易便被贴上集体主义的标签。但笔者仍试图说出问题的另一面:单身/孤独,固然是种无可辩驳的个人选择,但这种潮流是否有其阴影的一面?
日本的单身族和独居族蔚为壮观。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的预测,日本的终生不婚率(即五十岁时仍未结过一次婚)正不断上涨。男子的终生不婚率2005时为16%,预计2030年将上升到大约30%,三个男子中就有一个,女子2030年的不婚率也将高达23%。
另外,《单身社会》一书中也提到,日本高达30%的住户独自居住,在城市中这个比例还要高得多。早在10多年前,日本经济学家、全球趋势大师大前研一就在《一个人的经济》一书中提醒企业经营者将视线转移至单身人群。时至今日,日本的一个人经济高度发达,早在2008年,超商的年度营业额就已经超过百货公司:提供一人份生熟食和迷你生活用品的超级市场和便利店,成为单身一族的电冰箱。
日本的单身族中,固然不乏《单身社会》中所描述的个人主义,但其中很大一个群体是宅男宅女,或称为“隐蔽青年”。他们经常足不出户、流连网络、穿着不修边幅、不擅言词、缺乏对异性的魅力,将自己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拒绝进一步进入社会,有的甚至是终年不出门。
日本社会越来越呈现出“无缘社会”的特征。日本NHK电视台曾播出的纪录片《无缘社会》是这样定义“无缘社会”的:“高龄、无子、失业、不婚、城市化,造就了这样一批人:他们活着,没有工作,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不回故乡,也没人和他们联系;他们死了,没有人知道,即使被发现,也无人认领他们的尸体,甚至无法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他们被称为‘无缘死者’,他们所在的社会也会渐渐从‘有缘社会’变成‘无缘社会’。”在日本,每年有高达32000例“无缘死”,“刚出生时那么惹人疼爱,最后送终时却只剩下自己”。
这时,就像英国《卫报》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模式中对个人主义的强调,导致了人们的孤立状态。这种状态正席卷全球,传统家庭为中心的文化开始土崩瓦解,很多人的幸福和安全无处安放。显然,再先进的文明都有其病症。
当我们在为单身/孤独的个人主义鼓与呼的同时,有可能忽略了,个人主义也会造成个体的孤独和隔绝,但这种孤独和隔绝,在一种代表先进和新潮的话语包装下,其问题的严重性就会被忽视。个人主义走向极端就是个体的高度原子化,个体丧失了与社会纽带的连结而变得离群索居,个体不需要家庭,不需要伴侣,也不需要左邻右舍,家成了一个人的空房子,“一切都连根铲除了,世界散发着油漆和甲醇的味道”(于坚)。这时,单身/孤独其实就是一种文明病,我们失却和外界交流的能力。
总之,在单身/孤独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和“舆论正确”的语境下,我们想说的是:单身/孤独当然是一种权利,也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前提是你要明白自己如此选择的理由。本来就不想要,和因为懦弱和胆怯干脆什么都不想要,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如果你的孤独是前者,那又何妨,但如果是后者,那就别再沉浸在自嘲中并自我合理化了,让勇敢战胜胆怯,就像歌曲最后唱的,努力地去“终结孤独”吧。
Familymart、7-11这样的便利店为什么势头正猛?因为单身个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群体。单身放大了对私人空间的需求。
点击蓝字标题,即可阅读《越单身,越爱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