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本研究聚焦于肿瘤微环境(TME)中高表达的 **CCR8+调节性T细胞(Treg)**,这类细胞通过抑制免疫应答促进肿瘤免疫逃逸。CCR8是肿瘤浸润Treg的特异性标记,靶向清除CCR8+Treg可能增强抗肿瘤免疫。此外,树突状细胞(DC)在激活CD8+T细胞中起关键作用,但CCR8+Treg如何通过DC抑制免疫的机制尚不明确。
关键研究设计
- 模型构建:使用4种肺癌小鼠模型(LLC、KL、KP-1、KP-2),评估抗CCR8单抗联合抗PD1治疗的疗效。
- 方法: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流式细胞术、多色免疫荧光(mIF)、体外共培养系统及临床样本分析。
- 干预:抗CCR8单抗(LM-108)联合抗PD1(如toripalimab),对比单药或对照组的肿瘤抑制效果。
主要结果
1. 抗肿瘤效果:
- 联合治疗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在免疫治疗耐药模型(LLC、KL、KP-1)中,抗CCR8+抗PD1联合治疗显著延长生存期(中位OS提升),并诱导完全缓解(KP-2模型)。
- 安全性:未引发系统性细胞因子风暴或显著体重下降,表明选择性清除肿瘤内CCR8+Treg的可行性。
2. 肿瘤微环境重塑:
- 免疫细胞动态变化:
- 早期(治疗后3天):NK细胞、活化中性粒细胞、Th17细胞增加。
- 中期(7-14天):DC、B细胞、CD8+T细胞(CTL)、CD4+记忆T细胞浸润增加。
- 晚期(21天):记忆T细胞比例升高,免疫抑制性细胞(如S100A9+单核细胞)减少。
- 单细胞测序:联合治疗促进CCL5+DC的IL-12分泌,激活JAK-STAT通路,增强CD8+T细胞功能。
3. 机制解析:
- CCR8+Treg抑制CCL5+DC功能:通过直接接触抑制DC的IL-12分泌,阻断CD8+T细胞活化。
- DC依赖性:清除CCL5+DC后,联合治疗的抗肿瘤效果减弱,证实DC在免疫激活中的核心作用。
- NK细胞参与:NK细胞通过ADCC效应清除CCR8+Treg,促进DC和CD8+T细胞活化。
4. 临床验证:
- 初步疗效:1例晚期肺鳞癌患者接受LM-108+toripalimab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PR),持续半年无进展。
- 生物标志物探索:血浆中 PGF、CCL4、ARG1 等分子可能预测治疗响应。
创新与意义
- 新机制:首次揭示 CCR8+Treg - CCL5+DC - CD8+T轴 在肺癌免疫抑制中的作用,为联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治疗策略:靶向CCR8+Treg联合PD1抑制剂可逆转免疫耐药,且安全性良好。
- 转化潜力:基于机制的临床试验(NCT05199753)初步验证其临床可行性。
局限性
1. 临床样本量小:仅报告1例患者数据,需扩大队列验证疗效。
2. 机制验证局限:未在人体中全面验证DC依赖性和JAK-STAT通路作用。
3. 性别偏差:临床前模型中雌性小鼠占比低,可能影响结果普适性。
结论
选择性清除CCR8+Treg细胞通过解除其对CCL5+DC的抑制,激活CD8+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与PD1抑制剂协同增强免疫应答。该策略在临床前模型和早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潜力,为肺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