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新财富杂志官方微博 @新财富杂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新闻网  ·  卖爆了!深圳门店大排长队!有人等了60分钟…… ·  13 小时前  
深圳新闻网  ·  卖爆了!深圳门店大排长队!有人等了60分钟…… ·  13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易周期 ... ·  昨天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3 天前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

中国这款神器太厉害,可轻松造出大片土地,外国人轻易还买不到!

新财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04 23:27

正文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ID: nbdnews )综合自 国际先驱导报 、参考消息、 新华网、科学网等

由于起点低、起步晚,中国的科技实力一直落后于西方,而西方在许多高技术领域还对中国采取限制出口。不过,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现在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领先全球,在某些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上,我们也能对外限制出口了!


5月26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2017年第28号公告, 为维护国家安全,对指定标准的耙吸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斗式挖泥船、吸沙船、自航自卸式泥驳等大型工程船舶实施出口管制,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出口。


刚看到这则消息时,你可能和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一样一头雾水:什么是挖泥船?是不是类似于经常在河里看见的挖沙船?挖泥船犯得着出口限制么?


不过,看了这个视频,你也许会明白,挖泥船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了。



▲挖泥船是如何工作的


中国限制特定挖泥船出口


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5月26日的公告显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挖泥船,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一)耙吸式挖泥船

1.舱容大于或等于1500立方米;

2.挖深大于或等于15米;

3.具有艏吹功能及装置。


(二)绞吸式挖泥船

1.绞刀功率大于或等于500千瓦;

2.挖深大于或等于15米;

3.总装机功率大于或等于2000千瓦;


(三)斗式挖泥船

1.斗容大于或等于4立方米;

2.挖深大于或等于15米。


(四)吸沙船

1.舱容大于或等于500立方米;

2.总装机功率大于或等于1000千瓦。


(五)自航自卸式泥驳

1.舱容大于或等于1000立方米;

2.具有艏吹功能及自卸装置。


从上面的视频中可以看出,挖泥船广泛应用于填海造陆。众所周知,荷兰和日本曾经是世界上填海造陆较多的国家。先进成熟的造陆技术不但为这些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为其战略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几年,借助吹填造地、新型防波堤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和疏浚设备,我国填海造陆工程越来越科学、高效。 现在,中国的填海技术已经不亚于荷兰、日本等填海大国了。


填海造陆离不开高科技挖泥船的参与,“天鲸号”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 该船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德国VOSTALMG公司设计,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装备了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挖泥设备。 “天鲸号”的装机功率、疏浚能力在亚洲首屈一指,全球排在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海上巨无霸”能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并在狭窄水域施工。再装配高效泥泵,具有强大的吹填造地能力,同时还具有装驳功能,可以将挖上来的泥沙石块通过驳船运到其他地方,极大地拓展了疏浚范围,十分适合在海上开展疏浚和吹填作业。


在填海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中国也开始对国外实施挖泥船出口限制。据《参考消息》称, 中国的部分高新技术已经开始领先于国际社会,中国也已具备对外进行技术出口限制的资本。


那么,为什么中国这次要限制出口这类挖泥船呢?商务部公告中说到,是“为维护国家安全”。 想象一下,如果某国、尤其是中国的邻国进口中国挖泥船,然后在一片海域上建起一座小岛,则可能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向海要地


荷兰人曾有一句引以为傲的谚语流传世界: 上帝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荷兰。


这句谚语的由来要归功于荷兰人数百年填海造地的历史。荷兰地势低凹,这个国家有27%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1/3的国土海拔高度仅为1米上下,其中首都阿姆斯特丹就建设在一个低于海平面5米的大湖之上。为了与大海搏斗, 从公元13世纪起, 荷兰人 通过围海造田, 荷兰共修建了总长达2400公里的拦海大堤,围垦了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说,荷兰约1/4国土面积是从大海里“夺”过来的,曾被公认是人类战胜自然的壮举。


荷兰阿姆斯特丹IJburg岛 (图片来源:citylab网站)


除了荷兰,日本也是一个热衷填海造地的国家。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填海活动主要以拓海围田、开垦耕地为主;明治维新到20世纪70年代,填海所得土地多用于综合工业和重化工业,科学网援引据日本国土厅统计, 1912~1954年仅东京湾6港区造陆就有3000公顷,1954~1982年间,日本人造陆地面积达6万公顷。 而在此期间,填海也从以工业开发为主转向以交通住宅、商务、情报、文化娱乐等为主的城市功能多样化开发利用。


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将围垦的重点转移到海岸以外的人工岛。当时人口1200多万的东京面积只有2145平方公里。为了寻找新的生活空间,东京计划在15年时间内用城市垃圾填出18个人工小岛。


相关专家估计, 在过去的100多年中,日本从海洋索取了近1200万公顷土地,日本沿海城市约有1/3的土地都通过填海获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