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陪娃
我是芊妈,很了解美国当下的教育理念,从芊1岁起,就用这些方法做游戏,阅读(已读4000本),学英语,旅行。她幼小衔接很顺利,1年级还当了英语课代表。所以,妞教育娃路上的大小问题,我都懂,跟着我,用美国先进的教育方式,每天1小时高质量陪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陪娃

女儿上了国际校才发现 中外孩子的阅读差了1个“非虚构”的距离

i陪娃  · 公众号  ·  · 2020-10-28 09:58

正文

点击上边 i陪娃 回复“ 育儿 ” ,查看芊妈育儿目录


从年初开始,我闺蜜就带孩子自学起英语了。她闺女今年上学,之前在培训机构学了1年多。所以,我闺蜜自己教着也没太费劲。


孩子学习效果还不错,进步也挺快的。上个月我闺蜜还挺得意的跟我说,我送孩子的那套《美国国家地理》的预备级读物,她闺女都能自己读下来了。



可是这话音刚落下没2天,她就跑来跟我吐槽,那天想给她闺女继续读读下一级,结果孩子一下就卡壳了。


她没想到,差了一个级别,难度升得这么快。不光有好多专业的词汇出现了,连语法也难了不少。跟虚构类的分级读物完全不一样。她一下子都有点挫败了( 左边是预备级的内容,右边是提高1级的



她说这点我也知道。芊当初刚转国际学校的时候,我没想到,最让我放心的英语,却是花力气最多的。她当时就差在像《国家地理》这种非虚构类的阅读材料上了。好在有之前美式科学课的底子,挺快就追上来了。


不光芊芊这样,我一同学的儿子一直上的纯外教幼儿园。孩子的阅读水平、词汇量比同龄孩子高不少。之前,她儿子幼儿园大班就做过阅读水平的测试,结果是已经优于美国小学二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了。即便这样,评测结论还是强调,孩子在非虚构类材料的掌握上欠缺得比较多。


我感觉这跟咱们知识结构的设计和方法肯定有关系。咱们缺失的这部分,却恰恰是国外和国际学校最重中之重的。


反正,芊芊上了这几年国际学校,我是越来越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阅读材料,都来自于这些非虚构类的内容。今天这篇,我就想跟妞们聊聊这个话题,顺便也 免费分享 一份不错的阅读资源给大家。



虽然之前在美式英语专栏里,给妞分享了不少虚构和非虚构阅读的资源,我再把我的发现给妞简单说说,你就明白为什么非虚构类的阅读,在国外或者国际学校,这么受重视了。


其实,从字面上看也知道这俩大概说的什么了哈。

虚构 ,就是编造的、不真实的、生活里不存在的,我们想象出来的内容。比如童话寓言、绘本故事、小说戏剧等等,这些都是虚构类内容。


非虚构 ,说白了就是生活中真实的事情。比如新闻、论文、地图、数据、百科、文献、使用手册等等,客观存在的真人真事真物这些。


我之前研究过美国的教育大纲(CCSSI)发现,美国小学在4、5年级的时候,虚构和非虚构类内容,基本是持平的。可一到初中,非虚构类的内容一下增加了一半以上。


这么重视非虚构,在我带芊读完一批非虚构类的读物以后,我终于明白是为什么了。


① 拓展知识宽度 丰富知识架构


记得芊芊刚去国际学校的时候,我去开家长会。老师讲了个点,我很认同。


在美国,语言学习的目的是Read to learn-用阅读来习得知识。就好比学科英语的存在,也是这个道理,用英语来阅读、学习自然、人文、太空、物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这点,我在设计《美式科学专栏》的时候就深有体会。当时研究美国小学科学课的教育大纲,一直在赞叹人家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科学性。


生命、物理、太空和地球,这4个大知识内容版块,基本上支撑起了孩子所能接触到的整个世界。这些内容很明显都是非虚构范畴。



何况,在深度上还有特别多元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吸收、输出、创造知识。



所以,国外孩子从小的知识面就比咱宽,知识结构也全面均衡。中外孩子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会儿就已经拉开比较大的差距了。


② 词汇及表达的丰富和使用

虚构类的阅读材料,通常是靠文字描绘的故事情节来吸引人。更多还是要结合孩子的想象力,故事才会更有意思。可是想象力,对词汇积累、表达的丰富,并没有特别直接的帮助。


外加虚构类的内容,比如小说故事,就算个别词汇不知道意思,结合上下文也能猜出个大概,并不影响读全文。


可非虚构就不行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都要接触大量非虚构的专业词汇、表达方式。这就需要孩子在这些方面有所积累。


毕竟,以后不管是考试,还是生活中,写一封邮件、留言,还是一篇小议论文,都需要专业词汇和表达方法的正确使用才行。


而非虚构类的阅读内容,基本上每篇都会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出现。表达方式也更复杂、多样。


这么一看,确实还是非虚构类的内容在词汇和表达积累的帮助更大。


③ 多项能力的培养提升


和虚构类的快速阅读相比,非虚构类的内容就更讲求阅读策略,对 阅读能力 的要求也更高。


比如这本讲小狮子的书,要想回答出-图片中的小狮子在干什么、它们都喜欢干什么?这个问题,孩子得要知道从文章中的哪个部分,或者识别哪个词,才能找到答案。



除此之外,非虚构类内容,基本上是教授或者解释事物的,对孩子各种 生活能力 的提高也不能忽视。


小到生病吃药看说明书,大到科学研究做实验统计,哪个都离不开非虚构的阅读基础。


所以,非虚构类阅读被高度重视,就是情理之中了。


不过,妞别看非虚构类内容有“专业”、“客观”这样的特点,听着对孩子有点难接受。但其实,如果阅读材料选得合适,是绝对可以避开“严肃、枯燥、阅读难度大”这些坑的。孩子在看的时候,有兴趣,也能理解,就不会抵触学。


今天要给妞们免费分享的这套资源,就是芊小时候用得不错的一套非虚构阅读理解。它在我刚提到的这些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我来给妞详细介绍一下就知道了。



1、知识结构合理,知识点贴近生活


这套资源一共有20篇小阅读。每篇都有一个主题,而且这里大部分主题,都是在我《美式科学课》有涉及的,比如动物、植物、四季和天气这样的话题,占了绝大部分。



这些知识内容,离孩子生活近,也是孩子平时最感兴趣的话题,做切入的话,接受程度会比较高。


除此之外,也有社会文化这类比较“拔高”的内容。比如这个主题,就是讲关于美国国旗的。



每篇的阅读虽然不长,但是设计的知识点都还挺全的。会对这一主题事物进行比较综合的描述。比如这篇是《Rabbit》,会从兔子的外形特点、吃的食物、生活习性等多个角度来描写。



孩子平时了解多,喜欢看的内容占大部分,社会文化这种有高度的也有涉及,在这个年龄段的阅读水平来看,就比较均衡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