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已通过AACSB、EQUIS和AMBA三大国际认证。以“融汇中西管理智慧,培养创业创新精神,践行服务社会责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为使命。打造中国商界黄埔军校,我们愿与您携手并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2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5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哔哩哔哩:时尚活动运营 ·  4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全职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红色黄埔 | 追寻红色足迹,坚定理想信念——我院第三期学生骨干红色主题教育顺利开展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公众号  ·  · 2019-05-20 17:40

正文

历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勇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牺牲,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走向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月17日—18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第三期学生骨干红色主题教育培训班在博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李江雁老师、金融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张芳老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张雅萌老师及党政办公室邹璐莎老师和赖青云老师的带领下,启程前往广东惠州开展学习。通过两天的现场教学和专题课教学的培训方式,使学生骨干在追随伟人足迹中,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奋进前行。



5月17日上午,师生们到达惠州丰山公园。在惠州市委党校张老师和邹老师的讲解下,师生们认真了解了东江革命历史公园的前世今生,回顾了东江人民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爬过直通山顶的台阶,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中央,在纪念碑的后面镌刻着历史故事的浮雕一字排开,大家仿佛又来到了先烈们战斗过的地方。


纪念先烈仪式

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师生们井然有序,在庄严的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缅怀革命先烈献花礼”。党员师生在纪念碑下重温入党誓词,用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怀念与敬仰,尽显共产党员的决心与信念。


学员们在纪念碑下重温入党誓词


午后,全体学员在中共惠州市委党校参与专题课教学学习。下午第一课,全体学员集体观看宣传片《遇见惠州》,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繁华和秀丽。厚重的文化激发出无穷的魅力,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强劲东风,惠州以崭新的姿态拥抱世界,焕发出无限的潜力和生机。

学员们观看惠州宣传片

随后,惠州市党委党建教研室主任陈学峰副教授开展《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的专题教学,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勉励学员们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奋斗终身。


陈学峰副教授作专题教学


5月18日,师生们继续追寻红色足迹,聆听革命故事。沐浴着惠州五月的晨光,我们一行来到著名的红色革命纪念教育基地——叶挺将军纪念园,学习叶挺将军的革命事迹,缅怀其革命人生。“北伐名将,抗日英雄。铁骨铮铮,浩气长存。”短短十六字道尽叶挺将军汹涌澎湃的一生。叶将军身骑战马,手握长刀,目光坚毅。站在塑像面前,大家既心生敬仰钦佩之心,又感叹伟人壮志未酬。

纪念园前景

学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纪念馆各展厅,回顾叶将军的一生。“人要上进,叶要上挺,挺身而出。”人如其名,叶挺将军一生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奋战。青年时叶挺投笔从戎,刻苦攻读军事课程,广泛研读进步书刊,奠定了其后来的革命理想与远大抱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志存高远的叶挺一直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探求真理,救国救民。


解说员向学员们进行讲解

奉命回国后,他建立叶挺独立团,苦练精兵。作为北伐先锋,叶挺独立团揭开北伐战争第一役,首战渌田,攻克平江,激战贺胜桥……立下赫赫战功,赢得“铁军”称号;南昌举旗,揭开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反动派的序幕;临危受命,出任广州起义工农红军总司令,指挥起义军浴血奋战。起义失败后遭受怀疑,十年流亡却壮怀尤烈,叶将军献身革命、贫贱不移的精神深刻震撼着学员们的思想与内心。

学员们观看展品、交流心得

十年后组建新四军,再展“铁军”雄风,开赴抗日前线,取得瞩目战绩。皖南事变后的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真正显示其将军的斗志与风范。周恩来为他写下 “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叶挺将军满腔热忱、坚忍不拔的革命气节,值得我们每个人尊敬和学习。

学员们在叶将军塑像前合影留念


博罗罗浮山上,葛洪博物馆和东江纵队纪念馆令人印象深刻。大家来到葛洪博物馆,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葛洪出生名门,敏而好学,在永嘉之乱移居罗浮山。悬壶济世,踏遍名山,采药寻方,开创了岭南医学。

学员们参观葛洪博物馆

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内容涵盖内外科,骨科,针灸,他的医学著作中涉及恙螨幼虫的记录,还有天花、狂犬病的治疗启示,种种智慧总结影响深远。诺奖得主屠呦呦便是从《肘后备急方》中青蒿绞取汁抗疟记载的启发,首创乙醚低沸点提取青蒿素方法,为疟疾的治疗开创了新方法。这是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我们这一代,应为此感到自豪,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讲解员解说葛洪著作

学习的最后一站是东江纵队纪念馆。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学员们感受东纵战士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艰辛岁月,同时深深被革命先辈抵御外敌、保卫祖国、不屈不挠的东纵精神所震撼。


学员们观看展品



在惠州红色学习的尾声,全体老师和学生骨干进行交流与讨论,积极分享本次红色之行的感受及体会。两天的学习,大家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我们看到革命烈士为了理想与信念的奋勇拼搏,感慨叶挺将军艰苦环境下威武不屈的个人魅力,对战争年代敌军的残酷入侵感到愤懑,也为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骄傲和自豪。回望历史,激励与震撼填满心胸,新一代的青年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不曾磨灭。


心得体会分享现场

党员李嘉丽认为,在如今各国集中力量打造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中医药文化能够以其独特魅力影响人类医学的发展方向,能够成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振奋中国精神、提升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载体。

党员毕紫岚结合个人背景与国际时事谈到,身为商学院的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家大事。我们的时代使命不一样,但精神却是不变的,我们要像优秀的共产党员一样有理想和信念,时刻用最严格的要求鞭策自己,成为共产党优秀的后备力量。

入党积极分子李彩玲博士谈到,在享受和平发展成果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将自己所获得的一切视作理所当然,更不应该贪图享乐,而应时刻记得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并努力传承他们的优良品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奉献自己的力量。

博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李江雁老师强调,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于党员来说是必须的,是至关重要的。在如今的和平时期,我们依旧要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