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创维总裁杨东文将正式卸任,其总裁职务将由刘棠枝接任。3月9日,创维数码(00751)公告了这一重大人事变动,这也意味着,为创维累计服务17年的职业经理人杨东文,又再次离开创维。
据了解,杨东文曾两次拯救创维于生死存亡之际。2000年,创维骨干出走导致销售空壳;2005年,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入狱,在紧要关头,杨东文临危受命扛起创维重担。时至今日,杨东文的离职对于创维来说,无疑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创维营收426 亿港币,距离实现2020年营收达到1000 亿港币的目标还差一半多,反观海信、TCL、长虹营收都已过千亿。而在白电市场,创维又起步太晚,市场一直难以突破。
在彩电业绩也处于下滑态势之机,创维的发展道路并非坦途,2000年11月创维中国区域销售总经理陆强华携150多精英集体出走、2004年11月30日创始人黄宏生在香港被廉政公署带走,这些都给创维造成了重大危机。但创维仍是在张学斌、杨东文、刘棠枝这些骨干不离不弃的力撑下,平稳度过了危机。
2012年12月27日,创维数码董事会执行主席及公司执行董事张学斌离职。
创维于2014年成立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在彩电利润日益微薄的情况下,康佳、创维等企业相继进军空调领域。为了发展空调业务,创维花重金从格力挖来了不少高管。肖友元也于2014年11月以创维空调事业部总裁的身份对外亮相,而在来创维之前他的身份是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2016年11月,以创维空调事业部总裁肖友元为首的原格力系空调团队已集体从创维离职。业内人士看来,肖友元等格力团队离开更主要的原因或许在于格力与创维的企业文化不同,导致理念冲突。
以局外人眼光来看,创维号称是中国家电业的“黄埔军校”,为中国家电业培养出很多骨干精英。例如海尔的郑刚、小米的戴青松都是从创维走出来的,这样的人才没有留住也实在值得深思。创维的体量,在解决归属感的问题上,理应有更多的运筹能力和空间。
虽说职业经理人留去自由,但对于企业来说高管频繁出走值得深思。如果说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那么人才的流失则不可避免是企业的硬伤。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解决好职业经理人归宿这个问题,这或许就是摆在中式民企前的一道难题。
彩电业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危机得重。今年一季度国内彩电市场一片“跌声”背后,其实还有一家电视企业同样值得关注,这家企业就是创维。作为中国彩电巨头,创维近年来可谓命运多舛。
高管离职、利润下滑、国际化受挫、押宝OLED错失新技术风口……在诸多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创维到底怎么了?
利润下降4成的背后
6月13日,创维数码(00751.HK)发布了2016/17财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止12个月内,集团营业额为428.45亿港元,同比增加0.4%;集团总盈利15.29亿港元,较去年下降39.5%;毛利率为20.0%,同比下降1.9%。
营业额几乎没有增长,利润大幅下滑近4成,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毛利也在下降,创维的这份年报可谓十分糟糕。接任杨东文任行政总裁不久的刘棠枝,甚至为此在财报说明会上向股东鞠躬致歉。
那么,创维为何会沦落至此呢?从刘棠枝的话里,可以推测一二。他将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液晶面板价格的突然回升,创维没有做好部署,导致利润下滑;二是新产品推出没有把握好,导致无法通过提高售价来缓和成本的冲击。
面板涨价是导致彩电企业利润摊薄的原因之一,但刘棠枝说是因为“突然涨价”导致“没有做好部署”,却显得有些牵强。实际上,面板价格的上扬,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持续了近1年半时间。创维与面板企业LGD还是战略合作伙伴,连面板价格的风险预警都做不好,实在说不过去。
如此看来,第二个原因——新品无法提高售价,才是导致创维利润滑坡的主要原因。虽然创维的利润是下降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彩电销量数据却是上涨的。年报显示,创维电视总销量同比上涨13%,达1628万台,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4K智能电视,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同比上升54%。销量创了新高,但利润大幅下滑,也证明了创维在过去的财年里,实际上走的是低价冲量的路线,这与行业集体向高端化转型的路线背道而驰,也与创维力图通过发力OLED占领高端市场的策略完全不吻合。
人事产品价格均动荡
一向稳重的创维,不仅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而且整体陷入了动荡中。
首先是人事动荡。3月9日,创维数码(00751)公告了一重大人事变动,为创维累计服务17年的职业经理人杨东文离开创维,执行董事刘棠枝接任行政总裁一职。3月20日,创维数字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近日分别收到董事长杨东文、董事刘小榕、监事会主席郭利民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高管的离职,尤其是杨东文的离职,或对创维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
其次是产品线的动荡。从VR到AR,从OLED到4色,创维电视的产品线在这一年多来让人琢磨不透,OLED的销量远低于预期。而随着杨东文等人事变动的出现,产品线或未来方向对创维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最后是价格体系的动荡。创维的利润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准,说明创维并没有坚守自己的价格底线。不仅液晶电视走了低价路线,连OLED这样的高端产品,创维甚至也逐渐放弃了价格底线。比如,3月份创维就将55寸的OLED产品大降3000元。或许是短期KPI的压力导致创维只有战术而已经没有战略。降价或许能提升销量,但净利润或受连桩。
针对如何提升产品单价,刘棠枝表示,渠道和价格上,一方面是提高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单价,推出针对电商的产品。另一方面是针对三四级市场的渠道调整。但,电商平台降价容易提价难,而如果压缩渠道利润,则销量又上不去。大概也是看到了种种困难,刘棠枝坦言,相信未来创维彩电业务是恢复性的增长,而不是快速增长。
押宝OLED或失去未来
人事、产品、价格上的动荡,让中国第一梯队的创维,跌出了全球彩电5强之列,根据IHS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创维的出货量份额只有3.8%,较去年下降了15.6%,落后夏普、海尔和冠捷,全球排名从第6位滑落到第9位。
那么,未来的创维将会是什么样?现在看来,在下一代电视的技术选型上,创维更像是被LGD裹挟着押宝OLED。
OLED技术在大屏应用上,仍有着高成本、低寿命、良率低等诸多问题,从全球市场来看也只有LGD和创维在力推。三星、索尼、海信、TCL等主流面板和整机厂商,都未将OLED当做下一代电视的发展方向。索尼、长虹、康佳等品牌虽然有推出OLED电视,但都只是“做做样子”,没有哪一家像创维那样赌博式押宝到OLED上去。
2015年,创维曾宣布2016年要销售20万台OLED电视,但2016年下半年创维就放弃了这一不切实际的目标。据上游供应链数据显示,创维2016年采购了6万块OLED屏,但最终只有2万台电视的销量,滞销严重。
在创维还在为清理OLED库存而犯愁的时候,友商却早已为下一阶段发展做足了功课。TCL很早就在量子点技术上耕耘,如今在国内品牌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而海信则明确了发展ULED+量子点,以及激光电视的技术路线图。
如今的创维既不敢打量子点的招牌,又没有在激光显示技术上布局,又没有像其他厂商一样的上游产业链资源优势,仅靠OLED撑门面,既孤独又无助。但由于投入多年,宣传多年,创维又很难放弃OLED,可谓骑虎难下。
创维的困局并不是一朝形成的。从当下来看,创维的未来或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
*综合于斌、新浪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