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题型是公务员面试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题型。该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一般来说,参加面试的考生所报考的职位都是非领导职位,具体的职级都是主任科员及以下,这些职位最强调的就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组织管理类题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从近几年的真题来看,组织管理题的题干信息越来越复杂,让众多考生感觉无从下手。接下来,小粉笔会通过数篇内容,带你了解组织管理题近几年的命题趋势,教你如何解题,应对新的变化。快打起精神,一起来学习~
1.
你去农村调研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先行调研时,有一些农民这样说:农民a说:“你们今天问了明天又问”。农民b说:“我上次做调查问卷的字太多了填的眼都花了,而且还耽误种地”。农民c说:“你们其实应该多住几天自己去了解了解”。农民d说:“其实我们不关心那些问题,我们就是想关心关心衣食住行的问题”。那么根据你先去了解到的情况,你如何更好地开展这次的调研活动?(2019年2月21日上午部委)
第一题:调研是一个常规的组织类题目,但是题干给出很多问题,即在正常开展此次调研活动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障碍。
2.
你单位准备组织一项宣传安全进校园的活动,你是此次负责人,小王和小李辅助你,你们出现了不同意见。你是活动负责人,你要如何开展本次活动?(2019年2月22日海事)
第二题:是普通的宣传安全进校园的活动,但是给出团队内出现分歧,需要先达成一致才能开展此次宣传活动。
3.
你和一名老民警去学校进行爱路护路宣传,但学校却以期末学业任务重为由拒绝让孩子们接受宣传,并且学校认为之前的宣传方式老套宣传力度不到位,领导让你处理此事,你怎么办?(2019年2月24日铁路公安)
第三题:是一个普通的爱路护路的宣传,但出现两个矛盾,需要针对性解决这两个矛盾。
4.
你单位要拟定一个迎春活动的方案,针对离退休老干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但离退休老干部对举办的活动有些看法:
老人A:是不是又是座谈会,年年都是,不去不去。
老人B:我们都老了,腿脚不方便,不去了。
老人C:都一把年纪了还搞什么活动,看看年轻人搞活动就行了。
老人D:我好多年都没参加过表演了,以前的才艺都没法展示。
请你针对老人的意见拟定一个活动方案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2019年3月2日税务局)
第四题:为一个迎春活动,但给出四个老人针对此次活动有意见、想法、不满,需要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予以解决。
5.
你单位每年都会在年终对优抚对象的身份进行审核查验,保证优抚对象依然健在,防止冒领优抚金。但是很多优抚对象居住分散,年龄大腿脚不方便,而且年终时间紧任务重,参与审核的人手也短缺,对此你怎么办?(2019年2月25日海关)
第五题:要求以优抚对象的身份进行审核查验,“但是”后面依然出现问题。
6.
你单位组织广播体操活动,开始大家每天都跟着做,但过一个星期后只剩下一半人跟着做,再过一个月后便没有人做了,如果你是此次体操活动的负责人,你会怎么解决?(2019年6月23日吉林省考)
第六题:是单位正常的广播体操活动,但是依然有问题。
【解读】
综合以上题目,可以发现组织管理题型的命题趋势是:当不在活动类型本身突破时,题干信息变得很复杂,题干中有“但是”,“但是”后有人际、工作、活动对象等一堆矛盾、问题、障碍。无论是什么题型,在正常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兼顾各个矛盾、障碍的解决,使答题难度增加。
你去农村调研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先行调研时,有一些农民这样说:农民a说:“你们今天问了明天又问”。农民b说:“我上次做调查问卷的字太多了填的眼都花了,而且还耽误种地”。农民c说:“你们其实应该多住几天自己去了解了解”。农民d说:“其实我们不关心那些问题,我们就是想关心关心衣食住行的问题”。那么根据你先去了解到的情况,你如何更好地开展这次的调研活动?
对于组织类题目,如果同学们有理论学习,会知道需要先审题干中的活动、关键信息和设问方式。
(1)活动类型:
前期准备——开展调研(对象+方式+内容)——结果反馈。本题的活动类型非常常见,是调研类题目,应该立即在脑海中搭建起基本的答题思路。调研活动需要有准备;开展调研需要针对不同对象,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调研事项的相关信息;调研结果如何,需要形成调研报告,形成结果的反馈。在此思路的引领下,注意把握题干的信息。
(2)题干信息:
① “农民a说:你们今天问了明天又问”:
说明之前的调研有重复性的工作、没有计划,意味着此次开展调研活动时前期应该做好去重,做好妥善的计划和安排。
② “农民b说:我上次做调查问卷的字太多了填的眼都花了,而且还耽误种地”:
a. “我上次做调查问卷的字太多了填的眼都花了”:意味着此次调研活动也需要发放问卷,但是问卷要简易、简洁明了。
b. “耽误种地”:意味着如果要调研村民,需要在时间上做妥善合理的安排。
③“农民c说:你们其实应该多住几天自己去了解了解”:
意味着除了向村民了解,也需要实地去看;调研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除了实地考察,还可以向村干部、专业部门、专家学者了解资料文献等。
④“农民d说:其实我们不关心那些问题,我们就是想关心关心衣食住行的问题”:
意味着调研群众时注意调研内容要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要问宏观的话题。
(3)作答思路:
前期准备,无需考虑人财物地时,侧重做好规划安排;调研村民时,时间合理、问卷精简,问卷内容要贴近百姓生活,实地考察,还涉及村干部、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形成提纲。遇到题干信息复杂的题目,不要担心,按照常规的活动类型牵引出正常思路,结合题干中各类细枝末节的障碍填充思路、细节、内容。
要避免重复,意味着需要做前期梳理,详细梳理之前有无做过类似调研,有无收集过可用的数据;如果以前有信息可以使用,此次则不用做重复调研。
题干要求调研村民,还可以将农村、村委、专家等作为调研对象。无需把这几个方面说全面(说2-3个方面即可),所说内容只要合理、符合题目的工作场景即可。
(1)农民:
确定合理的时间,可以选择每天的晚上(村民工作之余的时间)、集中的农闲时间,避免耽误农民种地。
①方式:农民数量较大,因此采用问卷的方式比较合理,但是问卷不能设置很多问题,应该简洁明了,字体要大,以选择题为主,避免填写起来特别复杂;也可以随机抽取农民访谈、面谈。
②内容:从衣食住行问起,可以进行细化,如农民的年均收入、主要经济来源、家里有几亩地、当前的农业生产如何、孩子的受教育情况、家庭的主要支出等,从微观层面反映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
(2)农村:
①方式: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②内容:农村方面,走访时侧重调研农村的基本环境、基础设施、房屋的新旧情况、村容村貌等;农业方面,调查本地的土壤、气候、农产品生长情况、水利设施情况等。
③注意:在调研内容方面,言之成理即可,无需长篇大论,能说到哪算哪。
(3)村委:
①方式:通过小型的座谈会议、上门走访面谈等方式。
②内容:他们比较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因此可以侧重专业信息、数据性信息的了解,如农村整体年收入、农村经济增长速度、村子整体情况(人口数量、常住人口、外出务工人口等),进而看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
(4)专家:
如果想不到专家这个方面,可以不谈。
①方式:通过电话、线上访谈的方式。
②内容:他们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更有发言权,可以向其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如当下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未来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好的建议等。
(1)形成调研报告,报告不能空洞,需要细化,说明具体的内容。如提到用图表,需要细化说明用什么图表反映什么内容;如果提到用折线图,也需要说明用折线图反映什么内容。可以把农村经济增长情况、农村的人均收入,用折线图呈现,看不同年份农村的经济发展、经济收入情况,如此才算说到位。
(2)此外,也可以附上一定的分析、建议,将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一罗列,在报告的最后提出一定的建议,以供参考。
(3)注意:不要答太多,答1-2个方面即可。
各位考官,下面我来回答第一题。调研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农村的现状,也有利于未来更好政策的出台。因此这次的调研活动,我会根据以前出现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组织好。
第一,前期做好梳理。找到之前负责调研工作的同事和之前的资料,仔细看以下哪些内容以前收集过、哪些数据可以使用,避免此次调研活动中出现重复性的调研。
第二,我会和同事一起去向农民了解情况。调研的时间要合理,确定在晚上农民不忙的时候,向他们发放一些以选择题为主的简易问卷。同时,问卷的内容要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年均收入情况、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家里的主要支出、目前家里有几亩地等,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第三,我还会与同事一起去农村的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看一下当下农业的种类、生长情况、农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进行详细记录。
第四,我还会找到当地的村干部、村委,召开小型的座谈会议,问询当前本村人均收入如何、经济增长情况如何、支柱产业是什么、农民的文化程度如何,这几年有无好的变化。
最后,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梳理,汇总成调研报告。在报告中要侧重于用折线图体现人均收入、人均支出等各项数据年份之间的变化,从而更直观、更好地反映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考生答题完毕。
1. 常规活动的答题要素,烂熟于心
总体来看,组织管理题的命题趋势是题干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同学们对常规活动的答题要素一定要烂熟于心。上题看似复杂,但依然是常规的调研类题目,思路依然是调研类活动的答题思路,因此要夯实基础。
2. 题干信息的矛盾障碍,全部解决
其次,题干信息中不同的矛盾、不同的困难,答题时需要分别进行解决、应对。
(1)可以通过在原有的活动环节增加细节信息进行解决。如上题中把每个矛盾融入正常的组织调研中,通过细节破解题干中的矛盾。
(2)可以单独增加要点,体现对于障碍困难的重点解决。有些题目中的矛盾加入正常的活动环节中不合适,容易造成前后逻辑的混乱,此时可以单独增加要点,重点解决题干中的矛盾,体现出解题的针对性。
3. 答题中的语言和细节,不断扣题
如上题中老师的示范答题:“针对村民反映耽误种地的问题,我会将本次调研时间调整在……;针对问卷复杂的问题,这次的调研我会简化问卷;在农村实地考察时,我会采纳村民的意见,在农村留住一周,去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答题时要不断用语言去告诉考官所答内容是解决题干中的哪个问题,体现出答题不是基于套路,而是基于题目的矛盾和困难,回应题干的矛盾点。
认真看完的小伙伴,是不是感觉收获超级多且思路更清晰啦。
希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打牢基础、练好常规题型后,有意识地关注出题的倾向性,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面试,在考场上灵活应对各种各样的变化。加油呐~
如果你想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提高
覆盖国考&江苏省考&北京市考&上海市考的
粉笔【面试一对一】
等你来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