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曾提出过相似的“历史终结”理论,意思是说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产社会、共(无)产社会等几个阶段之后,人都获得了相同的权利,推进人类前进的动力不复存在,人类历史自然地走向终结。
在黑格尔看来,历史终结前,人类始终为两件事操劳,一是吃、穿、住、性等方面的身体需求,一是渴望被认可、被承认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回看历史,你会发现,任何的朝代更迭,都与这两件事息息相关。
虽然眼下讨论人类历史终结还不够现实,但是快速发展的 AI 技术可能造成的历史终结逻辑,或许是以人类过去任何理论和经验都不能给出合理解释的方式出现,所以讨论与否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见证和参与就好了。
不过,套用“历史终结论”的观点论述,2018 年完全可以抛出“时尚终结论”。
回看当代时尚史,有人从 20 世纪初算起,有人从二战之后算起,不管哪种时尚时间观,各种时尚风潮一波又一波,你方唱罢我登场,都与人的需求有关。尤其 2000 年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欧美主导的时尚消费浪潮,在过去 10 多年以文化殖民或文化入侵的方式,统一了地球各个角落的穿着方式。所以,从保暖、好看等身体需求来说,时尚已经在 21 世纪初满足了人类。
再看时尚满足人的品味、个性等精神需求方面,可以追溯到 1980 年代的时尚大爆炸时期,一代又一代明星设计师的个性化服饰推波助澜到 2010 时代,他们不断推陈出新地满足人们对于时尚的精神需求,也基本在 2017 年走到了头。
尤其过去几年的社交媒体时代,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刷屏的时候,个人主义思潮蔓延全球,对于追赶时尚的主力军——年轻人来说,他们已经不再顾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都在寻求最真实的自我,穿着仪式方面都非常个人化和随性化,对他们来说,时尚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
2018 年,最小的 90 后已经成年,最大的 90 后奔三而去,00 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作为在 21 世纪出生和长大的一代人,00 后注定要开启新的时代。
因此,“时尚终结论”并非危言耸听,自然也不是悲观论调。看其积极的一面,意味着一切都是新的,不用再理会什么讲究正统的欧美时尚体系和审美观,大胆拥抱新的时代就好了。
对于个人而言,时尚成为了生活常态,你我她他可以选择任何能彰显个性的穿着打扮。但是对于
还要继续往前走的
时尚品牌和设计师来说,大部分商业精算和既往经验都过时了,如何迈开新的脚步?
答案就在你我她他每一个人身上。
在后全球化时代,社交媒体让
文化流动
现象越来越随意和不可预知,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时尚风潮的引爆点。
还记得几年前在全球流行的 Normcore 性冷淡风潮吗?它在过去两年演变出了 Dadcore、Officecore、Gorpcore 等多个变种。
Dadcore 盛行的宽大西装和大衣、运动鞋、腰包等穿搭风格,都是曾经相当长时间里中老年男人的穿着标签。
(c) Robbie Augspurger / Balenciaga
Officecore 是 Dadcore 的延伸,它由传统办公室职业装演变而来,可以看到 1990 年代华尔街股票操作员和银行职员的穿搭风格,也会让人联想到 90 年代港片中的职场男性形象。
至于 Gorpcore,可以看作是 Athleisure 运动休闲风的延伸,Gorp 是指徒步旅行者用来提高能量零食(Good Old Raisins & Peanuts),这种穿搭风格可以简单理解为户外运动风,超大披肩、抓绒外套、运动裤、流浪汉包、登山鞋等服饰是搭配必备,给人一种随时准备外出徒步旅行的即视感。
(cc)
说到这里不难发现,社交媒体时代流行的几股大的时尚风潮——Athleisure、Gorpcore、Dadcore、Officecore,都不是传统意义的时尚。很多评论说这样的时尚现象表明了“不时尚就是当下的时尚”,虽然没错,但我们得看到更深层次的存在意义。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正是存在本身,即你我她他都有的享乐心态。
享乐不是空穴来风,它在 21 世纪席卷全球的消费狂潮中形成,即消费的目的是为了享乐,继而让 2018 年大谈“时尚终结论”有了合理性。
时尚在享乐中开始了新的时代篇章,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对于品牌和设计师而言,显然激动不起来,以往是他们引领潮流,如今却要被引领。
早点开化的品牌和设计师,如 Vetements、Dolce & Gabbana、Gucci、Off-White 快速地拥抱这个随时变化的享乐时代,做出了眼前看上去明智的现实选择。他们选择
直接加入享乐主义的大军,通过各自想到的巧妙方法,让享乐勾连起无数人心里沉睡的美好记忆。
Gucci 家的当家设计师 Alessandro Michele 就是这么干的,他借文艺考古的方式,呈现出各种花花绿绿装神弄鬼的服饰,就是为了勾连起人们对于欧洲文艺传统的集体怀旧。
(c) Charlotte Wales / VOGUE
正当红的纽约设计师 Michael Halpern,他那些表现 1970 年代夜店享乐主义的服饰(上图),就是对当下动荡社会的最好回应。虽然我们回不到那个听着歌儿在夜店里摇摆的美好时代,但是我们现在的享乐方式也不差,带着耳机,打开歌单,随时随地可以摇摆,随时随地都在享乐。
还有人见人爱的 Balenciaga,看到它,很多人都感觉到了家的温暖,都想开口叫爸爸。那就开口叫吧,憋害羞!
-
END -
本文作者
PiPiJuiCe
「空白杂志」出品人,微博
@PiPiJuiCe
📖
时尚 2017: 存在主义的焦虑,文化流动的快感
当时髦变成一种伤害
感谢奚梦瑶
维密是谁的天使?
时尚人人有份
特供大使,一场假嗨,一场春梦
香奈儿还能香多久?
时尚或许与你无关
中国版 VOGUE 会停刊吗?
时尚主编的下半场
下一个中国时尚女魔头,非章泽天莫属?
Dior 们的中国梦
中国时尚有好戏
时尚很民主,但是人心更现实
时尚的时尚不是你的时尚
麦昆离开的日子,想他
中国时尚江湖,谁主沉浮
仙风道骨与明日黄花,高级定制时装的边界论调
时尚世界在分裂,有人高喊民主,有人把自己埋进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