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八面来风】大放水背后的隐患:短期刺激,病根难除 ·  3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赤诚医者心 拳拳为民情丨暖闻热评 ·  5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遇到根本问题是信息问题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建议取消学生“春秋假”,不合时宜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4-09-30 17:37

正文

在评价春秋假时,不能只从家长角度看问题,更要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尊重孩子们的意愿。
小朋友们在油菜花田中荡秋千。图/新华社

文 | 冯海宁

9月29日,杭州市各城区中小学秋假正式开启。此次秋假连上国庆,足足有10天,杭州的孩子们可以享受一个真正的长假了。


但据《杭州日报》报道,最近,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上,一份由学生家长发出的《建议取消杭州市主城区学生的春假秋假》信件引起了不少关注。针对要不要放“春秋假”,网上发起了大讨论,杭州市教育局也对这一建议进行了答复。


在寒暑假之外安排春秋假,是近些年政策推动的事项。2013年,国办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2019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也在相关意见中提出,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


而杭州中小学2014年就在全国率先进行放春秋假试点,至今刚好10年,试点成败得失也已见分晓。此次家长建议取消春秋假的理由是,以秋假为例,经过为期2个月漫长的暑假,开学后马上是中秋假期,接着是国庆长假,即孩子回校后刚收心又放假。此外,该家长还提到了双职工在春秋假无法照料孩子的问题。


很显然,该家长是从自身角度来评价春秋假,在社会上特别是双职工人群中有一定代表性,也可以理解。对此,杭州教育部门回应称,2024年秋假原则上为3天,一般安排在11月份,也可结合国庆长假时间安排。对于家庭无能力照管的,可通过开展春秋游、课后服务等形式来解决。


也就是说,家长忧心的孩子安全问题,已有相应的解决措施。至于秋假带来“刚收心又放假”的问题,其实也不是大问题。一来,8月底秋季开学到9月底放假,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二来,国庆节放长假,“秋假+国庆长假”更有内涵和深意;三来,收假后两三个月内再无别的法定假期,秋假可以为学生积蓄能量。


显而易见,“秋假+国庆长假”会让杭州中小学生更开心更幸福。毕竟,从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来说,都希望多放假、放长假,以便休息和游玩。当“秋假+国庆长假”长达10天,给了学生更充足的时间,既可以外出旅游深度体验大好河山之美,也可以陪伴家人或者同学相约一起体育锻炼,还可以趁机增加课外阅读等。


进而言之,“秋假+国庆长假”给了中小学生更大的时间舞台,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假期每一天,这种更长的假期并不等于学生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玩疯了,而是换了其他方式继续成长。在我国更加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秋假+国庆长假”给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其价值不容低估。


这些,其实也是作为中小学生家长应该认识到的。在评价春秋假时,不能只从家长角度看问题,更要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当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喜欢春秋假或者“秋假+国庆长假”,作为家长却建议取消,就有些不合时宜。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试点成熟,未来给中小学生放春秋假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当春秋假成为中小学“全国假”、广泛普及时,就会凝聚更多共识。当然,在此过程中,各地也要提前做好安全保障等相关工作。只要公共服务到位了,就能化解分歧,真正给孩子们一个快乐假期。


撰稿 / 冯海宁(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李立军


推荐阅读:

A股行情大涨,凸显改革成效和市场信心 | 新京报社论
伊朗欲向黎巴嫩派兵,是否将与以色列全面开战?| 新京报快评
建筑专业学制可以缩短,办学质量不能缩水 | 新京报快评
扬言“先赚一个亿”,这是“医院”吗?| 新京报快评
“学校发放发霉面包”,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新京报快评
筛查地铁“色狼”,大数据大有可为 |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