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综合分析问题
高考题综合性很强,不会仅考察单一知识点,往往要用到多方面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例如,复习“气候”时,可以从气候要素、气候因子、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表现、气候对人口分布与农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联想,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形成网络。
这样看似你做了一道题,但可能复习了有半本书呢!
在做相关专题的时候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每一道题如此,这就是所谓的精做试题呀~
其实学会思考并不难,难在你是不是能够坚持把做过的每一道题的知识点细心的总结出来,并且进行知识点的发散。
二
学会看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高考题往往以材料+图(表格)+问题的形式设置。
高考地理试题常见的图有日照图、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地质示意图、统计图表等。
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图表的判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着你的地理成绩。
教你一个
读图“三步曲”
一看地图名称,二看图例注记,三看图表内容。
对同类地图要总结出一些共性的方法、步骤、规律。
对各类不同形式的地图,要因“图”而异,掌握方式方法。
如区域图要建立立体经纬网络,注意图文结合记忆;日照图要形成立体动态的模型,建立空间思维;等值线图要注意把握数值的变化规律等。
三
两耳要闻天下事
以热点问题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创设试题是历年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
如: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地学新理论、新探索;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等,对这些问题都要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看看这一问题能够联系到那些地理知识,注意以这些知识作为切入点,进行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热点问题,并非全部是当年发生的,许多热点问题可以是在较长时期内经久不衰的,
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温室效应、沙尘暴等。
平时注意一下新闻热点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哦~
四
规范答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掌握牢基础知识是学好本学科的关键,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做题能力是高考制胜的法宝。
进入高三,尤其是下学期,周考、月考、联考等模拟考试不计其数。
对待考试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心态上认真对待考试。虽然考试很多,但不应随意和轻视,也不用过分紧张。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专家出的题再好也没有自己做错的题有价值。
每次考试,不仅关注成绩,
更要关注每次考试自己做错的题
,自己不会的知识,自己在本次考试失误的地方,及时整理错题,攻克错题,总结经验,高考便少了些失误和失常现象。
2、
通过考试,学会知识迁移。高考题不会出现原题,而是有七十二般变化。
万变不离其宗,离不开对平时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完善基础知识基础上,通过做题学会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通过总结答题规律,做一个题达到会一类型题的目的。
所以平时学习,固然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贪多求快,囫囵吞枣,
知识要学会吃透,宜稳扎稳打,沉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