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拉勾梦想者市集深圳站中,Shopee研发总监雷磊回答了他的25岁,那时候成了一个小公司的“CTO”,做了很多事情。他说:“
享受过程,而不是纠结那个结果,过程其实就是回报,没有人可以保证你做的每件事情最后都是成功的,但过程中的收获是没有人可以剥夺的
。”
未来不可期 潜心当下不负来路
我所在的团队叫Shopee,是一个手机移动电商平台,从2015年1月份研发到6月份上线,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平台上年交易额25亿美元,业务发展很好。但团队不大,只有50人,一是因为同事都挺牛,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二是因为新加坡互联网公司和国内比还是太少,招人的速度跟不上业务的飞速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年在深圳成立一个研发中心。
25岁,说到回忆,我是个会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和情感藏在小小的盒子里面的人,它就像是一个潘多拉盒子,被我藏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面,但尽量不要打开。聊到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分享过去那么多年我走过的弯路和感悟。
你会发现我们之前做了那么多东西,甚至有很多东西是比竞品好的,有些是被竞争掉的,有些是概念很好,做的还早于市场的,按道理各个东西都指向它应该是成功的,但是没有成功。
01 创业不是一路坦途
我18岁时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入学后被新加坡教育部的一个奖学金计划选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大四那年作为一号员工加入了当地一个创业公司,是一号员工,不是创始人(可能是个“就差个程序员了”的故事)。25岁成了那个公司的“CTO”,所谓的“CTO”其实是让你做的事情更多,熟悉APP、客户端、服务器端、网页前端,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我都做过。
02年,在小公司做了一个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一个内容识别技术,把PC端的网页转成小屏幕可以看的东西。那时候手机只能打电话,做出来后只能给PDA用户用。后来就转型做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基于PC的彩信网关,结果彩信基本上是企业用户在用,没有个人用户,这个产品支撑企业走了很久。
之后我们尝试了一个基于短信竞价的广告平台,没有成功。又跟新加坡第二大电信商合作做通讯平台,我们负责推送邮件的功能,后来把推送邮件的部分拿出来自己专门做了一个手机的应用,也没有成功。
怎么办?继续转型,根据之前所有的积累和经验,我们继续往下做产品。那时候没有iPhone,没有安卓,没有产品经理,什么都没有。
我们也在思考是什么问题,产品不好?那我们就引入专业的产品经理、设计师,我们从国内一线互联网公司招了很多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设计师过来,尝试了很多这方面的路子。还是没有成功。
基本上我今天的套路就是给大家讲我的黑历史、反鸡汤。回想这一路:当时我们开发的时候整个流程是很欢乐的,没有产品经理,老板就是产品经理;没有交互设计师,程序员就是交互设计师,甚至自己要做图标……这样就决定了大家可以潜心去做开发,我们自己可以做快速迭代,快速试错,开发的很欢乐,其乐融融,每项功能单独拿出来都可能是现在一家公司的产品线。
前两天有同事问我为什么在上一家公司呆了12年,其实我到后面已经开始慢慢训练自己
享受过程,而不是纠结结果,过程其实就是回报,没有人可以保证你做的每件事情最后都是成功的,但过程中的成长是没人可以剥夺的。
为什么我又离开了呢?原因很简单:我
发现自己永远在画圈,永远在从开始到结束,再从另外一个开始到结束,永远在重复做的事情。
之前跟同事开玩笑说,我创业初期每天要工作到晚上12点半,赶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后来工作了一段时间有钱买车了,再也不用赶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终于可以加班到三四点回家了。
02 回望经历都是收获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职业生涯12年很长,我这段时间走了“弯路”,希望我的这些弯路大家能够少走。
弯路,大概是我所走过最漫长的路,但这些其实都是很有价值、很有用的事情。
Shopee 6月份上线,面向7个市场,每个市场都有不同的市场背景,有不同的市场成熟度、用户背景、用户习惯、文化背景等等,所以我们得高度定制,分别做了7个独立的APP和7套部署,每个国家或者地区我们部署了自己的服务器,为了灵活定制,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在技术上面。第一版上线,即保留了物流和支付功能,而这些市场绝大多数用户没有在线支付和网银,他们会去ATM给你转账,处理起来会很难,所以我们专门安排了几百人的团队给他们对帐。
我们的业务取得了飞速增长,现在一个星期到一个半星期的交易额是我们发布之后半年内的总交易额,而且我们这种情况下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功能。这里我想说的是
技术是核心,但不是全部
。通过技术做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前线工作人员有地推、市场、商务等等,很多这样的同事他们通过平台很好地往前拼,才能够做出很好的业绩,从而让这个产品服务成长起来,技术是核心,但是不是全部。
每一个困难都是成长的机会,迎难而上才有价值,不要因为怕难而选择做简单的事情。
那个离线支付是很难的系统,因为对用户有价值我们就把它做了,在做每一件事情、面临每一个困难的时候,你的解决方法一定得是往前冲,这对个人的成长是有益的。
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成长是你不要把自己拘泥于专业上,比如说
工程师
在技术上有所成长这是应该的,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要因为不是技术问题就不去解决,做事的时候把人做好。
03 这些tips让团队更高效
1.保持开放心态,肯定他人,承认不足
。当你在一个团队里面比较久的时候,变成一个“资深”的成员,或许会不太能接受新人或者他人不同的意见,因为你觉得你有经验。这个姿态会影响到你个人的成长,所以你一定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从别人身上看到其他的地方,承认你自己的不足,这样你才会有不断地成长。
2.充分信任非技术团队,并肩作战,而非对立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有这么一个文化:大家常常会把产品经理和开发不由自主的对立起来,这是没有必要的,大家都是一组人,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要相互信任和理解。而作为一名开发,对产品设计从两个角度反馈就好:一是如果他的逻辑有问题,我们会一起跟他讨论把这个逻辑完备;二是他要花多长时间和资源去做。团队之间要充分信任,信任非技术团队提出这个需求和这么设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有原因的;另一方面,并不会有非技术人员跳过来说这个代码写的不好,所以双方要互相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