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码头青年
白领精品生活指南,聊职场说文化谈生活侃八卦,每天1篇好文+1首好歌,陪你在马桶上撕扯人生。
51好读  ›  专栏  ›  码头青年

你也是那个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吗

码头青年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21 12: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第一次从父母那儿体会到“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言传身教,是在大概十三四岁的年龄。

那是他们带我去一位战友家做客,那位叔叔住的挺远,坐公交车过去,是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妈妈特意提前告诉我,明早要早一个小时起床,中午过去跟叔叔家一起吃饭。

那大概是三九天吧,空气又湿又冷,即便是到了九点多,天空中都依然布满了湿漉漉灰蒙蒙的水汽,我睡的正酣之际被强行叫醒,被北风吹的又冷又饿,一肚子烦躁,老大不高兴的问我妈:为什么要我们提前出发,他们就不能晚一个小时开饭等等我们吗 ?

当然能,但自己可以克服的事情,为什么要给人家添麻烦 ?

我果然如父母所愿,长成了那个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大概称得上是一个很标准的“好孩子”。


“好”到什么程度呢 大概就是哪怕在一个问题上困扰一个小时,也不愿开口打扰忙碌的另一个人。 小区电缆大修,宁愿在停电的小屋里摸黑生活,也不愿开口问问朋友,我能不能借住在你家两天。

说这些呢,并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多好,或者是为自己的这个“品德”感到骄傲或者自豪。 恰恰是相反,很多时候反而觉得,正是因为不愿意被别人添麻烦,所以自己才平添了很多麻烦。


我最好的女友就曾直言不讳的埋怨我,你知不知道你这个样子,让我总觉得你是个外人 你从不来麻烦我,那我遇到点什么事,又怎么好意思来找你

人情本就是相互亏欠,才能够彼此挂念,有时候我也不是自己不能做,一定要麻烦你的呀,只不过是想借某件小事,让你想起我。

“待会顺便帮我打壶水”“下周要去旅游,帮我喂一周宠物吧”以及“今天下午有点事,你能不能帮我把这些卷子送去教学楼 他们轻松地说着这些拜托,好像在陈述一个天气现象一般轻描淡写,丝毫不觉得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困扰。


而我常常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心不甘情不愿帮了对方之后,也很难获得那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满足,反而是很烦躁。 好像是自己最心爱的那片沙滩,被别人随意的丢了满地的垃圾。


我开始怀疑自己一贯坚持的价值观到底是不是正确,直到有次实习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去约一位前辈采访。


早在见面之前,就已经听说了他极其守时的习惯,我特意提前了一个小时出门,可是好巧不巧,偏偏赶上高架桥上三车追尾堵成的大长龙,出租车堵在半道动弹不得,等我紧赶慢赶到了约定的地点时,还是迟到了半小时。

虽然提前给他打了电话报备,心中还是无比忐忑,初次见面就迟到本就不应该,没有意想中的黑脸或是斥责。


他面色平和地坐在那儿翻着一本书,在我第四次向他道歉的时候,他终于忍不住笑了,问我:你是听他们说我很守时,所以才这么紧张的,对吗 我是很守时,但只对自己,从来不要求他人。

他说,若对方能准时,那最好,若不能也没关系,我一个人看会儿书,也不算浪费时间。


那岂不是会很吃亏 我忍不住问。年轻的时候遇到那些不守时的人也很生气的,可是慢慢就想通了,我只要对得起自己就行,只要我自己不迟到,就不会愧疚,至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时间,那是他们的事。


他笑笑,眨眨眼,有些东西虽然是很好的,但也只能用来要求自己,不能用于约束他人。

昨天在看《奇葩说》,“不给别人添麻烦,到底是不是一种美德”。嘉宾苏有朋和导师蔡康永分别在辩题中定义了两个重点,一是“别人”,一是“界限”。谁是自己人,谁是别人,什么是过度,什么又是合宜,什么是举手之劳,什么是真正的麻烦。

但我们并不是生来就懂得这些的啊。正是因为试探者和保守者的同时存在,我们才能享有一个有规则有底线,但也有人情有温度的社会。

前者是生活的常态,而后者,却是我们在精疲力尽或是走投无路之时可以去寻的安慰与依靠。


所以有时才会觉得很庆幸,还好这世界并不是仅仅是由像我这样“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人组成。


我们像是躲在自己小屋里与世隔绝的人,而只有人会来敲我们的门,讨一口水,聊一会儿天,将我们从自给自足的孤岛上拉出来,融入进那个更大的世界。


“少女成长研习社”授权刊载



马桶阅读
白领精品生活指南

🚽 投稿:editor08@126.com
🚽 Q群:471304585,一直在等你
🚽 长按二维码,在马桶上撕扯人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