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其它方面也是博学多识的。通过以下点滴之事,可以看出一位杰出的政治学家的博学多才和忧国忧民。比如:
①他熟知国内外许多大小地名和那里的主要历史事件。80年代有一次我出访西德归来,他就问我去了德国哪些地方,又特意问我去了幕尼黑、汉诺威、科隆、杜塞尔多夫、鲁尔、萨尔等地没有?随后又简要地讲给我听,哪里是普鲁士帝国的领地,哪里有德国和奥地利之争,哪里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又如我从外省调查地质矿产返京,他也会问我这次去了哪些地方?当我讲到去了某某省某某小县时,令我惊叹的是他竟然熟知这些地方,并且还告诉我该县附近有哪一个县,那里发生过什么事件,历史上出现过哪一个人物,……
②他也了解我的本行——各主要工业国矿产资源情况及当时的经济行情,如德国的煤炭和钢铁,荷兰及欧洲北海的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中国某某省的矿产资源情况等等。他曾与我讨论过中国的石油、煤炭、铁矿、有色金属矿产等资源需求状况和前景。
③1972年中国正在进行中美建交的准备工作时,周恩来总理和外交部要父亲为双方资产的解冻谈判问题献策,父亲凭着自己的学识,竭尽全力地在外交部条法司工作达数月之久,终于完成了任务,提出了在谈判中我们应遵循的国际条法和谈判策略、谈判方式等建议。
④1978年他又主动上书邓小平,为我国的外交政策、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等献计献策。当时他已年近八旬,仍思维清晰,出口成章。他靠在沙发椅上,一边口述一边让我记录,最后我复诵一遍由他再口授修改成文。通过与父亲的这些接触,使我们更加理解,作为一名政治学家原来是需要通晓如此丰富的知识,大脑中是装着整个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