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
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官方微信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

告别“人工喊价”,港交所交易大厅将“谢幕”

中国证券经纪人协作网  · 公众号  · 证券  · 2017-10-22 14:4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名穿着“红马甲”的恒丰证券股票经纪在港交所交易大厅拍照留念。 (东方IC/图)

2017年10月20日报道,说到港交所,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多是港剧里奔波忙碌的“红马甲”——股票经纪——穿梭于交易大厅的繁忙场景。港交所的交易大厅,也是众人心中对那个繁华的香港金融市场的第一印象。

2017年10月20日,两名经纪人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的办公桌前工作。 (东方IC/图)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厅里,废弃的打印机放在空无一人的桌子上。 (东方IC/图)

不过,这些所谓的“红马甲”即将成为历史,“人工喊价”的交易厅也将在2017年10月底租约到期后正式关闭。

随着电子交易的普及,港交所决定关闭其交易大厅,将其重新改装为一个多用途和具代表性的“金融地标”,用以推广香港金融市场。

一名经纪人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香港股票交易所交易大厅在全盛时期曾有900多名经纪人,但现在几近沉寂。 (东方IC/图)

空荡荡的港交所交易大厅。 (东方IC/图)

来源:南方周未

一個時代的終結!港交所交易大廳將關閉

文:張衛寧


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交易所實現無形化交易。往日人聲鼎沸的交易大廳,如今已經人去樓空。

港交所計畫重建交易大廳,未來不再用於股票交易;中國股市短短20年的歷史,也迅速更迭了三個時代;華爾街交易大廳早就已經人去樓空......

人類交易員的輝煌時代終結,人工智慧時代已經來臨。

1

三十二載沉浮,港交所交易大廳將關閉

今年10月,港交所計畫在租約到期之際,重建交易大堂,目前多家券商接到交易大廳即將關閉的通知。

原有的交易大堂將重新改裝為一個多用途和具代表性的“金融地標”,用以推廣香港金融市場。新的地標式場館可用於舉辦儀式、展覽、會議及投資者教育活動。


2005年7月,港交所交易大堂封遷儀式

目前電子交易佔據了股市交易的大部分,見證了港交所的32個年頭的交易大廳將成為歷史:

最早的港交所交易大堂,面積約為4180平方米,大概相當於10個籃球場;

上世紀90年代,電子交易出現以後,交易大堂的重要性被顯著降低;

本世紀初,使用大廳的貿易商數量下降到300家左右,當時仍有約20%的交易量仍然來自交易廳;

2006年,港交所將交易廳縮小到原有規模的三分之一,共有294張交易台,然而現在只剩62張,而且每天大概只有30張投入使用。

港交所上一次披露交易大堂的統計資料,是在2014年,那時的交易廳的成交量,已經下降到總營業額的0.2%;

目前港交所正在重新評估交易櫃檯的需要和利潤,有可能將其遷至中環附近一間辦公樓。


2

二十年內地股市,三個時代的更迭

不僅港交所,內地的交易大廳也榮光不再,20多年的發展歷史,證券日報提到,內地股票交易發生了三次大更迭。

第一個交易時代:

如果把1990年滬深兩市成立看做是中國股市的起點,那麼上世紀最後十年便構成了第一個炒股時代:

股民還無法親自完成下單交易,必須手工填寫委託單,交給券商人員上櫃檯交易。

第二個交易時代: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PC的日漸普及,使得交易所實現無形化交易,股民可以在電腦螢幕前自助完成交易,並逐漸形成了兩大類群體。

第一類是中青年人:可以看做是SOHO炒股派。他們平時有著繁忙的工作和生活,除非辦理開戶等現場手續,幾乎不會踏足證券公司,而是在個人電腦上看行情,完成交易。

第二類是老年人:可看做坐班炒股派。每天證券公司剛一開門營業,大爺大媽們便手捧水杯,準時來到營業部開始了一天的炒股生活,有的證券公司還給老客戶提供免費盒飯。

第三個炒股時代:

隨著網路時代已經開啟,連開戶這樣曾經必須的現場動作,如今都可以通過網路完成了。

在新技術的推動下,券商也加快了營業部革新,大刀闊斧的砍掉了現場交易場所,僅僅留上幾間VIP房間。老人們和他們的散戶大廳一起,成為人類交易員時代的記憶。

不僅中國股市,它的“前輩”華爾街交易大廳當年人聲鼎沸,如今也是日薄西山。

3

華爾街交易大廳早已人去樓空

隨著人工智慧的迅速崛起,曾經熙熙攘攘的華爾街交易大廳越來越冷清了。

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瑞銀設在康乃狄格州斯坦福德城的交易大廳,是全世界最大的交易大廳,足足有23個籃球場那麼大,最多可容納1400名交易員,這個群體每天能給銀行賺來數百萬美元的利潤。


瑞銀設在康乃狄格州斯坦福德城的交易大廳,全世界最大的交易大廳

然而,短短8年以後,它就變成了現在這樣:



現在,瑞銀實施了裁員措施,並計畫騰空昔日的交易大廳設施。

這並非個例,整個華爾街都在發生相同的變化。很多交易大廳被合併,使得整層樓變得幾乎空無一人。

2000年,高盛位於紐約的股票現金交易部門有600個交易員。而如今,僅剩下兩個交易員,剩餘的工作全部由人工智慧所替代。

金融業增長放緩和科技在金融業越來越多的應用,電腦正慢慢取代人類交易員,人類交易員輝煌時代也即將落幕。

規模達350億美元的量化對沖基金Two Sigma聯合創始人David Siegel曾表示,絕大多數人從事的工作並不涉及超高的價值:

“他們從事著很常規的工作,而在這些工作上,電腦能做的更好。這就像是內燃氣取代了馬匹,ATM取代了很多銀行櫃員一樣。”

4

人工智慧“入侵”金融業,交易員如何“自救”?

股票交易員的核心是通過獲取市場訊息,結合自身對市場的判斷,適時進行投資交易決策。而人工智慧恰恰可以利用其自身優勢替代以上工作。

中國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組合經理姜濤認為,即使目前機器的能力還不足以完全替代人類工作,“科技性失業”短期看還不會到來,但身為銀行間交易員,還是應該時刻保持著“居安思危”的心態。

加強金融科技學習,從“業務員”變“技術官”:在金融科技與投資交易相結合的初級階段,機器的主要功能是為交易員提供資料支援,而非替代交易員進行交易決策。

加強市場研判能力,從“操作員”變“分析師”:從人工智慧發展路徑來看,操作層面的工作確實更容易被機器所替代,而分析、研究、戰略等思想層面的工作,人工智慧還未發展到具有絕對的優勢。

相對於人類,人工智慧有著極大的優勢,正如對沖基金Aidyia首席科學家Ben Goertzel所言:“如果我們都死了,交易還會繼續下去。”


作者:張衛寧

來源: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