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代》里顾里有很多字字珠玑又深刻刻骨的金句。
其中一句我印象最深:
那些泼过我冷水的人,总有一天我会烧开了还给你们的
。
金星老师也曾经在节目上跟大家分享过她对待不太友善的人的方式: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
这些观点及言论涉及到的三观,总括来说就是:
以牙还牙
。
我很同意这种是非观念。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是道德观念。
不要以为“以牙还牙”就是报复,就是记仇,不是的,别人怎样对我我怎样对人并没有错。
别人总说要宽容,但我却觉得,
你不能总做一些伤害人家的事然后怪人家小气啊,没有人是应分给另一个人伤害的,你伤害别人,别人生气是应该的,谁能做到毫无感觉我反而觉得这有违人性
。
难道你把人家上海透彻别人还要给你陪笑脸这样才叫“大方”吗?这样才叫“宽容”吗?
中国的儒家之道不是给居心叵测的人这样用的,
“宽容”也不是小人有肆无恐的资本
。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成语叫“以德报怨”,后来这个成语变成大家放在嘴边要求人家原谅的有力理由,后来变成给大家洗脑的工具,好像只要说这句,就是犯了多大的错误也能一笑而过。
最可怕的还是这个词的潜台词就是:虽然我做错了,但我们做人应该以德报怨,所以你应该原谅我,要不然你就是小气、记仇。
很好的一个道德绑架,硬生生把受害者说成和作恶者一样“居心叵测”。
再加上中国人的儒家思想是宽容,所以接受伤害就成了理所应当了。
真相是没那么容易被看到的,或是被故意掩藏了,很多人熟能详的名人名言其实是有下一句的,好像爱迪生那句“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其实这句话是有后半句的“
但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这才是整句话,说明天赋是很重要,不是说只要努力就真的什么都能有。
同样,以德报怨这句话也有后半句。这句话是出自孔子与人的交谈中。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答:如果以恩德报答别人的怨恨?那该用什么来报答别人的恩德呢?我们应该以正直回报抱怨,以恩德报答恩德。
孔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 以直报德,这才是最正确的处事方式。
同时,“直”是指正直,
更准确来说是公平
。
所以,我更愿意理解为“值”,价值的值,以“值”报德,就是说,别人怎样对我,我怎样对人。
我想,这才是孔子真正想带给我们的思想,毕竟,孔子是仁慈,但不糊涂。
这是从三观的方面说,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当我们懦弱的时候就会受欺负,强大了才能保护自己或是身边的人。
换句话说,当你能以牙还牙时,你已经有足够的能力与本事或是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
这也是推动我们前进,永远不能放弃的动力。就像那句:那些泼过我冷水的人,总有一天我会烧开了还给你们的。
这句话透露出来的思想就是争气,只有争气,才有能抬起头的那一天。
有一个很好的比喻:生活就像一个海洋,有些人淹死了,有些人却学会了游泳。
很同意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既然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为什么扔“不争”,为什么连死都敢就是没勇气去争,“争”不是“抢”,而是争取,争气。
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自己付出努力,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这样才不枉此生。
当你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生活带来的一切时,还有东西能伤害你吗?还有人能泼你冷水吗?
所有看上去百毒不侵的人都曾无可救药过,也正是这样才叫人生,进步,也是我们人生的意义所在。
校对:经典微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