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说说咱家娃
橙子的原创公众号,0-6岁的育儿百科全书,北美全职带娃老司机教你轻松育儿套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说说咱家娃

才上小学,兴趣班已烧掉50万!这些坑我都替你们踩了!

说说咱家娃  · 公众号  ·  · 2024-10-31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本文作者包爸,母婴教育公司创始人,乐于分享教育相关干货。两个儿子小小包与迷你包就读于北京国际学校。


姐妹们好啊,包爸今天又来跟大家唠闲嗑了。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烦恼通过花钱就能搞定,但是报兴趣班这件事儿,可能是个 例外

选不好兴趣班,会让快乐打折,结果就是花钱买罪受。

尤其是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报了一堆班,砸了不少钱,却还没见着孩子到底热爱哪一个。 费钱费时间不说,最要命的是性价比极低。

李玫瑾教授有一次谈到兴趣班时这样说:

“挑兴趣班一定要谨慎。很多班让家长一边烧钱,一边亲手把孩子推进坑。”

老实讲,报班可能碰到的坑,我都帮你们踩过了。回头看看这部“血泪史”,超级痛!

我们家小小包和迷你包,光上兴趣班就花了50多万。交足了学费以后,才有了比较清晰的路径和思考。

今天,我就结合这些年报过的兴趣班,给大家一个参考。

01

三年级前,主打见异思迁


给孩子选兴趣班,我现在主要有两个逻辑——
用年龄来划分,我把三年级当作一个分水岭。

三年级前广撒网,主打一个见异思迁。让孩子尽情挑选喜欢的,多去尝试几个。

三年级后精挑选,主打一个集中火力。挑选对学习、升学和综合素质有帮助的。

三年级之前的学业还算轻松,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也充满了好奇。这个阶段最适合让孩子探索和试错,姐妹们可以 参考以下两点挑选兴趣班 ——
挑选孩子喜欢的
选兴趣班时,我们常常忽略孩子真正喜欢的,而选择我们认为有用的。
但是, 兴趣培养不是特长培养,咱们不能要求短期的功利。
而且,兴趣班从本质上讲没有好坏一说,孩子真正喜欢,才会有学下去的动力。
像我家俩娃,试过十几个兴趣班,包括体育的骑马、围棋、冰球、篮球、乒乓球,艺术类的架子鼓、合唱队、电吉他、毛笔课、画画课,还有科技类的乐高和一直在上的机器人编程等等。
这些基本都是跟孩子商量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学,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就是大浪淘沙的结果,但也一定是孩子真正喜欢的。
我们要相信“ 天生我娃必有用 ”,在孩子小时候多做尝试,万一Ta在某个方面天赋异禀哪?
不过,也别一口气报七八个兴趣班,还是要给孩子的童年留白。可以 先报一个,看Ta喜不喜欢 。如果不喜欢,再去调换。
让孩子与爱的东西相伴,Ta的幸福感就会飙升很多。
尝试这两类兴趣班
虽然我们鼓励孩子多尝试,但 不能由着他们瞎挑
有时候,也许仅仅因为体验课上发了个小玩具,孩子就想报课。真学起来后就只剩下三分钟热度,当初哭着喊着要学的是Ta,没几天哭着喊着不想学的还是Ta。
再挑兴趣班时,我们可以 给孩子圈个大框框,提供两类选择,分别是体育运动类和艺术修养类。
艺术 能让孩子懂得欣赏美好的东西, 对生活多一份热爱 ,将来面对压力时,也能找到一个支撑点。
体育里的团队运动 ,比如篮球,能让孩子学会和小伙伴们亲密合作。而 个人运 比如说下棋,可以帮孩子找到克服困难后超越自我的快感。
我家孩子目前还在坚持的有画画和篮球。画画让他们有时间与自己独处,还可以保护想象力;而打篮球对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身体素质都有帮助。

02

三年级后,主打集中火力


三年级以后,我们要把资源重点倾斜,把学习之余 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一两个孩子特别喜欢的,对学习、升学和成长有帮助的项目上 。比如——

对升学有帮助

小升初如果想进牛校,一份优秀的简历必不可少。

前段时间,一份帝都牛娃的“完美简历”被疯传。

虽说我们不一定要让孩子攒这么一大堆证书,但是奔着一些特长去发展,的确能对小升初有一定的加分帮助。

就比如 科技特长类里面的机器人比赛、编程、科创类比赛 等等。

我家小小包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在里面当个队长,还有一些领导力的学习。

202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 《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这里面的白名单赛事中,科创类的占比就非常大,除此之外还有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的活动。

如果姐妹们的确不知道三年级以后的兴趣班可以选什么,那么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白名单赛事一起了解一下。

向下滑动查看


对学习有帮助

以前有个木桶理论,说是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所以建议学习上先补短板。

应该说,这样报班也不是不可以,但我们要对结果降低预期。孩子学自己不擅长的,本来就是反人性的,挫败感会很大,所以不要指望Ta能学多好。

我倒是觉得, 人还是要活他的长板

一个人只有在Ta的优势区里,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快。就像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而不是反过来,让鱼去上天,让鸟去入水。

与其哪科不行补哪科,真不如把孩子有兴趣、有天赋的那科搞到极致,把学习的体验感和成就感拉满。

一旦有一科达到了非常牛的水平,孩子慢慢也不会容忍自己其他学科拖后腿。最后即使短板搞不到那么长,但也不至于太短。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通识教育

说实话,咱们的孩子将来可不能当小镇做题家,他们得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所以, 我们不能只盯着书本,更不能在适合培养综合能力的小学阶段,让孩子围着分数转。

得让他们从小就接触通识教育 ,这不仅是为了学业和升学,更是为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础。

通识教育很难用分数衡量。它不是单一的科目,而是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通过一些非常好的 通识课,比如科普、财商、表达、艺术鉴赏等,孩子可以接触到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科学、人文等各个领域 ,学到学校里不教但非常重要的能力。

即便是普通家庭,也可以通过通识启蒙,让孩子从小就有开阔的世界观,更宽广的眼界,更健全的价值观,最后发展出更高维度的认知。

03

给孩子选兴趣班,不要忽视这两点


第一点,不要为了坚持而去坚持,懂得放弃也很重要。

孩子对于兴趣班总是三分钟热度。逼Ta坚持吧,Ta难受的样子不像是装的;让Ta放弃吧,一方面心疼沉没成本,一方面又怕孩子长大后怪你“当初怎么没逼我一下”。

有些姐妹给孩子报班,想得特别长远,比如奔着八级十级报了钢琴班,冲着科技特长生报了编程课。

要不要再坚持一下,取决于孩子是不是热爱。如果为了坚持而去坚持,就是舍本逐末。

拿练琴来说。

如果孩子能享受弹琴的乐趣,钢琴成为Ta生活中美好的一部分,那么练习遇到瓶颈的时候,对钢琴的愉快记忆就会占据上风,孩子会因为喜欢而坚持下去。

反过来,如果练琴的过程就像童年的噩梦,孩子就算拿到了钢琴十级,也会说放弃就放弃。

像我家孩子学冰球,他没能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教练的教学方式让他感到压力山大。 当孩子直截了当地说“我对这个没兴趣了”,我们就果断放弃了。

“放弃”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消极,其实只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一个选择。

冷静想想, 这个兴趣班对现在的生活是加分还是减分,是给孩子带来阳光还是阴影。

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放过孩子,放过自己,别让家里被一个兴趣班搞得鸡飞狗跳。

第二点,要考虑经济实力和时间成本。

市面上的兴趣班特别多,越冷门、越小众的越烧钱。最近,我就听说了一个培养孩子兴趣的新“三大件”——网球、高尔夫、大提琴。

这些项目需要请私教,每节课的费用都不便宜,长期学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我们得好好考虑一下,是否有足够的实力为孩子的兴趣班持续“供血”。

如果不能, 那些入门成本很高,还需要勤学苦练的项目,我们就要谨慎进入。

另外一项就是时间成本,也就是参加兴趣班占用的时间。

老实讲,兴趣不光是 烧钱 ,有的也非常 烧时间、烧精力

就拿我家孩子后来没再继续学的马术来举例。

虽然孩子每次可能就练习一个小时,但马场通常不会在闹市,所以每次光是开车来回就要2个多小时。每周末这么一折腾,一下午就过去了,时间上损耗太大,所以也就暂停了。

而且,培养兴趣光靠上课还远远不够,功夫大都在课外。

想想日常练习的时间成本大人和孩子能不能承受。如果觉得吃力,就别学太深,免得日后放弃时心疼。

有些特长看起来很酷,可一旦开始,金钱、时间、精力这些投入都是无底洞。 多想想“可持续发展” ,就算孩子喜欢,我们也要量力而行,该退就退。



这世上有烂尾的兴趣班,但没有烂尾的孩子。

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还有千百种可能。

姐妹们要是真心为孩子好,就别急于求成,也不要过早消耗孩子的元气,让他们在兴趣爱好里尝到甜蜜和快乐,因为热爱激发出真正的内驱力。

最后,祝愿每个孩子多学点东西,留下一两个真正喜欢的兴趣和美好的回忆,把以后的日子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姐妹们有商品、育儿等方面的 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 “大管家 贴心又靠谱, 包解决,包满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