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与雄性盘羊都有角,但角的形状和大小明显不同。雌性盘羊的双角较雄性的短小,角长一般不超过0.5米,角形简单,呈镰刀状,不同种类雌性盘羊角型的差异较雄性盘羊的小,甚至不容易从雌性盘羊的角型区别盘羊种类。雄性盘羊双角之大,显得与头部和身体不相称。
雄性盘羊的角长可达1.5米,重达10多千克,雄羊羊角的角基粗大呈圆状,双角自头顶向后上方延伸,再向后下方和前方弯转,双角尖或呈圆锥状或呈刀片状,或盘旋形成螺旋状,或往外上方卷曲伸展。中国的盘羊种类多,双角硕大、角型奇特,用盘羊头骨和双角制作的盘羊形态标本是动物标本中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类驯化的家羊,其角就要比盘羊小许多。
盘羊(前)和家羊(后)角型的比较(蒋志刚摄)
为什么盘羊会分化出如此不同的角?盘羊的那对大角是雄性盘羊的第二性特征。盘羊是一雄多雌交配制度的动物。在非繁殖季节,雄性盘羊与雌性盘羊是分开活动的,雌性盘羊分娩后带着小盘羊一起活动,而雄性盘羊则分开活动。
直至繁殖期,成年雄性盘羊与成年雌性盘羊才会聚集成群。这种现象称之为“同性聚群”或“性分离聚群”。雌雄个体在发情交配季节聚群,圈占雌性盘羊。发情的雄性成年盘羊在争夺交配权的争斗中,获得胜利的雄性盘羊拥有与群体中雌性盘羊交配的权利。
秋天,如果你在高山上远远听到“当”“当”的低沉撞击声时,那就是远处的雄性盘羊在发情顶斗。雄性盘羊争偶时,双方双目圆睁,全身肌肉紧绷,毛发直立,圆张的鼻孔中喷出两股白色的雾气。挑战的盘羊从轻轻顶碰,相互试探开始,如果冲突的双方都不退让,则冲突升级为真正的决斗。
这时,冲突的双方先后退几步,然后低头、飞奔助跑、跃起,奋力将一双大角顶向对方,双方的两对大角相互撞击时,发出“当”的一声巨响,在山谷中回荡。盘羊不仅头骨坚硬,而且前额有巨大的额前窦,额前窦的空腔能够缓冲撞击的冲击。当双方撞击后不分伯仲时,争斗的两只盘羊会再次各自后退,然后,再次低头飞奔、跃起,再次将大角撞向对方。巨响再一次在山谷中回荡。“当”“当”…… 一次又一次,雄性盘羊会持续争斗下去,直到一方力量不支或一方受伤失败逃走为止。
成年雄性盘羊角上常常能看到繁殖期争斗撞击的伤痕,一些雄性个体会在争斗中受伤而死。显然,盘羊的角是性选择的产物。
雌性盘羊的角比雄性盘羊的要小(蒋志刚摄)
盘羊的那对大角还是盘羊的物种识别特征。不同盘羊之间的体型大小、毛色深浅和角的长短粗细、弯曲扭转方式存在差别,角的表面风化褪色,有粗糙环纹和较深的称之为“年轮”的脊纹,人们通过分辨盘羊的角型和角的大小来识别盘羊。为什么不同地点雄性盘羊的角差异如此之大?由于角型大的盘羊体型也大,在争偶角斗中获胜的几率亦大。于是,角型大的盘羊可能繁殖更多的后代,雄性盘羊的大角成为性选择的性状。盘羊指名亚种——阿尔泰盘羊头顶着一对粗壮的巨角,角的横切面近似圆形,长1米有余,环绕耳朵几乎盘旋了两圈,从侧面看,那盘旋的角有点像中空的螺蛳壳。
而栖息在帕米尔高原的马可波罗盘羊,角粗大,近头端盘旋,角的末端呈扁平状,一直向外伸展,有点像宋朝官帽的帽翅。马可波罗盘羊角长一般过1米,甚至可达1.9米。此外,毛色也是盘羊的分类特征。马可波罗盘羊的毛色明显比其他盘羊的毛色浅,到了冬天,马可波罗盘羊头部、喉部、臀部、胸部及四肢的被毛都转为与腹部被毛相似的乳白色,只有体侧和背部被毛是浅棕灰色;而准噶尔盘羊、阿尔金盘羊、罗布泊盘羊等的毛色是棕色的,相差不大。
本文选自《中国林业》
2018.7上
本文系《中国林业
》
原创,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图文作者姓名,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修改编辑,违者必究~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林业新动态,敬请关注《中国林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