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刚开学,研1的师弟师妹就被师兄师姐领着去养鼠鼠、配鼠鼠,打算开始自己辉煌的科研生涯(*^▽^*)。结果拿到小鼠的基因型鉴定数据傻眼了,
辛辛苦苦繁殖的纯合子怎么就变成杂合子了?!怎么空白对照居然有目的条带?!每次的鉴定结果还不一样呢(╥﹏╥)?
其实在基因编辑小鼠的研究中,基因型鉴定环节至关重要,它涉及到了方案设计、PCR引物选择和DNA提取等,细节上的疏忽便可能导致结果天壤之别。什么时候是进行基因型鉴定的最佳时机?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怎么设置?又该如何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率?
针对基因编辑小鼠的三大技术路线,如何选择准确的鉴定方法并设计适配的鉴定方案?
9月26日(周四)晚7点
,我们将开展
「基因编辑小鼠的鉴定策略及应用案例」
线上课程,由
赛业生物生产中心分子部门经理王康
为大家带来
基因编辑小鼠鉴定策略
等干货教学,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因编辑小鼠的
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解析
,为大家讲解
基因型鉴定失败的解决方案
。“码”上报名,相约云端!
拥有多年的基因编辑技术实战经验和模式动物生产研发相关经验,主要负责基因编辑大小鼠的策略方案、基因型鉴定和设计、构建与优化能够精确靶向特定基因位点的各类载体系统,尤其擅长大片段困难载体的构建与分析。
赛业云课堂持续推出
基因编辑模型
系列课程,希望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启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扫码进入B站视频专题页回顾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