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通风——保障人防内的掩蔽人员在战时正常呼吸
在人防主体和人防口部位置确认后,通风成为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人防内部的空气通过超压排风(空气从压力高的一侧流向压力低的一侧)的形式进行流动,如表 1 所示,可以看出,位于防护单元主体以上的功能性房间均为进风系统的房间,位于防护单元主体以下的功能性房间均为排风系统的房间。同时根据空气流动的路径,可以看出风向序号相邻的房间应该相邻,以保证空气不会发生逆流。
表1 人防空气流向表
风向序号
|
风向路径
|
空气性质及变化
|
No
:01
|
室外
|
污染空气
|
No
:02
|
→进风井
|
污染空气
|
No
:03
|
→进风扩散室
|
污染空气
|
No
:04
|
→除尘室
|
过滤掉大颗粒尘埃后的污染空气
|
No
:05
|
→滤毒室
|
过滤掉有毒气体后变成清洁空气
|
No
:06
|
→进风机房
|
清洁空气
|
No
:07
|
→防护单元主体
|
人员吸入O
2
呼出CO
2
,O
2
含量高逐渐变成CO
2
浓度高的清洁空气
|
No
:08
|
→卫生间
|
CO
2
浓度高变成卫生间气味浓的清洁空气
|
No
:09
|
→防毒通道
|
CO
2
浓度高、且有卫生间气味的清洁空气变成污染空气
|
No
:10
|
→排风扩散室
|
CO
2
浓度高、且有卫生间气味的污染空气
|
No
:11
|
→排风井
|
CO
2
浓度高、且有卫生间气味的污染空气
|
No
:12
|
→室外
|
污染空气
|
由此可见,当人防主要出入口的位置确定后,排风竖井和机房位置紧邻人防出入口而确定(图 6),这是因为战时有人要从室外主要出入口进入
人防,而从室外进入人防的人员身上有可能携带细菌等有害物质,所以在
完全进入人防之前,应在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的防毒通道“吹吹风、
淋淋水”,进行洗消,防止将室外沾染的毒剂带入人员掩蔽区域。因人防
内的清洁空气十分珍贵,所以应尽量将人防内被掩蔽人员呼吸以后的 CO2
浓度高但没被污染的空气,作为“清洗”外来人员身上有害物质的“风源”。
图6 人防排风区域的确定
排风竖井和机房位置根据主要出入口确认后,进风竖井、进风机
房(图 7)和滤毒室的位置随之确定。进风部分功能房间应尽量远离排风
功能部分,如果人防主体为矩形平面,进、排风井应尽量放在对角线的两
个远端位置,因为战时通风为超压排风的形式,即通过进风形成空气压力,
使清洁空气流向压力小的区域,最后通过排风口排出人防,如果进、排风
区域距离过近,势必造成部分区域空气流通不畅,CO2浓度过高,影响掩
蔽人员的呼吸(图 8)。
图7 电动脚踏两用风机
图8 人防进风区域的确定
人防室外主要出入口作为战时使用的出入口,其口部通风形式也采用空气从压力大的一侧流向压力小的一侧。如表 2 所示,可以清晰地看出,
风的流动方向与人进入人防方向正好相反,可利用 O2含量低但没有被污染
的清洁空气作为“风源”,吹掉欲进入人防内的人员身上携带的有毒气体
和尘埃。
表2 人防口部人员与空气流向表
风向序号
|
风向路径
|
风向与人流共享路径
|
人流路径
|
人员停留区域
|
人流序号
|
No
:01
|
卫生间
|
|
→人防内部
|
区域四
|
No
:07
|
No
:02
|
|
→第二防毒通道
|
|
|
No
:06
|
No
:03
|
|
→检查穿衣室
|
|
区域三
|
No
:05
|
No
:04
|
|
→淋浴室
|
|
|
No
:04
|
No
:05
|
↓
|
→脱衣室
|
↑
|
区域二
|
No
:03
|
No
:06
|
|
→第一防毒通道
|
|
|
No
:02
|
No
:07
|
→排风扩散室
|
|
室外通道
|
区域一
|
No
:01
|
No
:08
|
→排风竖井
|
|
|
|
|
No
:09
|
→室外
|
|
|
|
|
表 2 所示的在人员停留区域之间设置密闭门,所有密闭门不能同
时打开,当进入人员在每个区域内停留一定时间并接受“排风的洗礼”后,
才可打开下一个密闭门,进入下一个区域并关闭身后的密闭门。第一防毒
通道与第二防毒通道之间的密闭门只是方便平时功能的使用,在战时不允
许打开(图 9)。
图9 人防室外主要出入口风向与人流路径图
5 人防的水与电——满足人防内掩蔽人员在战时的基本生活需要
从上述内容得出,人防室外主要出入口确定后,与排风有关功能的房间要临近主要出入口设置,同时卫生间也要靠近排风区域,所以人防的生活水箱间应贴近卫生间布置(图 10),以利于洗浴的用水和废水能够冲洗厕所。除人防医院外,其他人防工程的面积总和超过 5000m2时,应设置柴油电站。发电机组容量大于 120kW时,宜设置固定电站,发电机组容量不大于 120kW 时,宜设置移动电站。
图10 厕所与水设备间靠近排风区域布置
6 人防细部节点——关系到整个人防能否良好运行
6.1 密闭通道与防毒通道
密闭通道是完全密闭的通道空间,可在战前或战后使用,战时不可使用,一般通过两道密闭门或一道密闭门和一道防护密闭门封闭。防毒通道也完全密闭的通道空间,但是因为在战时使用,所以需要使通道内的空气压力大于室外空气压力,通过超压排风实现,避免细菌和毒气等进入,一般通过两道密闭门或一道密闭门和一道防护密闭门封闭(图 9,15)。各类规范中带“防”字的房间,一般指该房间通过采用空气压力大于外部空间压力的措施,主动防止外部空间的气体进入该房间。例如防毒通道、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防火隔间、消防前室等。规范中带“闭”字的房间,一般指该房间通过封闭和密闭措施,被动阻碍外部空气进入该房间,如密闭通道、封闭楼梯间等。
6.2 扩散室与防爆波活门
为了削弱冲击波对直接接到风井上风管的压力,在风井与风管之间增加扩散室或扩散箱,利用空间扩散作用减少冲击波的压力(图 11)。位于人防风井和扩散室之间的墙体上采用防爆波活门进行分割,平时使用时将防爆波活门打开,通过活门洞口进风或排风,战时使用时将防爆波活门关闭,通过活门上的悬板缝隙进、排风(图 12)。当风井受到冲击波的压力时,悬板在冲击波压力作用下将自动关闭,避免内部空间受到损害。冲击波过后悬板会自动打开,保持空气通道畅通。必须引起注意的是:防爆波活门只有逆时针开启和顺时针关闭一种开关方式(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