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道学舍
——何为“知道”: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 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样做! 让我们用社会的常识和道理改变自己,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厨房小家电5大废物排行榜,劝你有钱也别买 ·  6 天前  
老子道德经  ·  最好的福相:厚道(深度好文) ·  6 天前  
学习强国  ·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你就不平凡 ·  1 周前  
洞见  ·  永远不要和任何人诉苦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道学舍

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被打了,你会怎么做?

知道学舍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2-28 12:44

正文

接毛毛放学,幼儿园老师有些抱歉地说:毛毛妈,毛毛今天被小朋友不小心撞了下,因为摔倒嘴巴磕破了皮。小孩子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我表示理解。但孩她爸不这么认为,他连问宝宝:是不是小朋友打了你,是不是和小朋友打架了? 护娃心切的孩子爸,那晚居然教三岁的朵防身术:挡住,推倒。


爸爸坚持认为:一定不能让自己吃亏,所以,即使不打回去,也要挡住保护好自己,然后告诉老师。 虽然我觉得爸有点小题大做,但却陷入沉思:如果我的孩子,在学校真被人打了,我会怎么做? 小时候,我和弟弟妹妹和其他孩子发生争执,母亲批评的总是我们。


因此,我常怀疑自己不是她亲生的,因为她从来就没有“保护”过我们,甚至在长大成人后,我还问过我母亲这个问题。 母亲的回答貌似也有她的道理,她说:我不可能当着别人的面去护住自己的孩子,这样很没教养,即使是对方错了,我也不能这样咄咄逼人,也要先找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首先这是个教养问题,其次,这只是孩子间的小吵小闹,又没弄伤什么,无关大碍,何必放大引起大人间的纷争。 但是,大人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可能会陷孩子长期处于不公正中。 孩子的内心是惶恐不安的——我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父母没有替我主持公道,没有保护我,爷爷奶奶也是,我身边的亲人都不爱我,他们嫌弃我,我被抛弃了。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相处形成的关系模式、心理模式,是我们人格的基础,就像是新出厂的电脑装上了一套操作系统。 这类孩子成年以后,或多或少都会缺少安全感。有心理专家认为,被遗弃感是所有恐惧之母。 但庆幸的是,我爸对娃却是截然不同的偏爱。


读小学时,我们班的小霸王男生追打我妹,一直追到我家里。当时我爸在家,他的大嗓门镇住了那个调皮蛋:你这熊娃,胆子够大,居然敢跑到人家家里打人,你试试看,敢动我女儿一根汗毛,老子让你这个小兔崽子好看。 结果,那个小兔崽子吓跑了,并且再也没有欺负过我妹。


我弟曾和别人发生冲突,并因为将别人误伤而赔偿医药费。也是因为这次冲突,我爸才得知,孩子在学校一直被人欺负被人打,而老师竟是睁眼瞎。 我爸当时的态度是:宁愿孩子打伤别人去赔偿,也不要让孩子受伤。 


当然,爸说他不是鼓励孩子去打架闹事,而是要孩子学会反抗,这是一种精神。当孩子受到不公,就不应该忍气吞声,而是坚决反抗。他很乐意为这个过错买单。


想来,这也是我们姐妹兄弟小时候崇拜我爸的原因——他就是安全感所在,也许别人会觉得他霸蛮不讲理,可是在儿女心中,他就像一座山屹立在我们心中,保护着我们。 我不赞成所谓的以德报怨,也不赞成对孩子灌输这种“美德”。


也许,这会是一种好家风,好教养。但一味要孩子对别人的伤害过度忍让,不反抗,或者反抗后被惩罚,会让孩子渐渐失去对亲人的信任感,尤其是模糊对人对事的好恶判断。我相信,鼓励孩子反抗,建立威严感和王者范,比所谓不伤人的教养更实用,也更接地气。


如果你的孩子被打了,你会怎么做?从小让孩子学习保护自己。

虽然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我们的视线范围之内,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还是非常必要。两岁左右的小孩可以学会说不,也可以大叫,向爸爸妈妈或幼儿园的老师求助;三岁到四岁应该学会明确表达自己不喜欢对方的行为,大声制止,没有用再向大人求助;五岁以上应该学会保护头和眼等重要的部位,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还手。当然,遇到极少数言行粗鲁又不讲理的人要敬而远之。


第一时间安慰他/她,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记得小时候生病打针本来是疼的,爸爸妈妈抱着就觉得好很多,都是心理上的安慰吧。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我们第一时间能陪在孩子身边,安抚宽慰,委屈就少了一半。


小安和小迪经常为玩具闹矛盾,一次,小安边喊妈妈一边生气的跑到厨房,眼角挂着泪水,小嘴都快撇到下巴,我放下正在清洗的餐具,拭过水抱起他,“这是怎么了,跟我说说吧”

 “哥哥推你(他还分不清你我)”

“哥哥推你是不对。他为什么推你呢?”小家伙不说话,趴在肩上哭。

根据经验,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是不是你没经过同意,拿了他正在玩的玩具?”哭声变小,继续沉默。

“下次想玩哥哥的玩具要先问他,我们一起去问他好吗?”

  “嗯。”

 另一边,小迪拿着刚拼好的飞机,有点心虚地看着我,“是他先抢我的飞机,而且总是把它弄坏”

“那推人对吗?”哥哥低下头,小声说“不对,sorry,哈里。”

小安,你要不要问一下哥哥愿不愿意让你也玩一下?”

 “Mag ik ook(我也可以玩一下吗,兄弟俩之间常用荷兰语)?”

 “好吧,但是你要很小心,不能弄坏”哥哥递给他。

 还没走到厨房,两人已经有说有笑地玩开,天气瞬间转晴。


有时候小孩打人是因为不懂得用语言去沟通,如果是不喜欢对方的某种行为,可以用语言提醒或警告,比如“我不喜欢你弄坏我的玩具”等,若是因为有某些需求,可以直接提要求,比如“我可以看你的书吗?我能一起玩吗?”被打之后,同样可以说出自己的心情或感受,“我不喜欢你这样/打人很没有礼貌/这样我不想跟你玩”等,对方会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


如果你也有一个不会还手的孩子,不妨往好处想,不还手并不等于懦弱,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是非,存善意。再说成年人还有不打不相识的例子。要相信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会懂得和适合的人打交道,目光放远点,你就不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