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杜课
杜骏飞老师的课外辅导,一千零一次人文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教育新闻  ·  痛心!他不幸离世,年仅48岁 ·  3 天前  
江苏教育新闻  ·  痛心!他不幸离世,年仅48岁 ·  3 天前  
勤于奋  ·  2025年开工,继续操作国外LEAD赚美金 ·  3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最佳行骗策略 与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杜课

如何成为很厉害的人?(杜课764期)

杜课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8-12-30 23:30

正文

全文共 1890 字,阅读需要 5 分钟



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年话新”茶话会活动上,同学们就生活和学习提出了许多疑惑,寻求老师的解答,今天,我们将这场师生之间的对话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亦有所启发。


茶叙答疑


>


附茶话会大全景




Q
&
A



现在的学科分化越来越体系,专业性越来越强,学科间的壁垒越来越难打,如果我兴趣广泛,没有特别想学的领域,但是我什么都想学一点,所以我在每个领域都比不过专业的人。如果我是这样的人,那么我该怎么办?



杜骏飞:

是什么导致你一事无成或出类拔萃?其实是看你能否能把广泛的兴趣,聚焦到自己最优势的领域。


如何成为兴趣广泛又很厉害的人


如果你的兴趣非常驳杂,注意力经常分散到不同领域,你可能会成为两种人:第一种,你特别厉害,第二种,你一事无成。


这里,是什么导致你一事无成或出类拔萃?其实是看你能否能把广泛的兴趣,聚焦到自己最优势的领域。


还有一点,尽管也有人大器晚成,但一般来说,人不要开窍太晚,到了40岁还搞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擅长什么,这可不行。


所以,你年轻的时候,应该兴趣广博一点,多学一些学科,多去一些实习单位,多尝试一些工作类型,但也要留意刻画自己的立身之本,为此要认真确定核心兴趣和核心能力。


你毕生的职业最好是在以下三个圆圈的交界点:第一,你最擅长,第二,你最喜欢,第三,你认为最有价值。 这三个圆圈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它们都足够大,又有幸聚焦到某一个点上,而且你还花了在这一点上很大力气,那么恭喜你,你会成为那个特别厉害的集大成者。




关于杜课上的一篇文章《俞敏洪说什么》,我一直有个疑惑。是这样的,老师,我不太关注新闻和社会热点,偶然一次,在微博上看到“俞敏洪歧视女性”的演讲视频,看完演讲视频,可能是因为我对新闻不够敏感,我在他的演讲当中并没有看出来歧视女性。后来在杜课上看了您对这一事件的评价,个人感觉,你表达的意思也是如此,大家高看了俞敏洪,其实俞敏洪表达的只是自己的一个关于男女差异的观念。


在我们日常的表达中,有的时候,如果我与一个同学交流,然后由于我话语表达不当,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造成一些冲突。那么我们如何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一些话语问题与人产生冲突?



杜骏飞:

有知者能容忍无知的可能,远多于无知者能容忍有知。


不要与太低的人群在一起


这个问题挺难回答。心理学上有一个发现,无知带来的傲慢远比智慧带来的傲慢要多,换句话说,人越无知越可能会自信。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现象,很多人在网上、在网下,因为缺少知识,缺少辨识,而会匆忙地对一件事发表偏执的意见。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互联网这个大广场上发言,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因为可能碰到一些缺乏理性的人群。


如果你总是会面对比自己水平低得多的人,就要学会防范因为表达不当带来的损失,更要防范因为听众偏激而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为他们会给你带来误解,带来无理表达和话语暴力。


一般来说,如果你不愿意磨练自己的表达之道,那么只有一个万全之策: 远离人群,特别是远离比自己无知的人群。这个世界上,有知者能容忍无知的可能,远多于无知者能容忍有知。




老师为什么会对很多事情有那么多看法?老师您认为您是从哪里获取一些观点和看法来源,如何养成自己每天思考的能力。



杜骏飞:

当知识建构到一个高水平时,思考能力会提升到一个新维度。


人的思考能力是从哪里来的?



当知识建构到一个高水平时,思考能力会提升到一个新维度,你开始拥有所谓“智识”——它是“知识分子”的词根。


智识,意味着逻辑思维,意味着科学方法,意味着资料阅读,意味着叙事,当然,肯定也意味着分析和综合能力。


这些,其实才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根本原因。


通过好的学术训练,迟早你会成为一个职业级的思考者,对那些不复杂的日常问题,你差不多能立即进入一个对话情境,再花一点时间学习以启动思考,并很快拥有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能力。


d u k e x z s .











欢乐七语 十三不争


1 1 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