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nitama讲道理
首个面向华语动漫爱好者的动漫主题电子杂志。功能包括:订阅专栏推送、读编往来。更多精彩期待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解散! ·  13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15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突发!美国,宣布暂停! ·  19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痛悼!巨星陨落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nitama讲道理

你真的要让声优弹这个?!

Anitama讲道理  · 公众号  ·  · 2019-12-10 12:15

正文



作者:怠心客

封面:BanG Dream!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摘要


藤永龙太郎谈自己和《BanG Dream!》的音乐。


动画与音乐密不可分,动画作品能够获得全世界的支持,也离不开音乐的力量。如今,日本动画歌曲和 J-POP 一样广为传颂,配乐的质量也丝毫不逊色于真人作品。现在的动画音乐,到底是如何诞生的?


《Keyboard Magazine》2019 年秋季刊制作了“动画与音乐的关系”专题,请到众多动画音乐、动画歌曲相关人士,倾听当事人的证言,追溯大师们的足迹,分析名曲的乐谱,解答动画与音乐形成现在这种关系的过程和手法。



上松范康主宰的音乐制作集团 Elements Garden 创作出了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动画歌曲,近些年描写高中少女的乐队人生的《BanG Dream!》更使他们受到关注。Elements Garden 曾有一名美国人成员 Evan Call(2016 年退出),想来国内也有许多音乐爱好者梦想着成为他们的一员。


藤永龙太郎在 2014 年加入音乐制作团体 Elements Garden,之后深度参与了《BanG Dream!》系列。他在访谈中讲述了自己和 Elements Garden、《BanG Dream!》的故事。



藤永小时候并没有学过乐器,但是他的父母喜欢坂本龙一,所以他也练习过《energy flow》玩。真正开始音乐,是临近初中毕业时,和朋友组成了 3 人乐队,他负责贝司。升入高中,他加入了轻音部,在学校外也组成乐队,开始在 Live House 演出。不知不觉中,音乐就成了他生活的中心。


藤永是从 copy ASIAN KUNG-FU GENERATION 和 BUMP OF CHICKEN 等乐队开始接触音乐的。当时正逢 ELLEGARDEN 的全盛期,所以他也玩起了旋律硬核朋克。后来,他又给金属和流行乐队帮忙,接触的音乐幅度越来越广。另外,受到父母的影响,他也会弹弹 Beatles。事后一查,受到 Beatles 的影响的乐队里,他喜欢的还不少。虽然不会弹,但是古典音乐中他还喜欢李斯特。


高中快毕业的时候,乐队决定写一首原创的歌曲。藤永买来吉他,开始自己作曲。他写了一首流派是吉他摇滚的歌曲,旋律抓耳,节奏也挺快,是首简单易懂的适合 A 面的歌曲。他又自己演唱,从贝司转向了吉他兼主唱。



在大学里,他又是在轻音同好会里玩翻唱,又是在校外组成原创乐队。在此期间,他也曾靠弹吉他获得收入。等到开始求职的时候,他便产生了把音乐当成工作的念头,开始寻找音乐相关的公司。他一开始在唱片公司求职,可是再三考虑之后,他还是想要自己写音乐。于是,大三快结束了的时候,他干脆地放弃了求职,打算先去上音乐专门学校。他说服了父母,在 Muse 音乐院学习了两年。


以代表上松范康为首,Elements Garden 的多位作曲家都是 Muse 音乐院出身,上松还在这家学校当过讲师。当时,Elements Garden 刚好在募集作家候补,派了菊田大介和岩桥星实两人去母校招新。藤永觉得机会难得,报了名,就幸运地被录用了。


当时的藤永觉得,只要能以音乐为工作,干什么都行。他高中时起开始看动画,也喜欢动画歌曲。但是对玩音乐的高中生来说,动画歌曲实在太难了。他曾经 copy 过上松给水树奈奈写的歌曲,觉得非常帅气。所以,动画歌曲也被他列入了工作的选项之一。他向 Elements Garden 之外的几家音乐制作公司也投过简历,但因为觉得自己写的音乐可能适合动画歌曲,所以选择的目标也以偏向动画歌曲的公司为主。


一般来说,新人进入 Elements Garden 之后,是先从助手做起,等助手期满之后再接受成为作家的测试。但是有一次,藤永龙太郎收到了编曲的提议。上松写好旋律,众人分别编曲,请 Elega 的前辈作曲家们听听,藤永受到的评价还不错。


又过了几天之后,上松忽然推开助手室的门,说:“藤永,到你出场的时候了。明天之前给我编好这首歌。”


那首歌不是动画歌曲,而是偶像团体 drop 的《いろはにほへと de ヴァンパイア》,藤永和前辈菊田大介共同编曲,在乐坛出道。自那之后,他一边继续助手的工作,一边兼职当作家。



虽然发表了自己参与的作品,但是藤永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什么实感,觉得好像和以前玩乐队时没什么区别。然而,到了自己参与的乐曲在演唱会上被表演出来的时候,这种观念一下子就被改变了。他看着自己的乐曲在自己从来没有登上过的大舞台上表演出来,观众们热火朝天,才感受到:“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听我的曲子。我干的事比自己想得更重大啊。”这固然是一种压力,但能够让这么多人 high 起来,也让他感到开心。


在进入 Elements Garden 那年秋季,藤永第一次参与了动画作品,为《侦探歌剧 Milky Holmes》中菊田大介作曲的两首插曲《ミルキィろけんろー》和《ハートGoes on!》担当编曲。他虽然心想:“一上来就让我负责动画的插曲,能行吗?”但是上面对他说:“你玩过乐队,应该擅长乐队歌曲吧?”于是,藤永一开始交上了比较厚重的《ハートGoes on!》。可片方想要的似乎是更直接的摇滚歌曲,他就又重写了一首。结果,两首都被采用了。


虽然是给声优写的歌曲,但是照顾声优唱功的旋律音程和演唱部分分配都是菊田负责的。藤永只是随心所欲地加入吉他和贝司,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特别是《ハートGoes on!》是 Beatles 那种轻快质朴的摇滚,和一般歌手演唱的歌曲没有太大区别。



关于已经成为 Elements Garden 代表作之一的《BanG Dream!》,因为这是一部乐队作品,所以藤永早在立项会议时便作为助手参加了,当时,连《BanG Dream!》这个名字都还没有定下来。同年夏天,声优们开始练习演奏,藤永也会去彩排的现场。所以,他在很早就参与了《BanG Dream!》的项目。就是在制作前面说的《侦探歌剧》的同时,《BanG Dream!》也要制作第一首原创歌曲。于是,藤永负责了《Yes! BanG_Dream!》的编曲。


参与《BanG Dream!》的声优,当时大多都只是摸过乐器而已。所以,藤永编曲时留心写出新手也弹得出来、还要简单帅气的乐句。Elements Garden——特别是上松——写出的乐曲炫技多、节奏快,非常难弹。作曲的阶段就已经如此了,这让藤永非常头疼,要怎么给这东西编曲。不是说加点帅气的乐句进去就行,还得是能在 Live 上实际演奏出来令粉丝倾倒的乐句。最后,他想出了一套方法:如果是吉他,那就以八度音为主,再加入听起来像是连复段的琶音啦、指位完全不动只要记住就能轻松弹出来的乐句之类。



但是紧接着第二首歌《ぽっぴん'しゃっふる》就是一首欢快的 220 bpm 的见了鬼的歌,藤永哑口无言:你真的要让声优弹这个?!而等拿到第三曲《STAR BEAT! ~ホシノコドウ~》,作曲时就已经是 190 bpm 的 8 拍子,藤永觉得已经无计可施了。


他最担心的,是当时毫无经验的键盘手伊藤彩沙。第 1 曲没有键盘,是用铃鼓烘托气氛;第 2 曲开始用风琴,写得也比较简单,只用弹和弦就行;而到了第 3 曲,才要让她挑战了钢琴。藤永编排成左手待机、右手弹琶音。一开始只打算让她用右手弹,但编着编着就要用上左手了,藤永还是让她试着挑战了一下。


藤永自己以前弹过钢琴玩,所以可以自己试着上手弹,如果觉得不对就重新录过。而反过来说,他并没有学过钢琴,所以就有一种贴近新手的感觉,认为自己觉得简单的乐句,声优应该也能弹得来。他想,真正弹键盘出身的人弹出来的乐句,让没玩过乐队的人去弹,一定会很难。所以,藤永决定相信自己的感觉。虽然他不知道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作为键盘乐句对不对,但他的键盘水平是和《BanG Dream!》一起提高了。


藤永龙太郎进入 Elements Garden 以来,一直以编曲为主。第一年年底,Elements Garden 要给声优苍井翔太写专辑收录曲,公司决定让助手也写一首试试,就举办了内部竞标赛。藤永交上去的一曲得到了采用,就是后来的《SETSUNA DROP》。



编曲,会受到种种限制:旋律和作曲家的意图如何,特别是动画歌曲的话还要考虑作品想要什么样的音乐。他要思考在这些限制里怎样编排能够让乐曲更加有趣。而作曲不一样,他会知道整体的方向性,在这个方向性里把自己能拿出来的东西 100% 都塞进去。编曲是把别人写出来的歌曲的好处发扬光大,从 1 变成 10,所以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他可以和拿到的方向性相对比,做出种种判断,控制乐曲的快慢明暗。


在《BanG Dream!》里,藤永也负责了多首歌曲的作曲,以 Poppin'Party 和 Roselia 两支乐团为主。他第一次给《BanG Dream!》作曲,是动画一期 ED、Poppin'Party 的《キラキラだとか夢だとか ~Sing Girls~》。他之前一直是做编曲,所以心里就产生了念头:如果我能给 Poppin'Party 作曲,我要写成这样的。


上松范康自己是弹钢琴的人,写出来的曲子氛围和藤永搞过的乐队就不一样,会体现出上松自己喜欢的西洋乐队的感觉。而藤永则想要尝试别的东西,在《キラキラだとか夢だとか ~Sing Girls~》里,他第一次实现了自己想进行的挑战。他作为编曲家参加的《Yes! BanG_Dream!》也是一样,加入了乐队吉他手经常演奏的 Dadd9 和 D(onG),是非常真格的乐队音。



藤永少时听 BUMP OF CHICKEN 等乐队,心里有那种简明易懂的 J-ROCK 的流脉。所以,为 Poppin'Party 写歌时,他就是按着那个方向写的。但是,藤永也玩过更“重”的音乐流派,虽然为期很短,但他在上高中时还组建过金属乐团。


进入大学以来,Memphis May Fire 和 Attack Attack! 等金属核乐团也在日本流行起来,藤永听了,也想玩这样的音乐。这种流派虽然很接近动画歌曲,但是他进入 Elements Garden 以来,却没有做过这种音乐。前辈们写的曲子,也没有那么重的乐队音。所以,到了要组建 Roselia 的时候,藤永就想要往那种实打实的方向上搞搞看。


但实际上,Poppin'Party 的吉他要比 Roselia 更难,他是按照所谓 J-ROCK 的吉他手那种有气势的演奏法写出来的。而 Roselia 重视声音,写得太花里胡哨就会混在一起听不清,所以他请声优弹得比较简单。不过,如果永远是一个调调,那双方都会太束手束脚,所以他也逐渐在将二者的演奏风格混合起来。


至于键盘,Poppin'Party 为了让 CD 和 Live 音数一致,基本上是用钢琴和风琴,偶尔会把合成器音色叠起来添添彩。而 Roselia 不仅会用多层合成器音色,还塞满了同步。合成器音色多、又是弦乐又是钢琴、有时候还有键盘手人手弹不了的 Program。


Roselia 的两任键盘手都是弹过键盘的,藤永也就敢把键盘写得又难又炫。但正因为她们弹过钢琴,所以藤永没有把乐队的键盘写出钢琴的感觉,而是加入了很多不会弹钢琴的人会写的 Emo 音乐那种比较帅气的快速乐句、还有模进式的乐句。


另外,前面说过,上松范康自己会弹钢琴,所以藤永也会灵活利用上松作曲时演奏的钢琴。因为上松手大,弹起钢琴来八度音幅度也大,女性声优的小手应付不来,所以藤永也要把八度音拆分开来,配合键盘手进行调整。



在为《BanG Dream!》创作的众多乐曲里,藤永感情最深的,是动画第 2 期的 OP《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作为动画主题歌,这是他为该系列写的歌曲当中最主要的一首,所以他像是要把自己一路走来的感情全部塞进去一样,鼓足了劲写出了这首歌。他细致入微地把 Poppin'Party 在那之前演奏过的吉他乐句和各乐器之间的轮奏都藏进了这首乐曲,所以演奏起来也很辛苦。虽然乍听一下是一首以气势取胜的歌曲,但细节是很丰富的。


转眼间,《BanG Dream!》立项已近 5 年。藤永认为,已经可以说,他给 Poppin'Party 和 Roselia 做的东西成了他自己的颜色。他从这个系列中真的收获良多。Elements Garden 制作的音乐以弦乐见长,整体上是一个擅长动画歌曲的团队。但是藤永自己的背景和团队不一样,他从进入 Elements Garden 时起,就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不同之处,做出有趣的东西来。而加入之后,他实际有机会做自己擅长的事,可以认真地面对乐队音乐,感到非常兴趣。


从 Poppin'Party 里,他精查了吉他音的叠加、音色调整,还有什么乐句能弹、什么乐句弹不出来。而在 Roselia 里,他通过实验让自己获得了成长。他学会了先尝试用一个简单的单发吉他乐句可以做到什么地步,接下来又细致地挑战吉他音的叠加方法。


在有些乐曲里,他会同时鸣响三把吉他:最下面是 5、6 弦的强力和弦,上面叠上 3、4 弦的延伸和弦,再叠一层八度音,挑战西洋风格的吉他用法。通过叠加吉他,使得乐手弹的虽然只是简单的乐句,听起来也可以很帅。


藤永不喜欢听起来就是一把主吉他一把节奏吉他。当他想要和节奏吉他不一样的填补声音的方法时,就会活用 Roselia 的经验。而他在 Poppin'Party 里用过的设定,在别的歌曲里也可以派上用场。这些东西,如果不是正儿八经的乐队作品,是没有机会尝试的。所以他给《BanG Dream!》写过各种各样歌曲的经验,一切都会对现在起到帮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基金报  ·  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解散!
13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15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突发!美国,宣布暂停!
19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痛悼!巨星陨落
5 天前
周国平  ·  谁是世上最无用而讨厌的人?
8 年前
好奇小姐的好奇心  ·  女朋友要我解释为什么手机里会有这个……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