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科研人才最少要花十年时间,但等人家成了副教授,就被别的学校摘走了。”西部某高校副院长王伟(化名)在电话中苦笑着告诉记者。在国内高校竞相创建“双一流”大学的今天,这样的场景正在加速上演。
对高校教师而言,这是一个体现自身价值的最好时代;对“缺兵少粮”的中西部高校而言,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西部著名学府的人才大量流失—与之相对,东部地区新兴高校的学术力量、排名快速上升。
“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此前,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已经向“挖人主力军”东部高校疾呼,“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
为了遏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教育部已经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但兰州大学青年教师李真(化名)告诉记者,流失的人才一部分是被更好的生活、科研条件吸引,另一部分则是“非走不可”“官方的限制恐怕难以收到实效”“根本上还是要弥平东部高校和西部高校间的种种差距,但这谈何容易!”
佛山科技学院也是挖人的主力军之一。佛科院领导贾原(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5年起,佛山各级政府将为其分拨总额为60亿元的经费,其总额已经超过了佛科院过往十五年的经费总和。其中,佛山市财政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确认,将在2015-2020年的这5年间,按年依次拨款30亿元,专门用于佛科院的人才引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贾原不愿对自己学校挖人的举动多做评论。
兰大的“反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孔雀东南飞,中西部高校的有实力教师被吸引到东部发达地区。此后,这种流动一直存在,东部发达地区高校院所借助自己的地理、经济及其他优势,不断挖人。一些原本整体实力雄厚的高校,被抢得伤筋动骨。历史悠久、学术声名显赫的兰州大学,甚至出现过某一学科人才断档的局面。群英荟萃的兰州大学被网友评为“最委屈大学”,人才流失是重要原因。
“在过去10年,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西部高校一校长说。
数据显示,仅2000-2004年,兰州大学共流失副高职称以上人员近40名。兰大的某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因为学术带头人的离去被迫摘牌。而珠三角高校中,常常能发现一些教师的职业生涯起点在兰州,或是有在兰州大学任教的经历。
兰州大学青年教师李真表示,兰大在理工学科较为强势,东部高校挖角的重点正在于此,“去年化学和历史系均有较大的人事变动”。历史亦是兰大的强势学科之一,国家级重点学科敦煌学正是设立在兰大历史院名下。
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31日,兰州大学人事处发出一项针对海外青年科研人才的招聘,其中几项条件颇吸引眼球:提供50万元一次性补助及不低于40万元的年薪;提供不小于130平方米的人才周转公寓,享受50万元住房补贴、安家费;在国家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基础上,提供200万-300万元配套经费。外界认为,这是兰大对多年人才流失状况的一次总回击。
兰大人才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应称,此次高薪招聘并非如舆论所形容的“反击东部高校挖人”,而是中央批准实施的“青年千人计划”在兰大的落地。其中,50万元一次性生活补助是由国家项目支撑,不低于40万的年薪则由兰大提供。但在兰大人事处给出的招聘书中,还写有“对未入选‘青年千人计划’但进入面试环节者或其他优秀青年学者,学校可按教授或副教授引进,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住房补贴”等字样。对此,兰大人事处并未作出更多回应。
但40万年薪,在珠三角高校面前仍旧相形见绌。在佛山科技学院给出的招聘待遇表中,记者发现,同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在佛山科技学院,除了能享受中央财政资助个人补贴100万元、广东省资助科研补贴100万元和50万元个人补贴外,学校还将按照“人才特区”二级特聘教授待遇提供最高150万元年薪及20万元安家费,此外还有最高250万元的购房补贴和120平方米的周转房,五年合计超过1150万元薪金。
谈及5年划拨60亿元的专项资金,佛科院领导贾原认为“并不算多”,具体分配如下:2016-2018年,省财政安排省市共建专项补助经费5亿元资金,支持佛科院教育教学的业务指导、科研创新平台搭建、人才队伍建设等;与此同时,佛山市政府2015-2020年分6年投入总额30亿元,按年到账,用于学院领军人才的引进等工作;另一方面,佛山市政府还将投入25亿元,用于支持学院建设新校区。
佛山的大手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010-2015年,全校共申请专利116项,到了2016年上半年,申请专利数突飞猛进达到356项。2016年,佛科院引入中科院院士2人(双聘)、长江学者3人、国家“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国家杰青4人、千人计划专家3人等高级人才。
不仅为了钱
华南理工大学某副院长凌杰(化名),2005年前一直在兰州大学任教。他向记者表示,来到南方后,经济条件确实比在兰州好得多,“如果一直在兰州工作,我基本上负担不起送女儿到美国留学的费用。”
同时,凌杰表示:“在广州的生活条件、教育、医疗和其他配套比兰州要好,对于子女的教育和家中老人的医疗的满足程度也更高。”
凌杰离开兰州大学的契机,缘于赴粤进行某次经济方面的学术交流。经过几次接触之后,校方提出希望他能够调来广州任教,开出的条件是:20万元的安家费和生活费补贴、15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以及提供170平方米左右的校内公租房。调任该校后,凌杰同样通过邀请讲学,挖到了几位在西北地区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现在我认识的在西部高校的教授们,年轻和有名气的基本上都已经被挖走了。”
凌杰透露,来到华工后,每月的到手工资,比之前在兰州“翻了差不多三倍”,从3000元左右跃升至超过8000元。同时,该校还为他的女儿提供了该校附属中学的入学名额。这正是许多“东南飞”的西部人才最现实的考量:来到南方,意味着更高的薪水,以及子女更好的教育与成长环境。
对于有志科研的高校教师而言,相对薪资,他们更在乎学校能为他们的项目提供多大的扶持力度。凌杰表示,近几年,由于沿海发达地区加大对大学建设的投入,加上东部地区学校综合实力和开放程度与西北地区比具有明显优势,使得东部学校和西北地区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很多西部学校甚至面临招生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同时在西部地区任教,出国交流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在学生水平和工作前景的影响之下,出走成为诸多西北地区老师的必然选择。
像兰大这样的西部高校还面临另一重窘境:高薪聘请外部人才,势必引起原有教师班子的不平衡感;而要使自己培养出的教师的待遇向外部引进人才看齐,则在财力上力所不逮。李真透露,他所在院就有教师因为无法接受新来的同事工资高过自己一倍,愤而南下。如此已经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人才流失后,学校招生质量下降,没人愿意来,于是只能依仗自己培养的教师,“有的院几乎都是本土教师,即便有引进的人才,也会觉得待不住。不是他们想走,而是不得不走”。
遏制人才流失
实际上,教育部早在2013年12月23日就发文指出:“支持高层次人才向中西部高校流动,东部高校不得到中西部高校招聘长江学者。禁止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要流动手续’或另建人事档案的违规做法招揽和引进全职人才。”
李真向记者介绍,当时这一规定对缓解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情况有一些效果,但争创“双一流”的活动又让各个高校不惜下血本、到处挖人。
今年1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高校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并明确强调,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要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从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通知》的整体原则是对的,“但需注意,文件只是说不鼓励,而非禁止。我们难道可以允许一些大学无限制地用纳税人的钱提高挖人标准吗?大家恶性竞争,非但影响工作,而且把人心都搞坏了。但同时也要考虑,在中西部、东北地区有没有重点大学或专门的研究所,如果它的确发挥不了作用,你不挖他,他也要走。”葛剑雄认为,中西部高校也要好好考虑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
凌杰表示,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高校人才流动是经济社会下出现的必然现象。对于高校人才而言,如何去到更大的平台区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其流动的根本原因,如果政府采取行政命令去干涉和停止这一种人才流动,必然会导致高校科研积极性的降低。避免西北地区人才的流失,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补贴,减少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落差,使高校人才不论在哪里都能够有好的生活环境和待遇,这样才能够避免人才的流失。(来源:时代周报 记者:杨凯奇 王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