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学长保持长期联系的,请抓紧关注下面这个号“李栩然”。
因各种原因,近期原创都只会在那里发。
如有情况,我们那里见。
1
是个大负面的热搜——
“南大碎尸案家属控诉演员张译”。
29年前,一个南京大学的女生,被残忍杀害,并碎尸2000多块。
关键是至今凶手还没找到,家属自然也是一直满怀痛苦无处安放。
而张译主演这部《他是谁》,不仅使用了“南大碎尸案”原型,还虚构了被害女生“有男朋友还喜欢已婚男人”的情节。
但是一年半过去,没什么结果。
所以只好喊话张译——
因为您在一年前主演的“人血馒头”电视剧《他是谁》,给我们这个伤痕累累的家庭带来了致命的伤害……
恳请您站出来为我们发声,要求有关方面正视自己的错误,停止对逝者的恶意消费。
2
这个骇人听闻的案子,发生在1996年1月。那
一天,南京下了场暴雪。
一个女环卫工打扫卫生时,在垃圾堆里发现了一个塑料袋。
一斤多的袋子,里面装着很多肉块。每一块都两三公分那么大,切得比较齐整。
环卫工以为是谁不小心扔掉的猪肉,决定带回家吃。
谁想回家清洗肉块时,发现里面竟然有
三根疑似人的手指
。
她顿觉大事不妙,赶紧报警。
警方随后对周边垃圾堆大范围搜索。
这一找,居然就找到了2000多块尸块。
这些尸块,大部分都被开水烫过。内脏、骨骼、头颅、衣物分开包装,被扔到八个以上地点。主要集中在南京大学附近。
这些尸块最终拼凑成了一个女性受害者。
警方推测,她在遇害前曾被囚禁,并遭受了饥饿的折磨。
作案手段残忍至极。
1月19日,我市发现一具无名尸体,女性,20岁左右,身高1.6米左右。
体态中偏瘦,眉毛较浓,右面颊有一黑痣,右耳垂侧有一绿豆大小的黑痣。
通报中这些信息,与南京大学女生刁爱青高度吻合。
那颗黑痣,刁爱青的母亲还问过她,“你怎么耳朵后边长了痣”。
3
刁爱青,1977年1月22日出生,遇害时19岁。
她两次高考都失利了。
1995年9月底,刁爱青办理了入学。
在校才三个多月,就出了事。
她在学校的最后时光,是1996年1月9日。
那天下午,她一直在床上呆着,没有上课。家人和朋友推测,她应该是生理期,身体不舒服。
晚上五点,她出了门,就再也没回来。
到十天后,1月19日,环卫工发现了她的第一袋尸块。
刁爱青上的是成教班,跟全日制大学生还不一样。
班里同学比较复杂,管理也松散。所以她失踪的十天的时间里,竟然没太有人关注到。
这一点,刁家人也是深感不解。
周围人对于刁爱青的形容,都比较一致:内向,文静,孤僻。喜欢独处,朋友不多。为人规矩,生活简朴。
还有同学说她有点小文艺,有时会故意把自己的名字刁爱青写成“刁爱卿”。
而这个小细节,也被用在了电视剧《他是谁》里。
刁爱青照片
4
2023年3月,张译主演的刑侦剧《他是谁》播出。全剧共24集。
首播即热播,一跃成为全网收视冠军。在后续的各类评奖中也领尽风光。
这样的成绩,出品方自然是名利双收,可喜可贺。但对于刁爱青的家人,却是一记猛捶。
因为出品方在宣发时,使用了“南大碎尸案”原型作为宣传点。
为了和原型呼应,剧里关于这个案件的剧情,也与原案件很相似。
在受害者的命名上,使用了跟“南大碎尸案”受害人刁爱青发音相似的“余爱芹”。
在作案手法、抛尸地点和方式上,剧本也都仿照了南大碎尸案。
余爱芹衣物上的名字使用“艾卿”。也是仿照了刁爱青亲手书写的“爱卿”。
在学校规规矩矩,却总爱化妆,穿漂亮衣服出校。
交往男朋友,并接受男朋友送的贵重礼品等等。而正是这一部分,让刁家人感受到了很大的羞辱和伤害。
“南大碎尸案”一度被称为中国第一悬案。
至今悬而未决。
29年以来,刁家人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用刁爱青姐夫的话说,
“与这个案子有关的一切,都如一座座大山,压得我们全家喘不过气来”。
刁爱青姐姐和爸爸
这些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不仅是对我死去妹妹的极大侮辱,更给我们全家造成了巨大伤害。
去年,刁家人就起诉了《他是谁》的出品方。
本来是默默维权,没有声张。但据刁爱青姐夫说,出品方一直拖延案件审理,也不肯公开道歉,维权很不顺利。
一方面,张译应该对自己参演的电视剧,有必要的审核评估;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张译名气大,通过他可以引起社会关注。
“张译平白无故躺枪,我也很不好意思。”刁爱青姐夫说。
5
一派认为,侵权的是编剧和片方,跟演员没关系。
张译只是按照剧本演戏而已,刁家人强行喊话人家,属于道德绑架。
另一派则认为,张译拿到一个有原型的剧本,应该想到会不会侵犯对方权益,何况这个案子知名度这么高。
而且他的表演本身就是刺向受害人家属的一把刀。现在出品方不解决问题,刁家人希望张译发声,合情合理。
第一,片方这样安排剧情,确实很冒犯受害人和家属。
家属起诉片方,有理有据。
第二,家属维权艰难,无奈之下才喊话张译。
虽然这件事的主要责任不在张译。但毕竟是他主演的作品,不能说毫无干系。而且家属喊话他的目的,也不是追究他的责任。而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希望通过张译的名气,来让更多人看到这件事,给片方施压。
第三点他们现在已经单方面自愿放弃了
。因为不想让别人说,他们是为了钱才去维权的。
从这些信息上看,我觉得刁家不像是胡搅蛮缠的人。
他们的根本目的,还是维护刁爱青的名誉。而且人家刚开始并没有声张,是在多次努力依然无法为逝者维权的情况下,走投无路才不得已拉上张译,并且也几次表达了对张译的歉意。
刁爱青死得那么惨,凶手又始终找不到。
现在被一个这么火的电视剧胡乱编排、污损名誉。搞不好以后大众就会认为刁爱青是一个不自爱的姑娘,留下永远的污名。
所以这千疮百孔的一家人,极力想护住刁爱青的最后一点尊严。
他们费尽力气,甚至都不要赔偿,只是要求下架相关剧集,加一个公开道歉,以证明刁爱青不是那样的人。
他们想的多半是,剧本要好看,收视率要上去,要赚钱,要拿奖……
这部剧编得精妙烧脑,可以看出编剧煞费苦心。
可是他们想到了各种剧情逻辑,却唯独没怎么考虑受害人的名誉、受害人家属的感受。
也许在他们的考量里,这是最不重要的一环。
就像大象赶路,无所谓踩死一只蚂蚁。
的确,跟片方相比,刁家是明显的弱者。
就算混身是理,也十分无力,维护不了自己的基本权益。
当蚂蚁被迫硬刚大象的时候,总要有人顾及蚂蚁的感受。
电视剧为了剧情需要,可以适度改编。
但这种改编不该侵犯别人的权益,不该建立在受害者家人的痛苦之上。这是法律,是规范,更是良知,是人味。
再大的制作,再多的投资,都应该对案件原型有基本的尊重。
这一次,张译也许没办法替受害者发声。
毕竟让一个演员对抗片方,也不现实。
但是张译怎么做都没关系,
他已经被动完成了他的使命。
我也相信,所有真正了解事件的良善大众,眼睛都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