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好好住APP
好好住APP官方账号,专注中国人家的家居社区,结识高能屋主,解决各种家居疑难杂症。好好晒家,好好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米汽车  ·  2025年春节假期小米汽车出行报告:小米汽车 ... ·  17 小时前  
蔚来  ·  2025顺意开年,满电出发 ·  3 天前  
蔚来  ·  下一个目的地,你设定好了吗? ·  2 天前  
理想汽车  ·  拼手速!理想商城开年秒杀倒计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好好住APP

50 年后,你可能会这样住!| 好好住 × MINI

好好住APP  · 公众号  ·  · 2017-11-01 22:02

正文


与三楼的 A 小姐分享楼下新开的餐厅,进门前和五楼的 B 同学打声招呼,记得六楼的 C 先生总是哼歌……这些属于邻里之间难以复制的温情,或许一旦习惯拥有了,便不会再以「社交障碍」作为冷漠和拒绝开口的借口。我们既需要寻找内心的平静,当然也需要通过社交来刺激灵感。人际间的亲密和疏离如何平衡,有不少设计师或是机构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今年八月的时候,汽车品牌 MINI 发布了一个全新的新媒体平台「URBAN MATTERS」,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城里人问题的未来方案。MINI 相信,人们完全可以在享受个人空间的同时拥抱社区,创造性的空间利用是未来都市发展的关键,也是对自己喜爱的城市表达爱意的新方式。


其实 MINI 所倡导的这种「共享居住」概念在全世界已有不少实践。更注重社区 感, 不同个性的人在这个社区中都能过得舒服而有「荣耀感」 ,社区中的邻居不再是邻居,而是可以温暖而热情对待的朋友。

01

有熊文旅公寓

苏州


设计师 / 青山周平


已然是「网红建筑设计师」的青山周平最近又火了。他将一个始于清代的苏州老宅「嘉园」改造成一个综合文旅公寓,这个老宅曾是民国时期的「颜料大王」贝润生(亦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的住宅;而改造之后,与其说这里是个文旅公寓,倒不如说是一个巨大且功能齐全的共享四合院。


3200 平米的大院子中有超过 55% 的部分用作了共享空间。 书房、酒吧、厨房、健身房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专门的池子让住客卸下心房一起泡汤 。正如青山周平先生所说的——我希望住在这里的人,可以从房间里走出来,和人产生新的交流。



02

base LIVING

上海


设计师 / BORJA


在上海,一直充当城市老灵魂改造者的 base 已开发了不少改造项目包括 base LIVING / base OFFICE等等(上海最舒服的街道前三名安福路,路口便有一大栋 base 的白建筑)。他们在 保留老建筑原先独具特色的空间基础 上融入现代空间美学,黑白外观是所有 base 系改造项目的特点。


外观讨喜之外,base 更大的意义或许在于 有城市结构中「共生」理念 的探索。譬如已有的宋园 base LIVING 中,一个供出租的复式房间里,木质阳台占据一大半的空间,和朋友或是邻居时不时聚会,一起享受上海刚下过雨的良夜,或是一起午后露台野餐,交流分享之后自己想必也有不少新灵感。



03

上野樱木 ATARI

东京


东京向来以「冷漠」著称。而位于东京上野的樱木 ATARI 则是用来驳斥这个固有印象的最佳例子。


这个拥有 80 多年历史的古民家在 2015 年被改造成一个 集合了民宿、精酿啤酒、咖啡、商店等的综合文化体 ,你可以在古风和室内参加年轻文化的活动沙龙,也可以在周末市集上买一些在地食材制作的手作食物,还可以在院子里樱花树下喝一瓶樱木 AKARI 限定的精酿啤酒,与邻座聊点街区里有意思的事儿,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就这么在沁凉啤酒中氤氲而生。



城市能如此,「家」自然也可以。 在好好住 APP 上,一些来自不同城市的住友与这些城市中的建筑似乎有种默契,住在有一把年纪的老宅中,但却用一番心力将这些老宅改造得现代化的宜居,并保有恰如其分的古韵,更重要的,住在这里,也确实回归了越来越稀缺的「街坊感」。


01


胡同里的小院

@之屋


来自北京的住友 @之屋 是位于北京国子监的选物店「好白商店」的店主,她们一家住在国子监旁一个需要拐弯多次才能抵达的犄角旮旯处。在与房东签了 10 年租约之后,她一气呵成将整个房子改造成了自己理想中最适合儿子之之的住所——正如宫崎骏《龙猫》里的那个老式日本平房。小院是之之每年生日派对举办的地方,也是在北京夏夜与朋友聚会抑或闲聊的情感联结处。



保留了建筑物古朴的外墙与瓦顶,以大片的玻璃窗取代了原有的水泥墙面。

02


弄堂老洋房

@黎波设计师


来自上海的住友 @黎波设计师 将老弄堂里的洋房改造成了一个更具悠闲氛围且功能齐全的现代空间。房子的外立面没有过多装饰,保留不少传统石库门的元素。而在室内,中西式结合的双厨房,手动伸缩的户外阳光房,挑空的全透明玻璃幕墙,在这里,与好友共同举办 Home Party 轻而易举。

在庭院中,黑色框架结构搭配大面积透明材质,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明确框架,也让常居者因为每天的绝佳视野而「日日是好日」。


厨房与餐厅中,乍看颇为现代,实则包含不少复古的元素,譬如质朴的老式电风扇与赤褐色的座椅。


03


腔调武汉民国老屋

@ 仲哥的御用大厨


来自武汉的住友 @仲哥的御用大厨 住在一个年纪大她四倍的房子里,她没有对她进行大改造,只通过装饰画和书让这个老宅重新焕发了生命力(懒也是社会驱动力之一)。这个房子亦成为了她和朋友瘫在地毯上吹牛聊天、看书交谈或是大型自拍的最佳场所。


斑驳墙面上掉落的漆、红木地面上的磕碰等,空气里都是时间流淌而过的气息。巨大的空间里,几块地毯分别铺设在房间里的不同角落,与朋友在此席地而坐舒服极了。


古老的物件保留下来,爷爷年纪的桌椅和壁柜不仅可以收纳,还是最佳摆件。

正如开篇所说, 日益「不务正业」的 汽车品牌 MINI 管得挺宽的,不局限于汽车制造,更关注这个城市以及城市里的社区空间。他们不仅推出了「URBAN MATTERS」这个平台,还在上海举办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展览! 从 10 月 27 日至 11 月 8 日 ,MINI 的「Urban Matters / 城市最迷人」主题展览将在上海太平湖广场上展开, 好好住作为 MINI 的合作伙伴也在第一时间前去玩耍了下。

(一则私心推荐:这个展览比人多而嘈杂处处自拍的 Paul Smith 展值得去多了!)



这个展览和汽车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你可以看到一些超越原生文化的时装、看到如何更好地在城市和自家中更好地释放空间的潜能、看到未来更高效的工作模式,没错,这居然是 MINI 这个汽车品牌在这个展览上试图并成功诠释了一些 「更好的日常」



展览上的第三个板块 MINI LIVING 里,陈列着几个由 3*3 米的模块拼装构成的「城市蜂巢」,模拟了一个完整的共享居住空间 —— 一个由 MINI 给出的 「好好住」方案。


这个模拟公寓里居住着三位住户(摄影师、设计师、舞蹈家),他们拥有自己的个人住所,而这个公寓中,也拥有图书馆、咖啡厅等公共空间,绿植穿插在公寓里的每一处。这完美诠释了 如何在「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中取得平衡,在保有私密情感的同时又融入社区亲密关系中 。这些「城市蜂巢」不仅仅是一栋公寓的展示,更是一个更为开放而灵活的都市微型社区。


在公寓的公共空间里,你可以用一杯咖啡治愈城市病 —— 由精品咖啡 Seesaw 提供的这个充满情感的空间,既是小坐片刻休息一下的驿站,也能充当一个临时的工作空间,更是人与人交流对话的一个出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