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荐指数:★★★★
难怪最近几年没怎么听见易中天老师的易式独特嗓音,原来是辞职潜心写作庞大的中华史去了。这部皇皇巨著尽述我华夏3700年历史,计划从先秦百家一直要写到近代改革开放共计32卷,野心不可谓不大。这本书作为开篇整个中华史的总序,自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从书的标题也看得出来,这本主要论述了
人类文明及华夏文明的地位
。易中天毕竟不是专业的历史学者,所以文字中有很多个人的见解值得商榷,也就是自己的史观。是否考据严谨就存疑了,但作为科普或扩大视野却为不错的书。尤其老易文笔不错,虽然深度不足,部分观点有些牵强,但也算有理有据。至少比市面上很多胡说八道的戏说历史强得多,值得阅读。况且这本小书也就万把来字,不到1个小时就可以大体理清天下大势。
作者认为未来的世界舞台,将由三大文明唱主角,分别是
西方现代、伊斯兰和中华文明
。
所有历史上出现过的文明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开阔,全都变成了明日黄花。中华文明跌宕起伏,从唐开始衰落;伊斯兰文明在9世纪崛起并欣欣向荣,占据世界巅峰,尤其“百年翻译运动”更是伊斯兰文明的辉煌期,此时的欧洲正处于蒙昧无知黑暗的中世纪,不客气的说,欧洲后来文艺复兴的基础全依靠当年阿拉伯人的智慧;再之后西方现代文明后发制人,14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将熊熊之火迅速烧便整个欧洲,接着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更是奠定了以西方为世界中心的论调。而这时,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裹足不前,原地徘徊。
未来会怎样?我大概同意作者的观点,不过我认为中华文明未来会变得更牛,影响更大。不说书中的论证,我的切身感受是:全球来看穆斯林只增不减越来越多,安拉这个全能的神聚集了全世界的穆斯林;而中国一方面占据人口优势,另一方面在未来十年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市场,GDP超越美国几乎是必然,经济向好自然会输出文明;相对的,西方缓步不前,甚至开始衰退,从欧盟瓦解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当然这些只是猜测。
书中提出一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也是我之前想过的。在世界六大古代文明(苏美尔、埃及、印度河、克里特、奥尔美克、中国)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文明未曾中断延续至今?这个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有著述,从人口、政治、制度多个角度来解释原因。
易中天用一句话说明:
中华文明是水
,质朴平和,兼容并包,能容纳一切、化解一切。这让我想到太极,是阴阳,是柔刚,是万物化生,无所不有。
作者接着进一步解释了中华文明特点:以祖宗代上帝,以圣人代神祗,以道德代法治,以纲常代信仰,由此体现出人本精神、现实精神和艺术精神。
而对于其他文明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文明求同,文化存异
”(马未都观点)。首先需要清楚这两个词的定义,百度词典解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