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氧叔本叔
探索美的终极奥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人到中年,脚被HOKA控制 ·  15 小时前  
LADYMAX  ·  ​深度 | Gucci继任者猜想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氧叔本叔

周也和田曦薇撕起来了?这是川渝妲己大战北电疯批…

氧叔本叔  · 公众号  · 时尚  · 2025-02-16 21:30

正文

📢📢📢 春节的余温还没散,叔决定趁着 元宵节 的热度再添一把火,给大家 发红包!

不是优惠券,不是代金券,是可以直接提现的真金白银哦 🥳

图片

规则超简单: 扫码进群,添加小助手即可领取5元现金!邀请一位姐妹再得5元!

在这里,你还能和200万智美女性一起嗨聊,分享最前沿的美商知识,硬核避坑科普。

还有我们精心研究的变美方案和好物推荐,保证你入股不亏!


奖金池有限,先到先得,速度来抢啦!

图片



最近内娱女将军又添几员大将,造型和表现力都可圈可点。

其实 每一种角色涌现的背后,其实都暗含了观众对女性形象的期待。

今天氧叔也想给大家分享隔壁羊最新一期 《谈美》 内容,仔 细给大家讲讲为什么史上第一恶女美人长在地狱里?明明是神仙道场,最后走红的怎么全是平民?



不是,这也能吵?

说的就是田曦薇和周也粉丝,起因是最近田曦薇《逐玉》女将军造型路透出圈,和之前周也《锦月如歌》女将军造型撞了,粉丝这就开始battle,两位正主究竟谁的实绩更大更多。



呃,这也没撞吧?羊一打眼还觉得挺惊艳的,毕竟俩人都是重庆出了名的美人。

《逐玉》里田曦薇的樊长玉又甜又飒的,《锦月如歌》里的周也的禾宴则是清冷带感,眼神里则是一股不死不休的劲儿。



现如今女将军似乎成了一条独立赛道,挺有观众缘的。

毕竟今年春节档《封神2》里那尔那茜饰演的邓婵玉,出场两秒硬控观众, 几乎成了片子里唯一没挨骂的角色。



甚至各平台的开年片单里,简直就是内娱女将军101:

除了 那尔那茜,宋轶的《与晋长安》, 周也的《锦月如歌》 田曦薇的《逐玉》都在后面排队呢,周也更是一人演两次将军——据说后边还有大IP《重生之女将星》在等着。

从大女主到女将军,内娱试图探索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路更直接了。每一种角色涌现的背后,其实都暗含了观众对女性形象的期待。

当然如果不能领略真正打动女性的精神内核,批量演绎女将军们的内娱小花,只怕会集体变成内娱笑话哦~

不过咱换个角度,让重庆姑娘来演女将军,那简直再合适不过,毕竟重庆人总给人一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朝气与冲劲。

羊最新一期 《谈美》 就去拜访了重庆 去看了“世俗美学顶流”大足,就是想整明白,为什么史上第一恶女美人长在地狱里?明明是神仙道场,最后走红的怎么全是平民? 一切的答案,都在视频里👇 👇 👇







不管有没有来过重庆,你一定都为她心动过。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她是肃杀的天坑地缝中的喀斯特地貌,月光下,沟壑更显森然。

一群夜行人手持弯刀,腰系钢索,在斧削刀劈的岩石山峦中自由穿行,幽幽然的杀气弥漫于夜空中,才有了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经典一幕。



《十面埋伏》中,章子怡和刘德华上演对打的茶山竹海是在重庆扇子湾拍的,人在空中,路在天上,在层峦叠嶂里飞檐走壁,凌波微步。

这里本名扇子湾,地形湾阔沟深,仿佛一把展开的扇子,四面环江,江随山势,林路深深;



《少年的你》里,易烊千玺和周冬雨走过的所有地点 :城乡结合部的黄桷坪、亚洲第二长,全长112米的皇冠大扶梯、以及上上下下的山城步道。

当陈念将魏莱推下楼梯时,有影迷看后锐评:只有在重庆,魏莱才能滚下那么高的台阶。



重庆的路难走,看起来在10层,实际上是平地,诸葛亮在重庆生活过一段时间,等想离开的时候都得迷路。

但如果要评选内娱最有性价比的地方,答案只有重庆。

据统计,仅2019年,就有200多个剧组在重庆拍摄。

市井小巷,高楼林立,转眼间就化名“山城”“江城”“渝城”,综艺电影电视剧,来了重庆总能找到合适的取景角度—— 重庆,一个统一内娱审美的时空折叠。

来的人多了,重庆人也习惯了。

以至于当我们举着拍摄器材钻进出租车时,司机张口就问,“拍什么片子的?能不能给我搞个群演当当,我好多朋友都去玩儿过了。”

司机师傅突然显露他进军娱乐圈的雄心壮志,车上坐着最E的摄影同学直接变I了。



重庆吸引我们的从来不只是变幻莫测的奇景,还有如司机一样千形万态的人文性格,他们张扬洒脱,总有着一股高歌猛进的精气神。

《黑神话·悟空》中的神级再现,把这种“气”还原得很好:

孙悟空手持金箍,霸气而立的背后,是鬼神同在的刀船地狱;漫天飞雪的锁链栈桥两侧,是大足石刻的镇山护法神龛。



在这里诸天神佛与鬼同在,依山造势,拔地而起,这是重庆独有的营造特色,似乎在告诉世人:即便身在地狱,也有飞升成仙的希望。

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






威严的神仙道场里,轻抚凡人心的烟火气才是C位。

人间的喜怒哀乐生活叙事,全被搬进了石刻里。

震慑人心的鬼神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化身你的“鬼神邻居”, 这也让希望变得更为可望,恐怖变得更加惊心。

重庆第一“恶女”奚成凤,被刻在地狱里千年。

她看上去只是位农家小福女,崖壁上眉眼弯弯、双唇微翘,养鸡为生,正在俯身打开鸡笼,里面钻出两只鸡,正在为蚯蚓相互争抢,笼子里的其他鸡也在跃跃欲试。



每天听着鸡鸣狗叫晒太阳,特别阳光快乐,后来小鸡因争蚯蚓撞翻了佛堂,惹恼了山中主持赵智凤。

他羞辱奚成凤,说她养鸡罪孽深重,杀鸡都没有她养鸡导致杀生的罪过大,于是请雕刻师把奚成凤的“罪孽”雕刻进“地狱”,要以此警示后人。

结果,奚成凤听后双手叉腰哈哈大笑:“那我岂不是成了和菩萨一样长生不老了?!”



于是大足石刻中最有反差感的画面来了!面容温婉姣好的农家女和面目狰狞的地狱受刑人比邻而居。

震慑人心的画面转眼千年,当地狱的苦难,活生生出现在人间,养鸡女奚成凤成了《地狱经变相》里的一缕光。

奚成凤不远处,住着一位当众发疯的吹笛女。



她吹着笛子,双目微闭,周围人听得手舞足蹈,氛围极好,但其实这群人正在对佛弟子贴脸开大,讥讽他们为了修行抛弃家庭,连乞丐都不如,又怎能当好神仙?

高高在上的神仙被人当众蛐蛐,大家不回避,反而引吭高歌,吹笛女更疯,吹笛子给大家助兴。

要不说大足超前呢, 种舞到正主面前唾面自干的精神状态,是谁羡慕了

看似是对神佛的大不敬,实则这种本宗对外道的通达与热闹,比当代互联网还包容。

年轻女孩们嬉笑怒骂,中年母亲的生活又如何?

宝顶山上由11组高浮雕组成的《父母恩重经变相》里,一位母亲侧身斜卧,熟睡中的小孩尿湿了床,母亲把他抱在一旁,正在努力腾出更多干燥的空间,描绘得非常细致。



母亲从怀孕到生子、育子、思子的全过程,没有任何夸张与回避,真实到让你破防,犹如一场大型人间剧场,为我们再现持续千万年的母职辛劳。



欢腾的人间烟火, 也打动了异域的神仙。她们摇身一变,从发饰到衣冠,全都沾染上唐宋时期尘世间最流行的美。

白衣观音挑了件同色系的披巾,搭在自己的冠上,还能看到披巾重叠处的褶皱,那是山脚下的凡间女孩们,参加重要典礼时的标配。

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窟中的观音,用牡丹纹当花冠,数珠手观音戴的是莲花簪,还有云纹花簪,菊花花簪...宋人爱戴花,神仙们学着人间姑娘的样子,也给自己簪了花。



方巾、簪花等装饰,对神仙来说都是新鲜玩意儿。在印度佛教中,原本菩萨带的宝冠,是由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和玫瑰“七宝”构成,造像整体的服饰也更简单。



黑格尔说:“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是人也回敬了上帝,按照人的形象把上帝创造出来。”

当日常生活之美被搬上了深切沟谷,人间的谈笑声,也揭开了中国佛教造像的最后一章:鲜活之美。






这样精工雕刻的菩萨像在大足并不是特例, 即便当时掌权者是男性,北山上神仙的含女量,仍然超过了80%。

用周来祥先生的话说就是:“北山的艺术可以称之为观音菩萨的艺术,也可称之为女性美的艺术。”

这些外来的神仙,被重庆当地的女性供养人们(出钱的),养得特别好。

给她们簪上最雅的花,贴6遍最闪耀的金箔,用最锐利的刀法雕刻最华美的璎珞,甚至流行的刀法也转向圆刀刀法,让雕像的面庞更亲切。



没办法,谁让当时的川渝暴龙就已经财大气粗了呢。

唐宋手工业空前繁荣,尤其是宋代,市民阶层的崛起让不少女性有了参与手工业和商业的机会,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审美超前的女孩们当然肯花心思,去装扮和她们一样好看的神仙啦。

拿绝美数珠手观音来举个🌰~

她斜倚石壁,赤脚站在莲台上,有“媚态观音”之称,但相比佛教刚传入中国时,薄纱透体、肌肤凸露的造像方式,已经被衣服和璎珞淡化掉,“S”型曲线的胸部也采用了童胸的处理方式,而不是着重突出女性的局部性别特征。

这在当时形成了“菩萨如宫娃”的审美风尚,虽然这尊菩萨看上去含羞带媚,实则不失典雅,让女性美得更为体面庄重。



北山上甚至还出现了母亲、外婆、女儿三代供养人一同被雕刻在一面墙壁的情况,如果实在需要尊重阴阳调和的传统,那就在对面的墙壁上勉强雕刻下丈夫吧。



很明显,外来的神仙到了重庆,也得听我们的。

宝顶山上最为著名的31米长卧佛,大佛右胁而卧,右手没有刻出,左手平伸,双眼微闭,整座造像只雕刻至腿部,双脚隐没于山崖之处,是典型的半身佛造像。



这样的半身像在原本佛教教义中是被明令禁止的,目的是保证佛陀的完整性和神圣性。

但当异域的神仙来到中国就会发现,半身造像也能通天达地。

整尊卧佛上半身被精心雕琢,下半身却隐匿于南崖壁之中,造像整体看起来比实际更为庞大,雕刻者们“以实写虚”,让观众产生只能看到佛法“冰山一角”的感觉,以此凸显法力无边。

神仙美学的流变,背后藏着的是中西方两个世界的不同看法:

印度佛教造像早期受古希腊影响,更偏向“写实”,是物理上的“实”,比如肌肉的线条,身材的曲线,北魏云冈石窟开凿于佛教传入我国的早期,造像风格就是这种满眼的厚重扎实。

随着佛教步入中土,与我国传统哲学世界里的虚无、气韵相融合,传统艺术倾向于表现“虚”与“气”是没有实体的,就需要在创作中加入更多“以实写虚”的巧思。

而深受唐宋人物山水画影响的大足石刻,“半身”法的刻造技艺,让原本就拥有30米体量的大佛,硬生生产生了60米以上的视觉误差和恢宏气象。



“不着斧锥处,尽得金石意”。以虚为实,以实化虚,石刻的意境仿佛是诗的余韵,画的留白,景的神韵。

最终凝聚成了我们耳濡目染的中式审美情趣,也化为我们观看世界的美学哲思。






重庆,大足,一直是不同的。

不同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甚至是敦煌莫高窟,它以“石刻”命名。

因为它开凿于深切沟谷的摩崖上。

数万尊造像横空出世,空间变得无比深邃、开阔,山间光影交错成了它们营造氛围感的工具,上下左右的空间给了雕刻者们发挥创意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